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豪賭”高端的C6一月僅售千輛,東雪的“翻身仗”何時來到
今年的重磅車型C6上市兩個月后,仍未改變東風雪鐵龍銷量不振的局面。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的公布的11月產銷數據顯示,10月17日正式上市的東雪旗艦車型C6銷量開局不算理想,10月售出417輛;11月銷量僅為1115輛,排名轎車銷量的第146位。
銷量連續下滑2年的東風雪鐵龍,一直試圖通過人事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來打個“翻身仗”,今年最重磅的車型C6被寄予厚望,東雪想憑借它強力扭轉品牌持續走弱的局面。
據悉,這款車幾乎是毫無保留地運用了標致雪鐵龍集團(PSA)目前所有的最新科技和配置,被東風雪鐵龍定位為高端、擁有C級車配置卻以B級車價格銷售,市場指導價18.99-27.99萬,還未上市已經先聲奪人。
東風雪鐵龍總經理饒杰為C6制定了2016年賣出5000輛的銷量目標,照此計算,預期月均銷量大約應為2200輛左右。但兩個月的銷量僅為目標的一半。

滬上經銷商向澎湃新聞反映,C6上市車型定位高端,但不少消費者對車型的認知不足,因此11月份購買者不多。
不少潛在購車者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對于C6車型的品牌力存疑。“曾經的C6是王牌車型,現在推出1.6T、1.8T,和真正意義上的‘總統座駕’、‘旗艦車型’差距較大,車型設計上似乎也不太符合時代感。
“對于C6車型,我們的定位是品牌力向上的代表,盡管剛上來車型銷量一般,但是C6車型近兩月的成交率在不斷上升。與此同時,C6的高配車型的購買占比達到了70%,可以看出市場對這款車的認可,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東風雪鐵龍品牌部市場部品牌及公關分部主任張洪漢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就銷量而言,12月份C6有了很大的起色,如果算上12月的新增銷量包括經銷商處的開票銷量,年底完成近5000輛的銷量問題不大。“之前媒體解讀的銷量是我們的終端上牌量,而車企一般計算的是經銷商處的交付量,兩者之間還是有所不同的。”
至于今年的總體銷量目標難以達成,張洪漢坦言企業確實在經歷戰略調整。“我們在不斷深耕市場,同時對原有車型的市場交叉進行調整。譬如,原本C4L有自然吸氣車型,為了區隔C4世嘉的細分市場,東雪將C4L進行了改款,取消了原來的1.8L車型,果斷放棄了高性能動力車的自然吸氣市場份額,避免同系車型的左右互搏。”
但是,外界普遍認為,東風雪鐵龍在近年來大熱的SUV市場缺乏產品,是其銷量不振的一大原因。由于C6的價格區間和合資車企主打的SUV車型價格區間(20-25萬)非常一致,因此B+級車型的C6在市場競爭中并不占優。“B+級車型的市場份額在不斷萎縮,C6確實不占優勢,在SUV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僅靠C6跑量難度較大,東雪應該考慮的是調整產品線。”汽車行業專家賈逸表示。
汽車行業分析師封士明認為,東雪目前推出的C6車型最大的特點是底盤調教,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法系車慣有的通病——設計缺乏特色,不能適應中國市場需求。
事實上,東雪銷量不佳并不僅僅體現在C6一款新上市的車型上面。在東風雪鐵龍所有在售車型中,僅有C4世嘉和C3-XR銷量上漲,今年前11月銷量分別同比增加455.18%和9.05%;其余車型全部出現下滑,下滑最嚴重的是C4L和C5,今年前11月銷量同比下滑分別高達61.34%和78.68%。今年前11月,東雪累計銷量21.65萬輛,不及全年銷量目標33萬輛的三分之二,同比下跌了18.49%。在剛剛過去的11月,東雪單月銷量僅2.03萬輛,同比下跌33.47%。
張洪漢對此表示,“我們現在所作的一切都是提升產品力,做好品牌積淀,針對市場形勢,明年我們會推出新款的SUV車型,在產品力基礎上做好營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