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見這道東北狠菜,冬奧冠軍們的DNA動了
原創 風物菌 地道風物


東北第一狠菜
冬奧冠軍們都饞!
問問你,哪種食物最能代表東北?
也許是“鐵鍋燉”,但有一半東北人不認可這個稱呼;也許是“鍋包又”,但一聊起鍋包肉加不加番茄醬,東三省都能吵起來。以及麻辣拌、蘸醬菜……這些聲名在外的美食,都未必能讓全體東北人達成共識。如果有一樣東西可以,那必須是東北第一狠菜:
殺豬菜。

若沒有殺豬菜,東北的年味都會變淡。
圖 / 圖蟲·創意 攝影 / Pengs
“殺豬菜”,這個兇狠而誘人的名字,其實蘊含著兩層釋義——
狹義上的殺豬菜,特指酸菜汆白肉這道菜,多見于東北各大餐館。五花三層的豬肉和大缸發酵而成的酸菜匯聚一堂,小火慢煮,加入血腸、豬肝、肥腸……一鍋煮盡,越燉越香,連冬奧冠軍也饞。

酸菜燉豬肉,絕對的冬奧冠軍菜。
圖 / 網絡
廣義上的殺豬菜,則是一場盛大浩蕩的慶典,在冰天雪地里殺完“年豬”,東北人會將一頭整豬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和下水,精心燴成各色佳肴,用來迎接一年最重要的節日,或者心中最重要的客人。

煮血腸,視覺沖擊滿分。
圖 / 視覺中國
這是東北待客的至高禮遇,也是對黑土地的深情贊歌,更是無數東北游子一年一度的大型鄉愁。
東北第一狠菜,為什么是殺豬菜?
東北農村人家最熱鬧的時候,可能不是除夕夜,而是殺豬的當天。
小年一過,一項隱秘而浩大的儀式開始以“農村包圍城市”之勢,席卷整個東三省——這場盛宴主要集中在東北各大農村,并迅速點燃黑吉遼每座城市,成為黑土地上最強的春節氣氛組,這就是:
殺年豬。

男人負責殺豬,女人負責掌廚。
攝影 / 邱會寧
不是每一頭豬,都能被稱作“年豬”。標準化的“殺豬菜專用豬”,必須得是在自家精心肥養了至少一年、當天早上現殺現吃的小笨豬;哪怕殺豬的日子,也得是良辰吉日,早在殺豬之前,主人家就會在村里呼朋引伴、奔走相告,邀請鄉里鄉親過來幫忙。

做殺豬菜,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圖 / 視覺中國
待到殺豬當天,天剛蒙蒙亮,寒冬里四五個壯漢,在冰天雪地里開始拔刀,與年豬近身“肉搏”;先捆上麻繩,提豬上秤,有人主刀做“殺豬匠”,有人負責拿盆灌血腸,緊鑼密鼓、分工明確,猶如一場蓄謀已久的閃電戰。

老人家也不閑著,幫忙制備酸菜。
攝影 / 邱會寧
當此之時,東北人家的大嬸子、老嫂子們眼瞅著窗外邊負責宰豬的大叔小舅,沖著豬脖頸下一“比劃”,就像埋伏的戰友看到了偵查兵的信號彈一般,添灶火、燒開水、備碗盆……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只待白刃見紅,小豬悲號。
豬一斷氣,負責殺豬的老少爺們反而更加緊張,趕忙用盆子接住剛放出的豬血,滾燙、彤紅,在雪地里還冒著新鮮的熱氣。由此,殺豬菜的第一項重要食材——血腸的原料制備完成。

別害怕,它即將成為令人欲罷不能的美味。
圖 / 視覺中國
剩下的就交由經驗豐富的庖丁操刀,褪毛、脫皮、開膛、解(xiè)肉、紅白下水分裝……如同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新鮮的大棒子骨率先入鍋燉煮,烀出的一鍋濃湯,成為這道宴席風味的基底。

