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臨近年關,我在“追債”中度過
文/韓瀅
編輯/李信
臨近年關,當大多數人在回顧過往的高光時刻和遺憾,許下對新的一年的期待和愿望時,有些人卻正在苦苦“追債”中。
“就算去仲裁我也沒錢給你們發工資。”某科技公司員工鴻亮向連線Insight表示,他向公司討薪了三個月,最終卻收到領導這樣的回復。
不只是鴻亮在苦苦討薪,還有眾多人在這一年遭遇健身房跑路、培訓機構倒閉等黑天鵝事件,無奈只能走上“追債”之路。
32歲的周彥,剛剛邁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不久。他試圖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卻面臨十萬塊錢課外補習學費退課難的情況。一邊要繼續打工掙錢,一邊要苦苦“追債”,周彥仿佛已經提前體會到了中年人的艱辛。

或許人類的悲歡各不相通,但想要拿到屬于自己的錢,回家過個好年,是很多人共同的愿望。
連線Insight和四位有著不同“追債”經歷的人聊了聊,以下是他們真實的故事。
1、打官司拿回八萬學費,還在繼續追剩下的錢
周彥 | 32歲,追討教培機構欠款
我是一名抱著鐵飯碗的打工人,同時也是一名六歲孩子的家長。
我從老家打拼落戶到北京,就是為了給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和居住環境。我拼盡全力考公、掙錢買房。如今,孩子正好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卻迎來了大環境的變化。
行業猝不及防地轉變,苦了花十萬塊錢報補習班的我,以及和我有一樣經歷的家長。
我給小孩報的720節課,只退了110節,剩下的610節課都沒退,換算成金額,這600多節課就是八萬塊錢。這還沒算我被機構“騙兌”新課造成的損失。

機構給出的“套路”是讓我們換課。就是不退費,換成同等金額的課繼續補習。這其實挺荒謬的。暫且不說這個課的效果如何保障,孩子對這個課感不感興趣更是重點。
可氣的是,機構還給出了“退費通道關閉”的說法。后來想想,這其實就是機構催促家長兌換新課程的方式。通過制造緊張的氛圍,讓家長產生緊迫感,生怕這些錢真的打水漂,而我就是這樣中招的。
一直退費無門,無奈之下我也只能選擇換課。和班主任溝通后,我把245節主修課兌換成了735節的所謂錄播課。前期這些課的有效日期到2033年,有12年的時間。我想著,十年時間新的課肯定會保質保量地上完。但其實是我太天真。沒幾天,我打開軟件一看,機構直接將我的課時有效期改為2023年12月份,距離當時還有兩年時間。
實際上,一直以來我都對這種預報課的模式挺不滿意的。就像雙十一囤貨一樣,要在報名的時候一下子囤幾百節課,才有優惠。就算是沒有大環境的變化,如果孩子中途想取消上課,退費也是件很麻煩的事。事后我才發現,早在2018年國家就發布文件,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三個月以上的費用”,只可惜我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
這就是一場騙局,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700多節課,一年才365天,如此密集地排課,并且套路滿滿。隨后,我開始了漫長的退費之路。加入各種家長維權群,打爆投訴電話,申請法院立案……
由于機構涉及的家長實在太多,大家都在排隊等待法院立案。在我的堅持不懈和其他受害者一起努力之下,申請退費的第98天,法院終于立案。

從立案到開庭的這段時間,我一直感覺曙光就在眼前了。聽到群里維權的小伙伴相繼收到退款的好消息,每天約有10-20個人成功追回課時費,我心里也在期盼。
終于在2021年的最后一周里,我得到好消息。720節課已經全部通過訴訟的形式退回。接下來,我會繼續要回剩下被“騙兌”的課時學費。
2、討薪三個月沒結果,無奈之下我只能離職
鴻亮 | 27歲,追討自己的工資
從去年11月份開始,北漂一族的我便一直在討薪的路上。
每個月的15號本應是個開心的日子——發薪日。和大多數北漂族一樣,拿到工資后,我要計算著還貸款、信用卡等提前的消費項目。
雖然我還是個“月光族”,但在北京這個工作機會多的城市也算有奔頭。
沒想到的是,三個月前的15號我沒有如期收到工資。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說實話沒有特別擔心,臨近年底,公司事多,晚個一天兩天都可以理解。
就這樣,沒有說明,沒有解釋,我和同事們一樣抱著“等等看”的心理,等了一周。這時候,某領導私下告訴部門手下,“公司資本還沒到賬,老板說下個月一起發。”
老板都這樣說了,我作為員工也不好一直催,就還是等。這個過程是煎熬的、漫長的,我拆東墻補西墻地把信用卡,又借錢把貸款都還上,每天都要看好幾次工資卡余額。
但想到下個月能發雙倍工資,也挺開心。
終于到了12月15日。早上一到公司,我就立刻查看工資卡,余額還是沒有變化。從早上到晚上,工資卡被查詢了無數次,依舊是沒有變化。這時候,公司依然沒有官方說明,沒有郵件,沒有通知,錢包依舊是“空空如也”。

