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圓珠筆第一大國中國終于能生產筆尖鋼了,太鋼不銹大漲近三成
中國作為全球鋼鐵第一生產大國,終于補上了無法生產圓珠筆筆尖鋼的缺憾。
1月11日,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太鋼”)官網稱,歷時5年攻關,太鋼研發生產的圓珠筆筆頭用不銹鋼新材料成功應用于國內知名制筆廠家,產品質量穩定,性能與進口產品水平相當。
太鋼上市公司太鋼不銹(000825)董秘辦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表示,“對于筆尖鋼的研發,太鋼有自己的技術中心、研發團隊,‘十二五’期間已經開始研發了,前期已經做出來了,只是和進口筆尖鋼相比性能不太穩定?!痹摴ぷ魅藛T稱,“太鋼不銹已具備批量煉(筆尖)鋼的能力,并且和進口筆尖鋼相比基本沒有差異。”
受益于筆尖鋼研發成功,太鋼不銹自1月9日以來,短短3個交易日股價漲幅已達27.36%。
可查資料顯示,圓珠筆頭分為筆尖球珠和球座體兩個部分。直徑0.5到1.0毫米的筆尖球珠中國不僅自給自足還可以大量出口,但能制造直徑2.3毫米球座體的不銹鋼原材料制造技術,卻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
實際上,筆尖鋼此前因市場規模較小并沒有引起中國鋼企太多的關注。目前,國內的筆尖鋼市場規模約為1000噸,以進口價8-9萬元/噸計算,總共不到1億元產值。而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圓珠筆生產國,每年生產各類筆近400億支,占全球的80%,其中進口筆頭達100億支。在筆尖鋼實現國產化之前,中國筆企長期進口瑞士、日本等國產品。
6000萬元研究經費
筆尖鋼國產化在2016年提速之前,也并非完全空白。太鋼官網信息顯示,太鋼在“十二五”期間實施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制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獲取了一系列關鍵數據,基本掌握了筆頭用不銹鋼的特性和制筆行業對材料性能的要求。
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在科技部網站查閱發現,2011年3月份,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專門組織召開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制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可行性論證會。
2011年3月10日,科技部發布了一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制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課題申請指南,指南全文中提到,“本項目實施年限為3年(2011年6月—2014年6月),國撥經費控制額為6000萬元”,項目共設置3個課題,包括圓珠筆墨水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筆頭材料及其制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筆頭和墨水匹配技術評價體系及新型筆頭研發。
上述項目在2015年3月份通過驗收。科技部2015年3月27日的一則信息顯示,目前為止,通過該項目組織實施已建成2000噸/年中性墨水產業化示范生產線、1000噸/年水性墨水產業化示范生產線、1000噸/年中油墨水產業化示范生產線、1000噸/年不銹鋼筆頭線材產業化示范生產線、8000萬只/年中性針管型彈簧筆頭產業化示范生產線、4000萬只/年水性針管型筆頭產業化示范生產線等六條產業化示范生產線,并建成了國產筆頭制造24工位機生產示范點。
而國產筆尖鋼在“十二五”期間沒有實現批量化生產,問題在于市場驅動力不夠。前述太鋼不銹董秘辦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表示,“這項技術并不是有多先進,只不過筆尖鋼市場規模比較小。之后在公司領導重視下推動了一把,經過工藝優化、工序改進等試驗,提高了一大步,把這個技術穩定了、掌握了?!?/p>
太鋼不銹在1月11日晚間也發布公告稱,2016年9月,公司成功生產出第一批切削性好的不銹鋼鋼絲材料,經過國內知名制筆企業實驗室近千次的極限測試,用太鋼不銹原料生產出來的筆芯實現了不同的角度下連續書寫800米不斷線。測試結果表明,圓珠筆出水均勻度、筆尖耐磨性基本穩定,產品質量與國外產品相當。
另外,由太鋼起草的中國第一部《筆頭用易切削不銹鋼絲》行業標準目前已經通過全國鋼標委審核認定。
市場規模小成國產化阻力
此前筆尖鋼未達到國產化,并非受限于技術。這是多名業內人士在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采訪時表示的一致觀點。
其中,經濟價值成為眾多鋼企忽視筆尖鋼的主要原因。一家大型鋼企的研究人員對澎湃新聞表示,“像大的鋼廠,一個爐子是300噸,如果全年訂單都只有幾百噸,甚至幾十噸,那規模大的特殊鋼企業是不會去研究這個產品的?!?/p>
中國鋼鐵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量大面廣的鋼材成為鋼廠逐利的方向。另一名冶金界的資深人士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分析,“現階段,除了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鋼材有專門企業去攻克,大部分企業都是習慣于哪個品種需求量大就生產哪個,即使到最后,企業之間都以拼成本獲取優勢?!?/p>
該人士同時強調,“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所有的鋼種都自己生產,不生產筆尖鋼并不意味著我們鋼鐵工業落后,鋼企應該依據自身具備的比較優勢來生產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進口筆尖鋼的國家并不止中國。中國最大的圓珠筆生產企業貝發集團品質部經歷徐君道就表示,“不僅國內,國外制筆的不銹鋼材料,也是進口日本的。”
前述大型鋼企的研究人員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全球化下各有分工,如果我們能開發出只有中國造得出來的鋼,并申請專利保護,這件事比研發出別人已有的筆尖鋼技術更有意義?!?/p>
另外,前述冶金界資深人士對由太鋼來生產筆尖鋼也存在疑慮。該人士表示,“太鋼巨額投資的生產線主要用來生產不銹鋼薄板,這和產值規模很小的筆尖鋼相差甚遠?!痹撊耸可踔琳J為,“由一家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來生產筆尖鋼這個特種鋼,或許更有價值?!?/p>
始建于1934年的太鋼目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具備年產1200萬噸鋼(其中不銹鋼430萬噸)的能力,重點產品應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集裝箱、鐵路、汽車、城市輕軌、大型電站、“神舟”系列飛船等重點領域和新興行業。
不過,太鋼此番并不只針對筆尖鋼研發。太鋼技術中心主任李建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只盯著國內筆尖鋼市場,有些目光短淺?!崩罱癖硎?,易切削不銹鋼材料應用比較廣泛,筆尖只是其中之一。印刷機上的小零件以及軸類、電子類、小馬達類產品都要用到它。除滿足國內使用外,通過加工直接出口,市場前景也是很廣闊的。
李建民還對經濟效益作出回應,稱企業行為肯定都要考慮盈利。李建民表示,如果成材率低,用戶使用的廢品率高,生產難以保持一致性,那么投入產出比勢必有問題。但太鋼有自己的技術訣竅和特色生產優勢,可以有效控制成本、產生利潤。
當然,國產筆尖鋼的考驗還沒有結束,最終還將面向市場。
太鋼雖然已宣布筆尖鋼可實現批量化生產,但銷售還存在不確定性。前述太鋼不銹董秘辦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表示,“目前,太鋼方面表示還沒有訂單方面的具體消息?!辈贿^,該工作人員稱,“銷售工作具體由市場部負責,2017年應該會有這方面的好消息。”
不過,前述大型鋼企的研究人員仍對太鋼筆尖鋼的銷售表示擔憂?!笆袌龃饲罢莆赵趪鈮艛嗥髽I的手里,一時之間想要改變采購并非易事。進口筆尖鋼在國產筆尖鋼的沖擊下,也會降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