燉大棒骨,香得很呢。
圖 / 圖蟲·創意 攝影 / 圖瑞
而后肘子、精排、脊骨、里脊、五花、豬蹄……新鮮的肉料陸續送進后廚,一盤酥脆金黃的“油滋啦”(即豬油渣)提前出鍋,為炕頭蹦跶玩鬧的小孩們先行解饞,而這邊“全豬宴”的菜品制作才剛剛宣告開始。

豬油渣,可以下酒、炒青菜,還能當零食。
圖 / 視覺中國
這不僅一場飲食盛宴,更是一場大型社交活動,象征著東北年節的預熱和第一波高潮。
殺豬菜,東北人的美食宇宙
殺豬菜,東北最硬的“硬菜”。
其硬核之處在于,別人家都是一道硬菜,殺豬菜則是一桌子硬菜——大凡東北館子里有名有姓的肉菜,如酸菜汆白肉、燉血腸、拆骨肉、熘三樣……都只能算是桌上的冰山一角;與一大桌子殺豬菜相比,它們竟然顯得有些平平無奇。

殺豬菜,東北年菜的霸主,要多橫有多橫。
圖 / 視覺中國
硬菜之王,自己就能占滿整張桌子。一頓殺豬菜里,藏下了大半個東北人的“美食宇宙”。
酸菜,殺豬菜的黃金配角
對于東北人來說,如果宇宙的盡頭是殺豬菜,那么宇宙的原點就是酸菜——據說在東北人家里,有兩樣東西必不可少:腌酸菜用的大缸子,與壓酸菜缸用的大石頭。

東北大酸菜,與粉絲是對好伙伴。
圖 / 圖蟲·創意 攝影 / 無敵老鹿
寒冷的冬季,在過去缺乏新鮮蔬菜的日子里,腌漬好的酸菜清冽酸爽,是東北人化解油膩的不二選擇;在全是肉肉肉的殺豬菜中,從入秋開始腌漬、到年前風味正佳的酸菜,顯然是滿桌葷腥的最佳搭檔。

酸菜餃子,就問哪個東北人能拒絕?
圖 / 圖蟲·創意
新鮮的豬肉,在屠宰后最初的幾個小時里風味最為飽滿,只需要白水煮一煮就有別樣的甜香。旺火大灶,熱氣翻騰,緊隨著棒子骨和五花肉下鍋的,就是一把清爽生脆的酸菜,湯汁隨之渲染出晶瑩透亮的明黃色,酸得令人直流口水。

酸菜白肉,讓我聽聽你們吸口水的聲音。
圖 / 圖蟲·創意 攝影 / 達拉
最經典的CP,自然是酸菜白肉組合——大片的白肉遇上清新的酸菜,肉的油膩被無聲消解,只剩腴美醇厚,酸菜的酸也被脂肪的香氣緩和,顯得溫柔可人;味覺與口感雙雙升華,兩者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
人生不尋常,蒜醬蘸血腸
更能體現東北人樸素硬核飲食觀念的,當屬殺豬菜里的血腸。

這血腸,老好吃了,可勁兒上頭呢。
攝影 / 劉都
“肥豬,要吃現殺的;血腸,要吃現灌的。”這道東北名菜的風味密碼,來自殺豬和制作的同時進行——
新鮮的豬血,還帶有豬身上的體溫,傾倒入盆,不需要額外加料,舀一勺鍋中的豬骨濃湯就能完成調味;腸衣同樣來自倒在地上的年豬,最常見的是用小腸(當然,大腸和苦腸也可以)作為承載熱血的容器,灌完封口,入鍋煮熟。

好的血腸,腸衣又薄又筋道。
圖 / 視覺中國
血腸是曖昧的。入口如同鮮切豆腐一般綿軟,又帶有動物內臟的猛烈風味,茹毛飲血的快意被薄如蟬翼的腸衣包裹掩蓋,讓人有了大口吃血的勇氣。
對付一盤血腸,東北獨特的蒜醬不可或缺。顧名思義,蒜醬,就是剁成碎粒的生蒜加上醬油,這種簡單而有效的調味料,在葷腥味重的殺豬菜里格外常見。