事態發展到現在,我和我的同事,已經有些坐立難安了。我們打算拿起法律的武器提起仲裁,這時候老板迫于壓力終于出面了,給出的解釋是“公司沒錢”。
那場名為“沒錢”的會議上,老板表示“就算去仲裁我也沒錢給你們發工資”。而且不回答員工問的任何問題。既沒有就拖欠員工工資做出道歉,也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甚至最后還提出了把工資分期12個月給我們,然后簽署協議,讓我們主動離職。
這很明顯是緩兵之計。暫且不說我們有沒有資格去銀行申請分期,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拖欠工資,我對公司的信任度已經是負數了。而且如果工資分批到賬,時間線一拉長,我就更沒有討薪的機會了。
最讓我不解的是,這期間公司還在不斷地招聘新人;更可氣的是,領導層的工資是正常發放的。說白了,只有我們這些基層員工沒有收到工資。
顯然,這是一場老板自導自演的演出,老板的回應更是敷衍了事的無稽之談。
一般來說,工薪階層消費都是有規律的,比如幾號還貸款,幾號還信用卡,所以兩個月不發工資就把我的節奏徹底打亂了。更何況,這都是我自己辛苦工作應得的錢。
從那之后,我對公司徹底死心,我和同事們也只能去申請勞動仲裁。每天家里、公司、勞動仲裁委員會來回跑,提交各種文件,只希望勞動仲裁委員會能盡快解決這件事。
現在三個多月過去了,工資的事情還是沒有音訊,干耗也不是辦法。上個月我從這家公司離職了,靜靜等待仲裁的結果吧。
年前也沒有好的工作機會,只能等到年后再說了。
3、健身房老板跑路,我的課時費也打水漂
常穎 | 24歲,追討健身房課時費
健身房跑路并不稀奇,連續遇到兩次健身房跑路,也是真邪門。我就是這個萬里挑一的“幸運兒”。
第一次遇到健身房跑路這個糟心事還是大學剛畢業。回想起來,屬于很典型的健身房跑路事件。那是一家全國連鎖的健身房,我當時攢了三個月的生活費辦了一張健身卡,想著全國連鎖肯定是有保證的,加上之前的壓歲錢,一下子充值一萬塊錢。這屬于頂級會員,全年可以無限次地上各種健身課。
起初我興致滿滿,幾乎天天去,教練也很負責,不到一個月我就成功減重十斤。和這種成就感相比,一萬元就變得不值一提。但好景不長,第三個月,我的教練回老家結婚了,我因為沒人催促,惰性上身,再加上臨近期末,我有兩個月都沒“光顧”這家健身房。

