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學博士媽媽爆改50平老破小:充滿秩序又處處浪漫,滋潤一家人
原創 小拾年 小花生網
橘子:周末好!又到了咱們“美好生活”欄目。
看到 #帝都、50平老破小、爆改 # 幾個詞兒,是不是會聯想到電視里大牌設計師解救蝸居一家人的家裝節目橋段…
那么咱們普通人靠自己,能把老房改造到稱心如意嗎?最近我們遇到了一位“素人”媽媽,她就辦到了!
這位媽媽就是我們的花友 @小拾年。她在沒有任何設計專業基礎的背景下,擼起袖子,憑聰明才智,把位于北京三環邊上的50平“學區房”,打造成了和先生、女兒的幸福小家。房子裝修時娃2歲,搬進新家時3歲,現在小妞4歲了。
這個小家不僅顏值超高、還兼顧了實用性,收納力也是爆表!特別令人驚艷的是她家只有6平米的兒童房 ...

是不是簡明干凈、視覺上沒有任何壓迫感,太治愈了~
除了兒童房、小家還有不少她的得意之作,比如送給自己的站立式梳妝柜…
總之,無論是裝修思路,還是生活之道,這篇小戶型裝修攻略都有不少可以借鑒的地方。還有很多小戶型家居妙招、好物,干貨滿滿的!感謝 @小拾年。
玄關裝修前后對比圖

兒童房裝修前后對比圖

家庭核心區裝修前后對比圖

------ 以下是正文 ------
坐標北京,文學博士,沒有任何設計的專業基礎。但裝修從布局設計、家具設計到選材、監工,全部自己操刀,沒有設計師,沒有裝修公司,就找了一個工長,開工!
為娃將來上學方便,從五環70平小三居,
搬進三環邊50平的“老破小”
生寶寶之前,在海淀五環之外買了一個70多平的小三居。這次換房的主要原因是,爸爸調動到北京一所不錯的高校工作,而這所高校的附屬小學在北京屬于第一梯隊的學校。
為了寶寶將來上學方便,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租房,要么換房。這些年由于四處求學,搬家無數,所以我不大能夠接受租房,于是決心換房。
換房的想法開始于2019年10月,整體速度很快,我們原來五環外的家由于設計合理、裝修實用,也干凈漂亮,掛上中介網站不到一周就出手了。
但是在整個買房的看房過程中,我們還是折騰了快兩個月,那時候幾乎天天看房,十分密集。最終,選擇了這個三環邊上的老破小,建筑面積只有50.2平,單價10萬+。

北京三環邊居民樓,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是老破小,但離娃爸單位近,
全朝南,價格也剛剛好
選擇這個房子,主要基于如下考慮:
房子就在爸爸單位對面,入校3分鐘,可以繼續使用學校的食堂、圖書館、教室包括爸爸辦公室等“外掛”資源,不用擔心家中幾千冊的藏書無處安放。
然而,后面疫情出現了,搬進新家之后,我一次也沒有進入爸爸的學校,也沒去過學校的食堂和圖書館,但是由于家里設計比較合理,我們每天在家工作和生活,也并沒有覺得空間小不夠用——這是后話。
這個房子雖然小,但是全南向,居住舒服。我們當時其實也可以選擇60多平的房子,但附近60多平的戶型雖說是南北通透,但其實都是主體朝北,只有一個房間朝南。這樣的房子我住過,不大喜歡。我喜歡家里灑滿陽光,溫暖明亮。而且,全南向的弊端無非是通風不好,以及夏天炎熱。對此,新風系統和好一點的空調就能解決。感謝科技進步,事實證明,這個選擇真是無比正確。
如果買大一點的房子,意味著我們要多背上100多萬的貸款,裝修費用也會比較吃緊。但是,家里實際面積可能只會多出不到10平。我認為不值得,不如把錢花在裝修上,用好的家具,好的電器,提升居住的品質和幸福度。
另一方面,我還想把錢用于旅行,想帶孩子去看世界,我認為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記憶,可能更加珍貴。然而,疫情出現了,我們這兩年就只在北京郊區“看世界”了。

