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甩開雀巢,業績向好,線下乏力......三頓半的野心與隱憂

咖啡混戰之下,三頓半是佼佼者,但不是勝利者。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二”以及一個月前的“雙十一”,三頓半成為“茶沖調”品牌排行榜上的第一,緊隨其后的則是大益,老牌“大佬”雀巢則在榜單的中游。
如果說,今年的消費領域什么最火,除了檸檬茶,你可以看到各大品牌的咖啡連鎖品牌和獨立咖啡店,在資本市場中,咖啡也備受親睞。
僅在今年上半年,來自騰訊、字節跳動、美團、喜茶等投資的投資總額接近50億元,預計今年全年將達到90億元。

作為咖啡領域更為細分的“凍干咖啡粉”賽道中,三頓半無疑是跑的最快的那個。
據數據顯示在去年“雙十一”、以及今年“618”期間,三頓半都為沖調大類銷量榜第一。
回顧其融資過程,這家創辦于2015年、從線上平臺發家的品牌,自2019年之后,融資動作頻頻,僅在2019年就發起三次融資,2020年和2021年各一次。今年6月,中信產業基金領投,IDG、GGV 和內向基金跟投之后,三頓半已經估值45億元人民幣。
依靠“凍干咖啡粉和迷你小罐子”,三頓半快速走紅,成為近三年中咖啡賽道中妥妥的’線上網紅“,拿到最新一筆投資后,三頓半將手伸到了線下。那么,三頓半是如何從一個網紅品牌逐漸走到如今的體量?其在拓展渠道時,有哪些優勢與劣勢?
且看本文分解。

一、踩對時機的三頓半
從總體來看,三頓半并不是一個依靠大量營銷的“網紅品牌”,但卻是一個依靠旗下的“明星產品”才因此走紅的品牌。

2018年,創辦三年的三頓半起先賣掛耳咖啡,后來逐漸在淘寶一直在咖啡品質和便攜度上做文章,但社會聲量并不高,直到推出“超即溶精品咖啡”并且設計了多種顏色mini小罐包裝,依靠“自來水”迅速引爆了社交媒體。
當然,三頓半在技術上做文章:“三秒溶解”的凍干技術,號稱最大程度保存黑咖啡的口感。
三頓半主打的“超溶小罐咖啡”正是基于此工藝,三頓半將其稱之為“無損風味萃煉系統”,后者還在咖啡液萃取階段采用了冷萃工藝,可以進一步減少氧化。
最終呈現出風味還原度更好,并且可以在任何溫度、任何液體中溶解的100%阿拉比卡精品咖啡粉。

在同類型賽道中,這個概念很是受用,配合小罐的營銷很快就引發了其他品牌的“跟進”,例如瑞幸、costo,甚至是星巴克也推出了“隨星杯”大同小異的小包裝,與三頓半呈現像素級相似。
三頓半的定位很精準,它解決了現磨咖啡動輒二三十元一杯的價格痛點,又最大化彌補了傳統速溶咖啡的口感的缺失,同時繼承和保留了速溶咖啡的便利性優勢。
所以,三頓半能夠迅速破局雀巢等老牌選手的先發優勢,在速溶咖啡的賽道上一路狂奔。

二、拒絕“網紅”,卻深陷“網紅營銷”打法
三頓半能夠從競爭白熱化的咖啡品類中快速脫穎而出,其營銷能力也是關鍵因素。
三頓半創始人兼CEO吳駿曾表示,自己并不想成為網紅,因為網紅常常因為短暫的、即時的營銷手段而迅速走紅,但熱潮很快也會隨之過去,從而度過短暫的網紅周期,例如此前的泡面小食堂、黃太吉。
不過三頓半作為一家主攻線上市場的品牌,在營銷上依舊有“兩把刷子”。
其一則是“聯名大法”

早在2020年,正值茶顏悅色在社交網絡上“紅得發紫”之時,三頓半就與茶顏悅色開啟了聯名,“三頓半X茶顏悅色”線下店在長沙開業,三頓半雖然在沖調咖啡賽道中“名聲大噪”,但與新式茶飲,并且是“偏居一隅”的茶顏面前,妥妥的“高攀”了。
兩家聯名吸引了眾多粉絲進行打卡,不過,該聯名店在布置上一左一右,涇渭分明,更像是“同地辦公”。
2021年,三頓半與東京的獨立自行車品牌tokyobike推出聯名禮盒,該禮盒包含定制風味即溶咖啡、還有兩雙tokyobike騎行襪。
做聯名一些原創品牌的常用手段了,例如SPAO和哈利波特、名創優品和復仇者聯盟、差評和回力......選擇符合受眾交叉的品牌,往往能出效果。

其二則是合作廣告。
2021年10月,一個賈樟柯吐槽拍廣告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引發多人關注。
這次拍廣告的時機則是,三頓半推出兩款專門為凍干粉設計的植物奶產品,賈樟柯拍的粉絲與本就略有“小資”的三頓半粉絲重合度較高,吐槽式的廣告創意也弱化了廣告形式。
三頓半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進行發布,也助推了之后到來的雙十一。

其三則是進軍線下。
2021年,場景消費依舊是咖啡文化的主要突破口,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咖啡店超過8000+,而三頓半卻選擇在這樣的激烈競爭之下,在今年9月,在上海福安路開了第一家線下概念店“into_the force”(原力飛行)。
這是三頓半在今年6月拿到新一筆投資之后的重大戰略--進軍線下。從名字來看,線下店想要同三頓半做品牌分離,線上凍干粉咖啡品牌、線下現磨咖啡,三頓半野心勃勃,卻又如此謹慎。

毫無疑問,從一個線上原創品牌,成長為如今的佼佼者,在未來還將進入線下,三頓半稱得上“未來可期”。但實事求是,在咖啡賽道中,三頓半想要成為勝利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競爭不斷,三頓半還要講很久的故事
在火熱背后,三頓半成為了沖調咖啡賽道的“佼佼者”,但也在同一時間也迎來了發展中的隱憂。
首先則是,凍干技術門檻不高,口味與口感提升空間小。三頓半最早推出動干粉技術時,的確引發了一場“轟動”,但很快,緊跟其后的競爭對手永璞、隅田川等也開始涌入,更有肯德基、星巴克、雀巢也迅速跟進,搶奪三頓半在該領域內的市場份額。
其次則是受眾人群體量依舊較小,相比起有肖戰為其代言的隅田川,三頓半較為拘謹的品牌定位,讓他在擴大品牌影響力時始終有所克制。

在同類型品牌的競爭之下,三頓半很難像初期快速進步之后,再次拉開較大的差距,只能一點一點的跟各路競爭對手展開纏斗。
在產品之外,三頓半還需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供應鏈。線上起家、用營銷帶動銷量,用代工完成初期產品搭建,依靠資本進行擴張,隨著品牌逐漸在線上有了知名度,布局線下渠道,自建供應鏈,往往是下一步。與三只松鼠等品牌的路徑基本保持一致。

從互聯網品牌轉向實體企業,是一個品牌從1走向100的必由之路,隨著動干粉咖啡玩家的進一步圍堵,三頓半亟待突破更高的技術壁壘,優化產業鏈,才能講好這個長期故事。
三頓半想要成為勝利者,還要打一場持久戰。
參考資料:
數據來源:天眼查、天貓數據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
百略網:速溶三頓半,何以標榜精品?
36kr:三頓半又拿了數億元融資,8月將在上海開實體店
鋅刻度:當“三頓半們”沖向線下,慌的不止是咖啡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