人生不尋常,蒜醬蘸血腸。
圖 / 視覺中國
酸菜湯里撈出來的香醇白肉,蘸蒜醬;大棒骨邊上掰下來的緊致肉條,蘸蒜醬;焯水出鍋的新鮮豬肝,掰碎了蘸蒜醬——這種粗糲而不均勻的“手掰肝”,表面積比切的更大,更能充分吸附醬料的滋味……
一頭豬,東北的“美食元宇宙”
東北人對于豬肉的烹飪造詣,堪稱巔峰造極——整頭豬的每個部分,都能在東北廚房中得到禮遇。

護心肉,豬的橫膈肌,相當有嚼勁。
圖 / 圖蟲·創意 攝影 / 秋影隨風
除了大鍋燉、白水煮,有些部位的肉或器官,可能不適合小火燉煮,但也總會適合大火熘炒??诟新杂驳淖o心肉(也叫羅底肉)、口感略柴的里脊肉,只是配上青椒、小蔥大火快炒,就變得香嫩入味。

豬雜,除了燉酸菜,還有一萬種做法。
圖 / 圖蟲·創意 攝影 / 曇華碎夢
口感略膩的肥腸、口感略干的豬肝,只是勾上薄薄的芡汁,同樣是與青椒一起,口感就變得富有層次,成為名菜熘肥腸、熘肝尖兒,如果再加上一樣豬肚,就成了傳說中的“熘三樣”。
再將鹵好的豬頭肉切片、豬耳朵切條、豬肘子切成卷,豬皮冷凝后的膠質切成QQ彈彈的豬皮凍,一盤盤涼菜也已上齊……

豬皮凍,搭配蒜醬,下酒杠杠滴。
圖 / 圖蟲·創意 攝影 / 陳鋒塵
幾盤肉、肝、腸、肚上桌,幾瓶(箱)老雪、哈啤下肚,酒酣耳熱,年味盎然。
東北人對你的愛,就是一頓殺豬菜
殺豬菜,是東北人的年味,但也不僅僅是年味。

最好的殺豬菜,一定得用大鐵鍋,燒柴火。
圖 / 視覺中國
在東北城市,一家飯館若能將一道殺豬菜做好,那這定會成為他們家的金字招牌、特色菜品。《東北一家人》里,東方底特律——長春的知名街頭人物牛小偉,終其一生也不過是混成了達達殺豬菜唯一指定CEO。

切記:殺豬菜就是東北宴席的巔峰。
攝影 / 邱會寧
在東北農村,一位客人若能被主人用一桌殺豬菜款待,定會讓客人覺得自己倍受重視、受寵若驚,因為它代表著東北人對你的至高禮遇。
姑爺上門,可能“下斷魂”的只是小笨雞;但在成親之前,只要贏得了東北父母的認可,那么一頓風風光光、熱熱鬧鬧的殺豬菜,就是最好的慶祝方式,像是一場婚前的“東北農村大型單身派對”。


潛臺詞:大兄弟啊,這桌恁老多人看著捏,
這頓殺豬菜吃完了,你可就得收心了啊。
圖 / 視覺中國
甚至一頓殺豬菜,本身就相當于發起了一個節日:親朋好友、鄉里鄉親一大早就匯聚一堂,殺豬的殺豬、幫廚的幫廚,其余團聚在屋內喝茶嘮嗑,閑敘短長,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撫平了奔波四方的風塵。

上班了別忘了跟家里報平安呀。
圖 / 視覺中國
畢竟,只要吃上了殺豬菜,親友團聚、闔家安康,何日不是春節?何處不是家鄉?
記住,要認真對待每個請你吃殺豬菜的東北人。
文 | 北方有魚、九月
文字編輯 | 水水
封圖 | 視覺中國
文章首圖 | 圖蟲·創意
首圖攝影 | 盤旋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看見這道東北狠菜,冬奧冠軍們的DNA動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