北京郊區
Part1
40平小家, 也要和娃住得舒服
我的六大改造重點
先上一個原始戶型圖

建筑面積50.2平米,使用面積40平米多點。
這個小區是典型的老破小,70年代建的。房子的優點當然很多,比如格局方方正正,全南朝向,陽光充足;層高優秀,有2.7米多;位置好,交通便利,周圍配置好。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比如衛生間和廚房太小,無法滿足現代人的需求;臥室A與衛生間門相對;大門入口狹窄,無處安放鞋柜,更沒有玄關可言……
最麻煩的,這個房子只有廚房和洗手間的墻可以改動,換句話說,基本格局不可更改。
根據我家的6大居住需求, 定好改造重點
1. 造出玄關,而且必須是日式的下沉式玄關,這個“落塵區”非常重要,是我實現家中赤腳走路席地而坐的關鍵。
2. 衛生間不僅要干濕分離,而且我希望馬桶間和淋浴間各自獨立。空間不夠日式三分離,但我當時死命堅持至少二分離,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太正確了。
3. 廚房擴大,改為開放式的。這里多說一句,房子越小,廚房、洗手間、淋浴間等越不能壓縮和將就,因為這些空間直接關乎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
4. 要有專門的家庭核心區,要有書墻和大桌子。全家人可以圍坐在這里,一起讀書,一起做手工、做烘培等,這是我理想中的家庭畫面.
5. 探索小家的“小中見大”與“分而不隔”,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有自己的“居心地”,比如我喜歡陽光和咖啡,比如拾年需要自己的“秘密基地”,比如爸爸需要把他心愛的書展示出來。
6. 儲物空間必須要大,而且必須合理利用層高優勢。老房子有2.7米多的層高。與此同時,收納空間還要分區細致,井井有條。比如,我需要專門的家政區和家政柜,需要一個步入式儲物間,等等。
以下是經過設計的改造圖

在安全范圍內移動三面墻,居住需求得以實現
1. 原來主臥的門洞向南略微移動了35公分(上面有梁,不能移動更多)。這樣的好處,一是在入門造出了一個可用的玄關,二是在主臥造出了一個步入式的儲物間,一舉兩得。
這里要插播一段有點悲慘的故事,一開始我們找了一個“專業”設計師。但是,設計師在圖紙上隨意砸墻建墻,完全無視安全問題,此外還有諸多一言難盡。
現實教育了我不能偷懶,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于是決心自己操刀…經過若干咨詢和物業上門勘察,我們了解到哪些墻面可以改動,以及怎么動,所以才有了這套改造方案。
2. 洗手間新建墻體,并將墻體向里移動了25公分,于是得以在玄關造出了整墻鞋柜。
3. 在馬桶間旁邊,新建了一個淋浴間。然后順著淋浴間做上下水,繼續安置洗衣機,順勢成為了家政區。
4. 原來的廚房墻體拆除,改為開放式廚房。
Part2
小兩居分四份
給到主臥、兒童房、核心區、家政區
先看看我家的空間劃分全貌。

上一個當時定制家具時做的兒童房立體圖。可以看到,兒童房其實是把原來的臥室一分為二,一半作為兒童房,另一半作為淋浴房+家政區。

兩個區域的中間,用立川折疊門隔開。屬于軟隔斷,可分可合。
立川折疊門來自日本立川品牌,帶有濃濃日式風,自帶溫婉優雅氣質。是對小戶型非常友好的省空間良品,衣帽間、隔斷、衛生間…..而且可以用濕布直接擦洗,不需要軌道所以不用擔心像推拉門一樣積灰。

換個角度,再來一張:

下面先重點來聊聊我家的兒童房,因為,可能沒有比我家更小的兒童房了,長2.5米,寬2.4米,總計6平米。
1. 兩招打造收納力十足的兒童房:床抬高,柜子做深
下面是兒童房實景全貌圖

兒童房主要配置如下:
1. 一張0.9米寬,1.7米長的半高床
2. 一組樓梯柜
3. 一個床下書柜
4. 兩個0.8米寬的通頂高柜
這里先說明一下兒童房家具的尺寸安排。我們搬進來的時候,孩子才3歲,所以我選擇了半高床而不是高床,更適合這個年紀的孩子。
此外,床的尺寸按照10年規劃,我覺得十年以內我們不換大房子,也得重新裝修,所以無需為“未來”的可能,浪費本來就有限的空間。同理,通頂柜子我也只做了50深度,裝小朋友的衣服,足夠了。
通頂高柜一共兩組,一組用來做衣柜,一組用來做書柜。柜子整體使用白色平板門,用按彈器不加拉手,關上柜門世界清凈,仿佛一堵白墻毫無存在感。
衣柜:3根掛桿+10個抽屜, 裝下娃四季的近百件衣物
衣柜的主體思路是把衣服都掛起來,設計了三根掛桿:
最上面的掛換季或者不穿的衣服;
中間一根掛干凈的應季衣服;
最下面一根用來掛次凈衣。
這個高度適合孩子的身高,我家寶寶從幼兒園回來,都是自己就整理衣服并把衣服掛起來,養成了很好的習慣。

