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兩個外國人搗鼓了一套山寨“舌尖”,看上去竟然還不錯
一瓶葡萄酒就可以搭配所有中餐?扯淡!

這個老外的中文名叫趙鳳儀,英文名字是Fongyee Walker,在葡萄酒界可是大名鼎鼎的重量級人物——她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葡萄酒界最高榮譽“葡萄酒大師”稱號的人,而目前獲得這一稱號的,全球也只不過300人。作為一個中國東北和英國的混血兒,趙鳳儀的生活完全實現了中西結合以及多元化,“我媽媽擅長做東北菜,姥姥會做山東菜,在搬去香港生活之后,我又開始吃粵菜。而我的爸爸習慣在吃飯的時候喝點兒葡萄酒,很小的時候我就偷偷喝過他的酒,對于中餐配酒,我比很多人都有經驗?!?/p>

在趙鳳儀看來,去中餐廳只會點“安全三件套”的人真是太保守了,“中國菜多好吃?。乃拇ǖ缴虾?,從東北到海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味道,你必須得嘗試每個地方的不同風味,才能了解中餐的美味。”而關于葡萄酒配餐,她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我最看不慣的就是那些酒莊的莊主說,我的這瓶酒,可以完美搭配中國菜,開什么玩笑呢?中國菜那么多種類,風味也不同,怎么可能存在一瓶酒搭配所有菜系的情況?這就跟他在歐洲,說自己的酒能搭配整個歐洲菜一樣可笑?!?/p>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嘗試著了解葡萄酒,并愿意在就餐時飲用葡萄酒,而越來越多的老外則將中國視作優秀旅游目的地,想要來這里尋找神秘東方的印記,“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更多老外知道,中國的美食種類非常多,從南到北、從西到東,你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趙鳳儀說,“而對于中國人來說,我希望可以通過自己對葡萄酒的認識,告訴他們一些葡萄酒知識,能給他們在就餐時提供一些葡萄酒選擇建議?!?/p>
零關稅刺激智利葡萄酒進口增長
趙鳳儀的這個想法得到了智利葡萄酒協會的大力支持。雖說對大部分人而言,智利還是一個遠在南美洲的陌生國度,即使作為旅行目的地,也是曲高和寡的存在,可是在葡萄酒行業里,智利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新世界葡萄酒產區。
智利葡萄酒之所以能在近幾年內于中國市場獲得快速增長,和關稅有著緊密聯系。自2005年簽訂《中智貿易協定》以來,中國對智利葡萄酒的關稅逐年降低,從2015年1月開始,智利葡萄酒在中國的關稅已經降到了零(但仍需繳納消費稅和增值稅),這意味著中國進口商會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刺激他們進口更多的智利葡萄酒。
據智利葡萄酒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智利第一大葡萄酒出口國。2015年,智利共向中國出口葡萄酒5,575,165.33箱,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上升為6,345,423.56箱,同比增長13.82%,在均價方面,也從2015年的29.64美元/箱,增長到了30.77美元/箱,同比增長3.81%。同時,涉及到中高端葡萄酒消費的瓶裝葡萄酒出口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6年,智利向中國出口的瓶裝葡萄酒數量也有明顯增長,原本74.3美元/箱的均價在去年漲到了80.95美元/箱,增長8.95%,出口數量則從578,757.33箱增長到了751,610.11箱,同比增長29.87%。而新近出爐的2016年進口葡萄酒海關數據顯示,智利以60,143,147升的數量排在十大進口瓶裝葡萄酒來源國的第三位,但在散裝葡萄酒來源國的排行榜上,智利則以絕對優勢排在首位,進口總量約在8,586萬升,約占散裝葡萄酒總量的60%,遠超排在之后的澳大利亞等國家。綜合兩者數據可以看到,智利葡萄酒在低端消費市場具有非常大的優勢,而隨著消費者對葡萄酒認知的加深,其對于來自智利的中高端葡萄酒的需求也在逐漸增長。

這部雙語版的《品?嘗中國》會在消費者間引發怎樣的討論尚未可知,但對于智利葡萄酒協會而言,支持這樣一個活動毫無疑問是利大于弊的,畢竟這個節目創造了一個可以讓智利葡萄酒直接接觸到各個餐廳的廚師、侍酒師等行業人員,也可以讓觀賞這個節目的消費者了解到與葡萄酒相關信息的平臺,“目前中國消費者購買智利葡萄酒的比例已經達到了36%,” 智利葡萄酒協會亞太區總監胡禮淵(Julio Alonso)說,“我們希望今后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智利葡萄酒,當然,我們也相信,智利葡萄酒在將來會成為中國第一大葡萄酒進口國?!?/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