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這兒有一道學霸題:識別中國結

2022-01-06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松子 博物館丨看展覽

咳咳,今天,教大家一道學霸題:

下圖中,這三種結飾的名稱分別叫什么?

源自:明 佚名 孝宗坐像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你對中國結不太了解,大概會一臉茫然。不用擔心,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解一下中國古代裝飾繩結的基本知識。

在舉辦各種喜慶的活動時,美觀大氣的中國結,往往作為重要的裝飾品出現。作為中國傳統的手工藝術,它起源于結繩記事,后來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

中國結在民國前又稱繩結、絳子、結、絡子等,《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就講了鶯兒打絡子的事,書中說結的花樣之多,幾年也打不完,可見中國結的變化萬千。

要認識中國結,須了解基本結,即可以組合變化出復雜結形的最小單位,是制作中國結藝最基本的編結方法。由基本結可制作出復雜的變化結和組合結。

根據中國古代裝飾繩結的編結規律,有學者將基本結分為單平結系統、耳圈穿套系統、半耳圈穿套系統、耳圈疊交系統共計四大類。

文中配圖未標明出處者,即由筆者繪制

基本結的樣式繁多,難以一一解讀,本文僅重點介紹12種基本結的形態及寓意。

平 結

平結,一種古老而簡單的繩結,可視作以一線為軸,將另一線的兩端繞軸穿梭而成,也可僅用一線,繞一物體穿梭成結。

平結

平結雖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平整且容易拆解,因此在生活中用途廣泛,可以用來綁東西,也可編制手環、掛鏈等飾物,寓意平順和美。

漢代繩紋玉佩上的平結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雙 聯 結

雙聯結,以兩個單結相套相扣形成X狀,有佳偶成對的含義,也常隱喻為連科及第、連年有余之意。

雙聯結

此結兼具實用性和裝飾性,由于其小巧而不易松散,一般可用來編制在繩子的開頭或末尾,能防止繩子散開,也可連續編織來制作手鏈等。

東漢部曲俑上的雙聯結 宜賓市博物院藏

藻 井 結

藻井結,因其中央的井字,周邊對稱的斜紋而得名。此節方正平整,寓意井然有序,公正平和,在龍門石窟的唐代佛造像中就有此結的應用。

藻井結

古代中國宮殿式建筑中,涂畫文彩的天花板,即謂之“藻井”,又稱“綺井”,主要用于寺廟中神佛主像上方或者宮殿中帝王寶座的上方,在敦煌壁畫中就有許多藻井圖案。

隋代藻井 莫高窟305窟

吉 祥 結

吉祥結為十字結之延伸,亦是古老裝飾結之一,有吉祥如意、祥瑞美好之意。其結形美觀,變化多端,應用廣泛。

吉祥結

新疆出土的東漢紅黃絹地香囊,其系帶兩端的反編吉祥結,不僅增添了香囊的美觀度,也蘊含著使用者祈福吉祥的愿望。

東漢 紅黃絹地香囊 新疆尉犁營盤墓地15號墓出土

盤 長 結

盤長結,又稱線圈結、廟宇結。盤長符號在幾千年的流傳中,被人們賦予了陰陽祥和與生命繁衍的意義,在日常使用中,盤長結寓意著長久美滿,生生相依,永恒的愛情等。

盤長結

在故宮博物院藏的宋代風俗畫《大儺圖》中,一人手腕部掛著一條長長的結繩,上面編有盤長節。宋代流行在手上纏繞絲帶結繩,如黃裳的《喜遷鶯·端午泛湖》詞中有“斗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描繪了端午時節少年們的娛樂活動。

宋 佚名《大儺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團 錦 結

團錦結,又稱六花結,此結造型圓滿,花團錦簇,寓意團圓,團結,錦繡前程等。

團錦結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藏的唐代舞馬銜杯紋銀壺上,馬的頸部系有裝飾絲帶編織的團錦結。

唐 舞馬銜杯紋銀壺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酢 漿 草 結

酢漿草結,因形狀類似酢漿草而得名,也被稱為中國式蝴蝶結。酢漿草是一種三葉草本植物,被視為幸運草,故此結又叫做幸運結,寓意好運連連。

酢漿草結

酢漿草結多用于傳統服裝的綬帶,也可系掛在其它物體上作裝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唐代《宮樂圖》中,宮女們坐在凳子上,坐框上設有小環,系掛有酢漿草結。