除了三根掛桿之外,衣柜的最底層放了10個收納抽屜,放些內衣和雜七雜八。
簡單統計了一下,目前衣柜容納了10件羽絨服和厚外套,7件毛衣,十幾條薄厚不等的褲子,十幾件薄厚不等的連衣裙,長短袖衛衣、襯衫等20多件,短裙8條,還有帽子、圍脖7、8件,若干內衣、襪子、睡衣…
可以看到目前還略有盈余,并不擁擠。感覺按照10年期規劃,足夠用了。
書柜:7層隔板+30個方籃+12組抽屜, 分門別類收納書和玩具
與衣柜并列的通頂高柜,是書柜。
書柜的最下層,放了12個抽屜進行收納,現在是分門別類收納一些寶寶的玩具。
抽屜上面的隔板空間,是精確測量過的,配合一些收納盒,用來放書,整整齊齊很舒服。

此外,由于這組柜子深度是50厘米,所以專門利用門板放了一些掛籃,實現深柜的有效利用。
兒童床:床上床下,再來三個柜子
兒童床綜合考慮了實用與安全,做了半高床,1米高。目前床下面隱藏了一個可推拉的書柜,能放不少書。

兒童床的樓梯柜做了抽屜,現在配合收納盒用來放玩具,以后也可以用來放書和其它,儲物足足的。

兒童床上面,做了一個小房子柜,像是一個小城堡,增加童趣。也可以在這里放一些玩具和書,將來可以在床上閱讀和玩樂。床頭裝有雙控開關,于是擁有了隨時隨地休息和娛樂的便利。

床的對面是暖氣,特意定制了白色平板款,相當于一整面磁性白板墻。現在用來展示孩子最近的畫作。將來還可以做白板,在上面寫字畫畫。

窗口微微外推, 送娃一個浪漫的“秘密空間”
兒童床正好靠著窗,由于是老房子,所以窗戶利用了實墻的厚度,略微向外推了一點,給寶寶做了一個“秘密空間”。

如此,經過樓梯柜的“鏈接”,上與下,內與外,小小的空間就這樣得到了擴展,連成一片。
寶寶十分喜歡躲在這里,白天曬太陽,晚上看月亮,還經常把一堆玩具抱上去鼓搗。沒有哪個小朋友不喜歡上躥下跳,真的。

兒童床,我專門設計了一個“篤”字logo,這是拾年的名字。這個logo是用黑胡桃木拼合硬楓木制作而成的,設計制作都花費了一些功夫。所有細節都在表達:媽媽設計,拾年專屬。
這個兒童房雖然不大,但是收納力十足,還為孩子的成長做了必要的留白。比如右側這面空白的墻,未來還可以放書桌,書桌上面可以安裝隔板書架和洞洞板,打造書墻和學習區。再比如兒童床下的空間,未來還可以做若干推拉書柜。

我相信,這精心設計的小小的6平米,不僅學習力滿滿,而且有浪漫,有童趣,最重要的是還有媽媽的愛,可以承載一個美好的童年~
下面沿著兒童房視角,再介紹一下我家其余的空間。
2. 兒童房對面,是家政區、淋浴間
從兒童房視角看馬桶間、淋浴間、家政區。完全沒有濕氣問題,我安裝了松下換氣風暖一體機,有干燥功能,洗完澡一會兒就能吹干!

馬桶間和淋浴間中間的黑色墻面,是我給寶寶做的黑板墻。所以,我家里一共有一塊黑板和兩塊白板(兩個平板暖氣,主臥榻榻米上還有一塊),為拾年留足了涂鴉空間~
家政區收納。

家政柜,這個柜子最下面安置了掃地機器人,沒有拍全。

3. 主臥里,打造步入式儲物間、工作區、休閑區…
來個主臥和家庭核心區的俯視圖

不同角度的

主臥的步入式儲物間、強收納衣柜、站立式梳妝柜
是我的得意之作
一進主臥門的步入式儲物間:

這里面用了不少磁吸,遙控器后面都是貼了磁吸片的~
儲藏間側面定制的洞洞板,用來掛包和帽子。

儲物間旁邊的隔斷,隔斷后面是1.8米大床。

我家衣柜——沒有一塊隔板,利用下拉衣架和抽屜,打造出的超強收納力(充分利用了頂部空間)衣柜。
平時打開的樣子

上層衣架拉下來的樣子,這個下拉衣架十分好用,帶阻尼的,拉取和收回都十分省力。

深度只有15厘米的站立式梳妝柜。

外觀可與衣柜融為一體,是我的得意之作。

4. 家庭核心區:兩張大桌子、一組榻榻米
可以看到,我家目前家庭核心區的“大桌子”,是由兩部分拼合而成。
書墻和“大桌子”

