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塊虛擬土地2740萬成交,元宇宙成為炒房投機“新大陸”

元宇宙是整合網絡通信、擴展現實、數字孿生、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擁有完整的經濟邏輯、數據、物體、內容以及IP,是一個永續在線、不斷被刷新的實時數字世界,并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很多人提到元宇宙,普遍感覺是一種虛擬交互的大型游戲,但也有人看到了里面的商機,搶占虛擬資源成為新一輪致富手段。元宇宙的興起竟然帶動了一股炒房熱,讓眾多投機客們發現了一塊新大陸。
11月23日,著名歌手林俊杰在推特上宣布,自己在Decentraland(分布式大陸)平臺上購入三塊虛擬土地,正式涉足元宇宙世界。這三塊地皮,總共花了林俊杰大約12.3萬美元。國外,虛擬世界土地最高紀錄430萬美元(約2730萬元)的成交價,發生在美東時間11月30日The Sandbox平臺上買下一塊地。
有一個資深玩家,他持有的虛擬房產和數字藏品價值在17萬元左右,而此前入場時投入的成本大概在1至2萬元,短短一個月凈賺15萬元。也有一些人在元宇宙平臺做虛擬二手房交易,早期低價囤積100多套房,沒隔多久就可以以數倍的價格出售,每月凈賺好幾萬。
元宇宙上的虛擬房產雖然不能居住,但是具備平臺交易的金融屬性,這和數字貨幣的運行原理十分相似?;趨^塊鏈技術給每塊房產地皮加密有限供應,可以通過租賃或炒作增值后,再高價轉讓獲利。據元宇宙平臺的宣傳,對于虛擬土地,擁有者可以在其中建造任何類型的游戲和資產、舉辦現場活動、組裝 NFT 藝術收藏品,或者只是將它們出租給他人以通過他們的項目獲利。
據Dapprader數據顯示,在11月,如 Decentraland、The Sandbox (沙盒)這樣的平臺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和交易活動,虛擬土地交易量達到2.28 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月份,比上個月增長近700倍,達688%。除此之外,虛擬土地11月的估值相比9月底增加了900倍,達904%,而參與土地交易的獨立交易商達到創紀錄的2.8萬人,比上月增加了145%。
虛擬房產的定價與現實邏輯大不相同,影響因素也很多,虛擬世界買房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這家公司出現技術或經營問題,那么這些“房產”將會隨之消失。因為是虛擬數字產品,不存在真實資產,目前無法受到相關法律保護。
元宇宙自誕生之日起就飽受爭議,它需要像其他新物種那樣,完整地走完“概念層、產品端、產業化”三個階段才算是徹底成熟。新物種從概念層到產品端這個階段往往處于無序的發展狀態,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監管也是滯后的,正是這種灰色時期有利于滋生瘋狂投機潮。
大玩家通過炒風口概念拉抬股價高位套現,中等玩家將概念產品化收取平臺稅,小玩家在平臺上尋找機會投機炒作,一些和元宇宙相關的培訓項目也受到追捧,早期幾乎所有參與者都是逐利的,最終變成了一個擊鼓傳花的金融游戲。就目前來看元宇宙的投機功能被放大,金融屬性不斷加強,是否會重演虛擬貨幣的歷史還未可知。
人民日報是這么點評元宇宙的,元宇宙是鏡花水月、還是觸摸得到的未來,是資本炒作,還是新的賽道,是新瓶裝舊酒,還是科技新突破,下結論前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正如不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還是混合現實,中心詞都是“現實”,也預示著離開了現實的支撐,終究是海市蜃樓,無本之木。
現階段,元宇宙正在利用人性深度開發兩個功能,一個是投資功能,吸引玩家和資本入局,在投機取巧中獲利;另一個是娛樂功能,能夠讓更多用戶在虛擬世界生活、游戲、社交和工作。個人認為,如果任由元宇宙畸形發展下去,不僅擾亂金融市場的穩定,還會容易讓人沉溺于虛擬世界無法自拔,嚴重影響現實生活。元宇宙應該嘗試著與現實結合,尋求技術在產業應用的更多可能性,謹防元宇宙變相成為圈錢的工具,以及助長互聯網經濟脫實向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