- +1
暖聞|角膜受捐者拍照致出生4天夭折的捐獻者:替你看到春天
捐獻者的母親聽到親生女兒的心跳,泣不成聲。
4月12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從浙江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得的數據顯示,浙江人體器官捐獻累計達671例,他們捐獻的器官挽救了近兩千人的生命。
和吳阿姨一樣,重獲新生的受捐者對捐獻者滿懷感恩,但因器官捐獻的“雙盲原則”,無法當面向捐獻者家屬說一聲感謝。
一次次愛的傳遞、生命的接續背后,是失去親人又奉獻大愛的捐獻者家屬,以及充滿感恩又無處言謝的受捐者,器官捐獻協調員便成了他們之間溝通的橋梁。從浙江省紅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協調員這里,澎湃新聞聽到觸及心靈的幾個故事。
5歲肝臟受捐者致捐獻者家屬:替你們的小天使喊一聲爸媽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我快五周歲了,要吃大蛋糕了,在幼兒園交了很多好朋友。我和我身體里的小天使一樣愛你們,我會快快樂樂長大,謝謝爸爸媽媽無私的愛?!?/p>
一段奶聲奶氣的錄音,來自5歲的小女孩瑤瑤(化名)。
4年前,瑤瑤因先天性膽道閉鎖接受肝臟移植手術,捐獻者是一名六個月大的嬰兒。
“手術前,我每天睜開眼想到的就是孩子還能在我身邊多久?那種恐懼,回想起來都太可怕了。”瑤瑤的母親告訴澎湃新聞,“當醫生告訴我們有匹配的肝源可以移植,是個完整的肝臟,我的心情非常復雜——這意味著,有個和瑤瑤同樣可愛的小天使離開了爸爸媽媽?!?/p>
移植后,瑤瑤恢復得很好,和正常孩子一樣蹦蹦跳跳,爬山可以一口氣走三千多米。
3月,瑤瑤母親給浙江省紅會發來孩子的這段錄音以及一封感謝信,希望轉交捐獻者家屬。
“請允許我們的孩子替你們的小天使喊一聲爸爸媽媽,也請允許我們把你們視為最親密的家人。”她在信中用女兒的語氣寫道,“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還好嗎?雖然我是女孩,但在班上我可是壯壯的大個子……我會背很長很長的三字經,在幼兒園迎春晚會上還扮演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是不是很棒呀?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瑤瑤是那么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我想,這是承載著兩個生命的緣故吧。”瑤瑤媽媽告訴澎湃新聞,因為無法見到捐獻者家人,所以錄了音,委托協調員轉交捐獻者家屬,“請他們放心,孩子很好,真的很感謝他們的奉獻?!?/p>
腎臟移植者致紅十字會:想資助一名器官捐獻者家庭的孩子上學
“我是一名器官受捐者,想長期資助一名器官捐獻者家庭的孩子上學。受人一命,定要報恩。”


2016年底,浙江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協調員收到一名受捐者發來的微信。
二十多歲的陳女士(化名)2015年接受腎臟移植,之前曾因嚴重腎病做血液透析八年?!案改附o了我第一次生命,捐獻腎臟的好心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彼嬖V協調員,大恩不知如何回報,自己曾去為器官捐獻者建造的陵園祭掃,但還想做點更實際的事。
在她的要求下,管理中心為她牽線結對了一名捐獻者家庭的孩子。這個孩子的父親2015年死于車禍,家人作出捐獻肝、腎、角膜的決定。
“這并不是為她捐獻器官的捐獻者,但這個孩子非常困難,父母雙亡,由爺爺奶奶撫養。”浙江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協調員曹燕芳告訴澎湃新聞,“今年春節,受捐者給孩子送去了新年禮物,還資助了學費?!?/p>
澎湃新聞了解到,浙江的器官捐獻者多為中青年男性,往往是家里的頂梁柱,25%捐獻者家庭的孩子有助學需求。2015年起,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發起愛心助學活動,至今已資助百余個捐獻者家庭孩子的學費、生活費。
“募集資金過程中,我們并沒有特意向受捐者宣傳——因為受捐者在移植后需要服藥,經濟壓力也大,但還是有不少受捐者主動參與,以此向捐獻者家庭表達謝意。還有一些經濟略微寬裕的捐獻者家庭,也為別的捐獻者家庭捐了款。”曹燕芳表示。
40歲角膜受捐者致出生4天夭折的捐獻者:這是我替你看到的春天
2016年7月,一名出生僅四天的嬰兒在身后捐出雙眼角膜、雙腎。這是一個因宮內窘迫,剛出生就沒了心跳、呼吸的孩子,也是浙江年齡最小的器官捐獻者。
“孩子的生命只有四天,或許他的到來就是為了救人。”經全力搶救仍回天無力后,父母向醫生表達了捐出孩子器官的意愿。
孩子出生后,一直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搶救。捐獻當天,母親含著淚,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將孩子抱在懷里,喚著乳名。
幾小時后,孩子的雙腎移植到一名尿毒癥患者體內,一對眼角膜移植給了另兩名患者。
接受眼角膜的一名患者是40歲左右的男性,在事故中角膜燒傷致雙眼失明。單眼角膜移植后,他重見光明。

“謝謝捐獻者,讓我重新看到春天,這是我替他看到的春天?!?月底,他給協調員發來照片,沒有調光、沒有構圖,就是站在家門口向外看到的景象,希望轉交捐獻者家屬。
照片里,油菜花盛開。這是出生僅四天,甚至還來不及睜眼看看這個世界的嬰兒不曾見過的春天。
肝臟受捐者致捐獻者父母:如有機會想替你們的孩子孝敬你們終老

“新年之際,思兒更甚。不知吾兒當年為社會所盡之微薄之力是否健康延續?代問候,祝他們新年快樂!幸福安康!”

“叔叔、阿姨,你們的新春祝福收到,我已淚流滿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能體會到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思念,謝謝你們無私的奉獻。因為你們的孩子,我得以繼續在這個世界上感受那么多美好。兩年多過去了,夜里,我時常摸著自己的右上腹,默默地對他說,我們一起好好活著,努力創造另一個奇跡!現在,我已經跟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如果有機會,我想替你們的孩子孝敬你們到終老。感謝一直惦記著我,祝愿你們新春快樂,身體健康!”
這是今年春節時,一位肝臟捐贈者父母與受捐者的隔空對話。
抑制不住對逝去兒子的思念,捐贈者的家人字斟句酌地給協調員發來微信。
年輕的受捐者,在收到協調員轉來的微信后,用文字敘述感激之情,委托協調員轉發捐贈者家人?!跋M茏尵璜I者父母知道,因為他們的奉獻,我過得很好,請他們放心?!彼嬖V協調員。
“因為‘雙盲原則’,器官捐獻者家屬無法得知受捐者的信息,但他們渴望知道受捐者過得好不好。所以,我們會把受捐者的手術進展、恢復情況反饋給捐獻者家屬,讓他們安心。”曹燕芳告訴澎湃新聞,曾有捐獻者家屬在自己失去親人的同時,還不忘讓協調員幫忙看望受捐者,“他們的關心非常純粹,就是希望受捐者過得好,就像希望親人過得好一樣?!?/strong>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