上圖是前幾日朋友來家的配置
一是一張1.2米的普通書桌,平時我會靠墻放,是我日常工作的書桌;
另一個是一張帶滑輪的桌子,我們叫它“滑板桌”,因為推來推去真的好方便。它是我們日常吃飯的飯桌,廚房工作的島臺,日常休閑的甜品桌,朋友來家的上菜推車,孩子“工作”的書桌……最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升起來,是一個可以站立的工作桌!!!我們日常工作坐累了,就會使用它,對腰很有好處!
平時長這樣,矮矮的。

升起來是這樣,高個子。

榻榻米休閑區,充滿陽光和浪漫的咖啡香,我的居心地,也是寶寶的休閑娛樂空間,中間那塊板是可以升起來當桌子的,是自動的。

榻榻米休閑區的植物。

另一個角度的書墻、書桌、榻榻米。

接著邀請你品品玄關和廚房。
玄關儲物量也是大大的
這是玄關全貌,大約做了10厘米的下沉玄關。這也是我當初一定要做的,強烈推薦,太好用了。

門上的磁鐵的置物架,磁力超級大,掛娃書包無壓力(磁鐵置物架可以買無印良品的)。我買過便宜的,磁力就不行,掛點小東西還行。
鞋柜

翻斗鞋柜的每一層的尺寸都不同,最上一層放寶寶鞋,中間一層放我的鞋,最下一層放爸爸鞋。既做到了有效分類,也節約了寶貴空間。小戶型嘛,就是要精摳每一寸空間。
這是玄關利用移門洞的空間做的柜子,隱藏在主臥移門后面,儲物量不小。

玄關對面的廚房,用“可下拉柜”,繼續增強收納
玄關視角的廚房全景圖。

左邊:高柜(微蒸烤一體機、洗碗機)+臺面+水盆。

右邊:集成灶+煙道柜+冰箱。

廚房收納:
可以下拉的柜子1號,里面是我心愛的杯子。

可以下拉的柜子2號,拿取方便,空間利用充分。

水槽下方:凈水器、垃圾處理器及其它。

最好用的煙道柜(后面是煙道,就是接長煙道,找平臺面),白色平板門,平時好像一堵墻,沒有存在感,做飯調料全部收納其中,解放臺面和墻面。

Part3
我的3個小戶型裝修心得
轉眼間,搬家快一年了。我想說,這個家,真是越住越喜歡。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它,我覺得它充滿秩序又處處浪漫;它具有向上的“學習力”,也具有滿滿的“休息力”;它讓家的成員用愛“凝結”,也允許每個人享有各自獨立的“居心地”。
我時常感慨,住在這里的每一天,都是對當初裝修時努力的一種回報。而且,僅僅一年,我就已經覺得回報大于付出了。
1. 小戶型,盡量使用集成電器
我家的集成電器很多,比如洗烘一體洗衣機、微蒸烤一體機、集成灶、換氣暖風一體機,等等。甚至連窗簾都是“集成”的,我選擇的是立川日夜簾,可以實現白天紗簾與夜晚遮光簾的“一鍵切換”。