沒想到的是,開學再回來,我看到會籍顧問的動態顯示,有警車到店的視頻。第一反應是出現什么安全問題了,一問才知道是健身房老板卷款跑路了,教練們因工資還未結算而報警。
好在我的課時所剩無幾,會籍時間也馬上到期,我便沒再追究這個事。
去年,工作一年后,我又重新找了一家健身房。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這次有意繞過有賣課、促銷套路的健身房。新的健身房看上去很“高冷”,既沒有促銷賣課,裝修也非常豪華。270度的玻璃幕墻、江景房,還有自帶泳池,看起來不像會跑路的樣子。
事實證明我錯了,我還是沒有逃過健身房跑路的宿命。去年年底,老板投資失敗,資金鏈斷裂,付不起高額的房租,無奈只能跑路。
和上次相比,這次我是真的“遭殃”。從辦卡到現在,我來上課的次數還不到十次,就遇到跑路情況,大幾千的會員費就這樣付諸東流嗎?
得知消息的第二天,我馬上跑到健身房一探究竟。擺在我面前的,是“暫停營業”四個大字以及緊閉的大門。透過玻璃大門,室內漆黑一片。曾經陽光下波光粼粼的游泳池,也猶如一灘“死水”,就像我壓抑又無奈的心情。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追回剩余課時費,我和其他會員自發地組建了維權小組。在我們的電話“轟炸”下,健身房的工作人員出面表示老板會派人來處理的,讓我們稍安勿躁。
我們都清楚,這就是在扯皮,便找來警察主持公證。耐人尋味的是,這家店的店長也是受害者之一,工資沒有如期發放,和之前的健身房如出一轍。
報警之后,筆錄也做了,回執單也拿到了,但就是等不來退費的消息。
唯一幸運的是,這家健身房是老板個人原因跑路,并非健身房倒閉,所以在租期內還可以經營。但從那之后,這個健身房就算是名存實亡。畢竟,沒人愿意做這個“接盤俠”。
由于新的健身教練都是其他健身房來做兼職的,時間難保證,有時候能約課,有時候不能。開門的時間也要看心情,有時候大門緊鎖、有時候屋里沒電。
眼看著健身房進入“薛定諤”的經營狀態,我對剩下的課時費也不抱期望了。兩次失敗的健身經歷后,我現在無奈選擇居家健身。
4、我在教培機構當老師,四萬工資要不回來了
韓麗 | 22歲,追討公司拖欠工資
一覺醒來,天變了。行業的變革,公司的倒閉,作為“教培人”,我苦不堪言。
現在大家都在關注家長退費難的事,很少有人關注我們作為老師,被拖欠了幾個月的工資。和家長的幾萬塊錢課時費一樣,這也都是我的血汗錢。
都說好好說話,從娃娃抓起,所以我們公司雖然不大,但還算得上是教培行業的“香餑餑”。不僅是資本看好公司發展,家長也很認可教學體系,沒人會想過會倒閉,更沒人想過公司會因為拖欠工資、不退費等事件被員工、家長起訴。
回想起來,事情也是有跡可循的。去年6月份,正值暑假上課高峰期,工資卻被拖欠了半個月。這很反常。
按理來說,教培行業假期上課的需求很大,雖然不能保證有多高的收入,但假期期間的課時費肯定是最多的,還會有些獎金。我們“教培人”,一到假期就會很忙,但以前忙得心甘情愿,后來拖欠工資勢必會敗好感。
盡管我心里犯嘀咕,但看到家長群的人數越來越多,工作群也是按部就班上課,就沒多想。
不幸的是,到了七月份事態并沒有好轉的跡象。到月底的工作日,仍是繼續拖欠工資,但領導一直都在說月底發,搞得人心惶惶。這時候,我們老師還要兼職銷售的職責,也就是賣課。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是,不做業績就不給發工資。
一個小插曲是,七月末公司創始人在工作群里向大家表示,公司有信心兩到三周內完成并購,補上拖欠大家的工資。正當我們老師報以期待的時候,沒幾天,有老師在群里提醒高管要記得發工資,得到的回復確實第二天老師可以回家休息了,不用來上班了。
正當我們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八月份公司正式宣布破產。接二連三的變動,我們作為基層老師,根本沒有回旋的余地,只能認栽接受。

關鍵的是,除了第一年是和公司本身簽合同外,剩下工作的幾年我都是和第三方機構簽合同的,屬于派遣關系,公司想要搪塞我們,有的是辦法。更何況,公司的所有東西都是租的,賬面根本沒有錢。
不僅是失業,被拖欠的四萬塊工資也打水漂了。公司起初說是破產會有清算,但即便是清算公司也沒錢,只能拖著時間,硬扛。
我建了個維權群,里面既有退費的家長,也有曾經的老師,現在已經有快500人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給個說法。
講實話,我也沒抱期望。我問了很多同行,他們起訴、上訪、撥打12345……一系列的維權操作之后,結果無一例外,只能吃啞巴虧。
我現在準備考教師編制了,希望可以“上岸”。既然已經失去了,就繼續向前看吧。
(應受訪者要求,周彥、鴻亮、常穎、韓麗均為化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