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克強的澳大利亞、新西蘭之旅:三大坐標上的全面“升級”

北京時間3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圓滿結束對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正式訪問,帶回了南半球的暖意,也帶回了一攬子合作成果。李克強在奧克蘭的新西蘭各界歡迎宴會上發表演講時,引用了新西蘭登山家希拉里爵士的一句名言,“我們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而這次的出訪也是在攀登貿易自由化的更高峰。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采訪時表示,這次李克強的出訪讓中國與澳、新兩國在多個坐標的合作上都穩步推進,“中新之間自貿談判已經升級了,中澳之間未來也會有升級版,中國的自貿戰略就處在這樣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中。”
在雙邊合作坐標上:與時俱進的自貿合作
《中澳自由貿易協定》于2015年12月正式生效,這次,中澳兩國同意繼續實施好中澳自貿協定,努力打造兩國合作“自貿繁榮”新時代。而新西蘭是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第一個同中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西方發達國家,李克強此次宣布實現中新自貿升級版,并強調這是中國和世界發達經濟體建立的“最高水平”的一個雙邊協定。
在白明來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兩個國家具有一些相同之處:人少地多,以清潔的自然環境聞名,在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上,中國是貿易逆差國,澳新兩國是貿易順差國。具體來說,澳大利亞對中國存在更明顯的貿易差額。然而,這并不影響中國與澳、新的自由貿易存在互利共贏的機會。通過自貿的進一步推進,中國消費者將享受到更豐富的生活資料,從而提高生活水平:乳制品、羊毛、冰鮮肉、葡萄酒等。而通過這些生活消費品,中國消費者本質上是在享受南太平洋純凈的空氣、純凈的水源、廣袤的土地。
白明認為此次在中國與新西蘭簽訂的多項協定中,有關電子商務的合作是一個亮點。這說明,中國對自貿合作保持著動態發展的眼光,“(將近)10年前簽訂與新西蘭的自貿協定時,中國的電子商務還沒有這么發達,實際上當時全世界的電子商務也沒有怎么發展起來。簽訂一個協定要做到方方面面完全沒有死角是不現實的,但我們的自貿協定要與時俱進。”而電子商務合作也必然幫助新西蘭的產品更多地對接上中國的消費者。
在亞太合作坐標上:向南太平洋延伸的堅實基礎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實際上是南太平洋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其余的是一大串珍珠般的小島國”,白明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說道。深化與這兩個重要的南太平洋國家的合作,中國為一些重要的區域合作框架奠定了基礎:東盟十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APEC提出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
李克強此行見證中國和新西蘭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新西蘭成為首個簽署相關協議的西方發達國家,也見證了中國和澳大利亞同意深入推進中方“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峰會等多邊機制內溝通與協作。
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指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方向有兩個,其中一條路線就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因此,白明認為,與澳、新這兩個國家建立密切的聯系,“一帶一路”向南太平洋延伸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兩個國家著手形成‘一帶一路’的共識,切切實實地互利共贏,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認可。”
此外,白明也提到了中澳、中新的雙邊自貿合作對于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意義:“在2014年的APEC北京峰會上,中國提出了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在2016年的APEC利馬峰會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贊同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而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實際和與澳、新兩國的合作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在全球化坐標上:全球治理與“民心相通”
無論是在澳大利亞還是新西蘭,中國都發出了支持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強烈信號。在貿易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時候,李克強提出“全球化不能因噎廢食,開放的大門不應關閉。”
白明分析道,在宏觀層面上,隨著中國從經濟全球化的旁觀者、跟隨者走向引領者,那么中國必然也會在未來的全球治理、國際規則的制定中發揮全球性的作用,提升在國際分工中的話語權。
而在普通老百姓的層面上,從消費品到旅游、經貿、留學、文化、科技等各方面,中澳、中新的合作升級都帶來了更多的機會。白明說道,“只局限于少數的大公司、大企業,機會就少得多了。實際上更多的合作機會在民間。‘一帶一路’五通有一通就是民心相通,通過更多的交往,更多的留學和旅游,就會有更多的認可。總理的訪問雖然是‘官方版本’,卻為民間往來搭建了基礎,改善了環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