唐 佚名《宮樂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十 字 結

十字結,正面為一“十”字,故名十字結。“十”有滿足的寓意,如十全十美。

十字結

安陽修定寺塔基殘磚上的十字結紋樣 采自《河南安陽修定寺》

綬 帶 結

綬帶結,就是有復耳的雙線十字結。綬帶是古代用來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服飾配件,也是禮服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綬帶結在今天已漸漸成為純粹的裝飾性結飾。

綬帶結

古代用于綬帶的繩結種類及變化很多,并非只有綬帶結,還包括酢漿草結等等,不一而足。

明 劉俊 《漢殿論功圖》中人物身上的綬帶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雙 錢 結

雙錢結,也稱金錢結,以兩個古銅錢狀相連而得名,寓意財源滾滾,財源亨通。又可寓意為“雙全”,如福壽雙全。

雙錢結

目前最早的雙錢結實物,于1996年出土自今杭州市余杭區嚴家橋,距今約4000年,屬良渚文化晚期。在漢代地青銅器及畫像磚畫像石中,雙錢結已被廣泛地運用,或作為單獨紋樣,或與其它結進行組合使用。

雙錢結藤編殘物 采自《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紐 扣 結

紐扣結,又稱盤扣結,我國古代的解衣方式分為系帶式和扣帶式,紐扣結常用作服飾的紐扣,因此得名。紐扣結不僅運用在衣服上,也能作為裝飾結使用。

紐扣結

甘肅省博物館藏有唐代紅地刺繡圓珠紋綾袋,其收口繩子上間隔著編結了多個紐扣結,就用來作裝飾之用。

唐 紅地刺繡圓珠紋綾袋 甘肅省博物館

今天,人們或在新婚的的帳鉤上掛上盤長結,祝福新人白頭偕老、永不分離;或在在屋子里掛上吉祥結,希望大吉大利;或用紅繩編織成手鏈,系在手腕上,以求驅病除災,平安如意。

中國結,將人們的美好心意編織成結,相伴于身,它不僅是一種傳統的手工編結工藝,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對美好生活真摯的祝福,都蘊含在這每一繩每一結中。

講解到此結束,你學會了嗎?

評論區里留下文章開頭那道題的答案吧~

參考資料:

1.《中國結3》,陳夏生,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1997.8.

2.《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王力,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11。

3.《中國古代裝飾繩結中基本結出現年代及應用研究》,耿淑麗,《中國藝術》2014年第三期.

4.《中國結藝簡史》,曹海梅,《藝術教育》2021年第10期.

5.《中國結的服飾文化內涵》,李立新,《四川絲綢》2007年第2期.

6.《中國傳統裝飾結編結符號系統的研究》,武文;鄧詠梅,《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1999年9月.

7.《淺析中國結在中式婚禮服設計中的應用》,胡盼,2016年3月.

8.《中國古典人物繪畫作品中的綬帶結樣式研究》,鄒啟華,《裝飾》2013年第2期.

9.《安陽修定寺塔》,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原標題:《這兒有一道學霸題: 識別中國結》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大眼仔路| 百家乐官网大眼仔小路| 百家乐官网博乐城| 百家乐游戏免费下| 闲和庄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大发888登陆器下载| 伯爵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老牌现金网| 百利宫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扑克发牌器| 金冠娱乐城怎么样| 百家乐赢得秘诀| 网上的百家乐官网是假的吗| 豪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全讯网3344666| 百家乐tt娱乐场| 总格24名人| 万州区| 大发888网页游戏平台| 百家乐趋势图怎么看| 澳门百家乐官网下路写法| 安岳县| 瑞丰国际开户| 大发888娱乐城平台| 百家乐官网五湖四海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游戏百家乐官网| 大发888登录下载| 百家乐庄闲和收益| 百家乐打连技巧| 百家乐官网桌小| 百家乐官网破解版下载| 至尊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方下载| 视频百家乐代理| 博彩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合胜娱乐城| 豪盈国际娱乐| 六合彩现场| 太阳城洋伞| 百家乐翻天youtube| 盛大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