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女人與嗜好甜食

弗洛朗·凱利耶
2022-02-04 11:16
翻書黨 >
字號

【編者按】

弗洛朗·凱利耶(Florent Quellier),法國圖爾弗朗索瓦-拉伯雷大學副教授,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近代飲食史講席教授。他的這本《饞:貪吃的歷史》是一部飽覽貪吃眾生相的美食文化史,從希臘神話中由佳肴美酒構筑而成的極樂世界,到中世紀魔鬼引誘人們縱情墮落的嗜酒暴食;從17、18世紀“精致菜肴”的出現,到如今人們對食療養生和時尚瘦身的狂熱追求,這是一部漫長的貪吃史,探討千百年來人類與吃、吃與文化的無窮魅力。本文節選自該書第六章,澎湃新聞經譯林出版社授權發布。

女性特別喜好甜食的論調很早就出現了。中世紀末期的教士就已探討過這一主題。他們譴責女性總是不停地小口品嘗糖果、甜品和蜜餞,這一不小心就有把丈夫吃窮的風險!18世紀初,弗雷德里克·斯拉雷醫生則支持吃甜食,他自然而然將《為糖辯護:反對威利斯博士的控訴》(1715年)獻給了女性讀者。如果說糖屬于女人的世界,那么男人吃甜食就顯得有點娘娘腔。在反宗教者塑造的刻板印象中,修士們因為嗜好糖、巧克力和果醬而被歸入女人的世界。在大眾的想象中,女人和甜食之間的關聯如此之大,以至于到了20世紀,女性雜志還會毫不猶豫地建議孕婦:如果想生女孩,就應多吃甜食;而如果想生兒子,則應多吃咸食!

饋贈食物作為一種古老且廣為流傳的社會習俗,證明了人類文化確實將女性與甜食聯系在一起。1568年,梅茲市將糖漬黃香李贈送給了年輕的國王查理九世和王太后凱瑟琳·德·美第奇;時隔百年,于1678年,又將一百罐干果醬(水果軟糖)、七十罐去皮的黃香李和三十罐白覆盆子贈予路易十四的妻子瑪麗—特蕾莎。19世紀初,陸續出版的《饕客年鑒》的每一卷都致敬了富有創意的巴黎糖果師傅們,夸贊他們制作了新式糖果供殷勤的紳士作為饋贈佳人的新年禮物。這些糖果都有著令人回味的名字,比如杜瓦爾糖果鋪里的“致您的魅力”“致優雅”“致專一”“致甜蜜”“致忠貞不渝”……附有一句格言妙語的焦糖,還有貝特勒摩糖果店里的“繆斯女神的糖果”“愛的玫瑰”“愛之眠”“愛之貝”“沉睡的維納斯”等酒心糖。時至今日,盎格魯—撒克遜人也習慣在情人節送女朋友巧克力和其他甜點,這一行為延續了早期送糖果獻殷勤的習俗。而在意大利“佩魯賈之吻”的巧克力禮品盒上的圖案也是一對在藍夜背景下相擁的情侶形象。

尼古拉·德·拉默森,《女糕餅師傅》,雕刻版畫,17世紀末,法國國家圖書館

女性和糖的共同特征——甜美——讓人把兩者自然而然地聯系在一起。在歷史學家讓—路易·弗朗德蘭的眼中,糖不就是“甜美的具象化身”嗎?許多歐洲國家的語言也證實了這一點,比如德語中的“Sü?igkeiten”、英語中的“sweets”、西班牙語中的“dulces”、法語中的“douceurs”、意大利語中的“dolciumi”、葡萄牙語中的“doces”都指的是各色糖果。至于白色,這種顏色不僅表示精制糖的純凈,也意味著女性氣質中的純潔。準備甜點是家中女主人的特權。奧利維耶·德·塞爾在《農業劇場》(1600年)中描寫了一位稱職的家庭主婦,她“興高采烈又倍感榮幸地接待突然造訪的父母和朋友,在桌上擺上早已制作好的各色果醬,其味道和賣相毫不遜色于大城市里出售的那些昂貴的果醬。雖然在鄉下沒有糖果甜食商,她只能靠女仆幫忙自己準備”。法國大主教費奈隆在談到女性義務時,強調要管理好仆人就必須先弄清楚他們各自的任務,使其各司其職;他在《論女子的教育》第十二章中只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那就是甜品環節的“上水果”。

西班牙的黃金年代期間,在貴族群體中,食譜是由女性傳承的,為女性準備的食譜以甜點制作為主,比如著名的牛軋糖(turrón)、木瓜餅(carne de membrillo)、千層酥(hojaldres)、面包圈(rosquillas),以及圓錐形的蜂巢雞蛋卷(suplicaciones),類似法國的蛋卷(oublies)和樂趣餅(plaisirs);在英國也一樣。杰維斯·馬卡姆在《英國家庭主婦》中提到,一個不諳宴客之道的女人“只是半個稱職的家庭主婦”。宴客之道包括擺放各色水果、甜點、木瓜餅、辛香蜂蜜面包、杏仁餅、蜂巢餅、果凍,配上果醬、熟梨、烤蛋白酥,以及各種蛋糕,比如葡萄干千層酥,再搭配上希波克拉斯甜酒,讓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們吃得開心,喝得盡興。一個半世紀之后,英國人喜好甜食已經非常普遍了。漢娜·格拉斯在《甜食達人》(約1760年)一書中強調,精心準備糖果、擺放甜點是“一種多么愉悅的消遣”。制作甜點除了能帶來愉悅,還給家庭主婦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心靈手巧的機會。主婦們利用糖雕、瓷雕、彩色果凍雕,制作出外形精美的甜品。作為一種女性化食物,甜點應該是富有裝飾性的;而格里莫·德·拉雷尼埃爾則用不屑一顧的語氣說,這些都不過是“雕蟲小技”。

《饞:貪吃的歷史》,[法國]弗洛朗·凱利耶著,黃葒譯,譯林出版社2022年1月。

    責任編輯:方曉燕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大光明影院| 做生意店铺风水| 英皇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欧洲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任你博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玩法| 在线博弈游戏| 百家乐真人大头贴| 沙龙国际娱乐网| 百家乐最常见的路子| 棋牌百家乐官网怎么玩| 24 山杨公斗首择日吉凶| 百家乐平客户端| 百家乐官网翻天下载| 百家乐官网赌博博彩赌博网| 百家乐筹码真伪| 汝州市| 百家乐筹码套装包邮| 新澳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 df888ylc3403 | 百家乐如何盈利| 百家乐官网双峰县| 宝龙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永利高投注网| 全讯网999| 百家乐棋牌交友中心| 百家乐官网群东方鸿运| 百家乐发牌牌规| 网络百家乐路单图| 金宝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城首选d77com| 百家乐平注胜进与负追| 百家乐官网缩水工具| 豪华百家乐官网桌子| 永康百家乐官网赌博| 高清| 博彩论坛| 大发888娱乐城下载lm0| 百家乐投注限额| 华盛顿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注册平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