立川日夜簾,日簾和夜簾各拉到一半的樣子
集成類的電器,我會選擇日牌(因為日本國土小,集成技術成熟……)。所以,洗烘一體洗衣機、微蒸烤一體機,我買的都是松下的。
關于洗衣機,也考慮過買單獨的洗衣機和單獨的烘干機,但是我的洗衣習慣是,好衣服一律送洗,普通衣服機洗烘干,所以我家不需要單獨的烘干機,也不需要晾曬空間。
選擇好一點的家電,盡可能裝備齊全。我家的新風系統、垃圾處理器、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帶制冰功能的分區細致的冰箱,帶消毒護衣(干洗)功能的洗烘一體機,還有洗手間的松下換氣暖風一體機(暗衛強推,特別是淋浴區,洗完澡打開干燥,一會兒就干了),都給生活帶來了太多便利,以及太多的幸福感。
2.小戶型,一定要充分利用頂部空間,多做薄柜,使用電動升降裝置
無論是否有層高優勢,頂部空間一定要有效利用好。訣竅就是各種“下拉”裝置,比如主臥衣柜的下拉衣架,廚房的下拉拉籃,等等。買的時候會心疼,但使用的每一刻,都是喜悅和慶幸!
利用各種空間做“薄柜”。比如我家的梳妝柜(15cm)、煙道柜(21cm)、玄關整面鞋柜(25cm)、書墻(20cm)……看似不大,也不占空間,其實十分能裝,而且沒有里外堆疊,好取好用!
小戶型,少不了箱體床和榻榻米收納。一定要使用電動裝置,遙控器一鍵開啟,省力省心十分方便。千萬不要嘗試自己手動開合,這種困難會讓你懶得開啟它們,進而浪費寶貴的空間。
3. 小戶型,主色調盡量簡單,燈光也要好好設計
裝修時使用的主色不要復雜,以大地色為主最好,然后選擇一、兩種喜歡的顏色進行點染。比如我家的底色是白色+淺木色,我選擇了深藍色和灰綠色點染,是我喜歡的效果。
盡量使用白色平板門,不要拉手,合上以后就是一面墻,真的沒有存在感,空間顯大。

好好設計室內的燈光,這一點一般大家都不注意。但是,燈光其實十分重要!錯落有致的光源系統,會帶給你安寧與幸福。學習一下無主燈設計,選擇3000k暖光,買貴一點的燈具,你會收獲一個氛圍感拉滿的家。
好好經營你的家,因為,只有在家里,時間才能顯現出最溫柔的模樣。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給你信心,家的溫暖,無關大小。
附上幾張拾年在家里學習玩耍的照片。
榻榻米畫畫。

榻榻米讀書。

中秋節,我們一起做了玉兔燈。

和媽媽一起“工作”。拾年有時候會用這個“滑板桌”做手工或畫畫,并且要求與我的書桌并置,和我一起“工作”。

給爸爸“講課”。

兒童房觀影。左下角的推車,是我家的“移動放映車”,空白的墻,加之柜子都是白色門板,所以隨處可觀影。

兒童房玩樂高,我們的家,隨處可以席地而坐,包括廚房~

寶寶把她的“寶寶”們,拉到了廚房。

下面是我家入戶門精心設計的門牌和對聯。
我們給自己的家,取名為“竹馬齋”, 一則我與爸爸少年相識,可稱“竹馬”;二則家有頑童,以“竹馬”寓童趣;最重要的,是“竹馬”為“篤”。篤,本義馬行遲緩,引為深厚專一,這也是我們寶寶的名字。

門牌上的“篤”字外圓,是希望我們做人、做事、做學問均能守住界限。留一缺口是為保有一絲天真任性,隨心所欲不逾矩。門牌號“22~7”的字體前大后小,即我和爸爸帶著寶寶慢慢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不著急
至于門上對聯:“松間石上白水先生,風入空闊不舍小姐”,則蘊含了我和爸爸的名字,也有我們對生活的期待和對自我的鞭策。在此打個啞謎吧,哈哈~

關于我們的小戶型改造經歷,到這里就告一段落啦,一口氣寫完~
整體包括家具定制、家電還有軟裝,一共花了四十多萬。我家的家具除了廚房,其余都是實木定制的,主材是硬楓木,所以比較貴。兒童房大概3萬多。
------ 以下文字來自小家男主人,拾年爸爸------
說一說我的拾年。她是個堅強,活潑,聰明又好學的小姑娘。她一笑起來總是皺著鼻子,瞇起眼睛,呲出小牙。有時脾氣有點大,但聽得進去話,也很暖心,常常向世界表達她的愛,像個小太陽。
一歲多一點就去了托班,見人就笑,主動抱抱,園里的哥哥姐姐都喜歡她,總是親她,抱她,領著她,給她喂飯,哄她睡覺,是個小園寵。
她和我們一起跑步,摔倒了腿破了也不哭,爬起來繼續跑。她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大家都喜歡我”,然后,她給出“合理”的解釋——“因為我特別特別可愛”。
她喜歡“學習”,尤其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工作”,對什么都充滿好奇心。她特別愛說話,每天小嘴嘀嘀咕咕,一刻不停,想象力天馬行空……
最近,拾年向我們提出來,說希望可以有一個泡澡的“魚缸”。我說,家里太小了,等過幾年,換個大房子吧!拾年連連說不要不要,她說,“我就喜歡這個家”,她要一直一直住在這里……
給孩子創造有益成長的居家環境
原標題:《文學博士媽媽爆改帝都50平老破小: 充滿秩序又處處浪漫, 滋潤一家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