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金支付正在消失,但完全放棄紙鈔現在還不是時候
現金支付正在消失,但完全放棄紙鈔現在還不是時候 原創 加美編譯 加美財經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彭博社發表評論,認為雖然疫情助長了現金向數字支付的過渡,但在目前央行數字貨幣沒有就位的情況下,現金仍有存在的價值,因為貨幣突然被電子化和私有化,消費者可能會失去政府的保護。
現金的消失即將來臨。不過,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希望末日不會來得太快。
讓這種流行的支付方式消失的并不是疫情。疫情所做的一切只是加速了一種已經存在于我們之中的趨勢。當史蒂夫·喬布斯在2007年推出第一部iPhone時,他開始扼殺對紙幣的需求。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冰箱和我們在元宇宙中的數字化身將把現金之王的棺材釘死。
疫情將全球5萬億美元的零售銷售額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由于這些價值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以現金交易的(歐元區為47%),認為央行發行的貨幣是購買日常用品必備之物的想法受到了沖擊。在預防性囤積現金的最初沖擊之后,對流動性的限制以及擔心在處理紙幣時感染細菌迫使人們改變習慣。
在政府發放代金券以刺激消費的地區(比如香港),數百萬消費者和數以千計的商家成為在線支付系統的新用戶,只是為了利用這些贈品。許多人可能會繼續使用這些新方式來結算賬單。
但這些變化對整個領域有多重要的影響呢?中國和印度不同的貨幣使用情況,為衡量暫時沖擊和穩定的技術變革誰更重要提供了天然的實驗。
在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一夜之間取消了86%的現行法定貨幣,該國現金使用一落千丈,這是一項拙劣經濟實驗的一部分。那是五年前的事了。如今,數字支付正在蓬勃發展,但現金再次占經濟中流通的廣義貨幣的14%,與廢除紙幣運動之前一樣。
在中國,由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日益普及,實物貨幣已變得無關緊要,央行對公眾賬戶的欠條只占貨幣總額的4%。
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
技術進步缺乏行為沖擊的戲劇性,但它同樣令人震驚。正如摩根大通的杰里米?巴爾金和內哈?瓦塔斯提醒我們的那樣,就在2010年,將資金從紐約轉移到倫敦的最快方式,是乘坐從肯尼迪國際機場到希思羅機場的航班,并親自將資金送達。
他們的報告標題頗具挑釁性,題為《支付正在吞噬世界》(Payments Are Eating the World)。報告指出,幾個變化同時發生。在中國,超級應用平臺改變了資金的形式;在其他地方,創新者和零工經濟的崛起正在發揮作用。在全球范圍內,有5000萬人正在寫博客、制作短視頻或告訴人們在網上買什么,同時也在網上獲得報酬。
數字錢包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由于另一場技術革命區塊鏈,它們所存儲的東西正在發生變化。金融科技公司Circle與Visa公司合作,讓商業客戶與7000萬商家消費美元幣(USD Coin),這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一種貨幣,其價值與美元掛鉤。
另一個同樣重要的現象是“先買后付”,它將金融(和無現金支付)嵌入到低價值交易中,比如分三次分期購買口紅。
等到我們的15臺物聯網設備中的每一臺都有自己的購物功能,只有當買到合適的東西時,才會使用央行發行的可編程數字現金進行支付。雖然這一切都發生在現實世界中,但到2025年,在另一個現實的元宇宙中,一個全新的消費潮流可能會達到3900億美元的規模。
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支付領域的創新在新興市場是一個更大的現象。上個月,運行在公共設備上、基于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結算了相當于1000億美元的印度國內支付,而五年前這一數字還不到1500萬美元。

Photo by Jeremy Bezanger on Unsplash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僅Alphabet旗下的谷歌就處理了380億美元的即時轉賬業務,目前該公司已經開發了一款售價不到100美元的安卓手機。其想法是將移動互聯網置于印度消費金字塔的底部。
人們仍然渴望現金,尤其是在印度這樣一個高度非正規的經濟體。但它作為一種支付手段的重要性正在下降。2003年,歐元區約35%的現金用于國內交易;2019年,這一數字估計降至20%。30%到一半的紙幣最終流向了海外,其余的則被囤積在了歐元區:對一些投資者來說,零收益的安全主權債務比負收益的政府債券要好。
根據歐洲央行的烏爾里?!べe德賽爾等人最近的一篇研究論文,隨著現金消失在金庫中,而沒有央行數字貨幣來替代它,公眾對存款可兌換為官方貨幣的信任可能更多是“理論構建,而不是日常經驗”。這可能會破壞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
如果所有流通中的錢都是私有化的,由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平臺控制,政府將無法保護消費者不被剝削。這就是為什么即使在一些國家,即使技術已經把現金變成不合時宜的附屬品,也不能讓現金消亡。在央行數字貨幣準備好之前,不能這么干。
原文鏈接: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12-07/we-are-almost-cashless-societies-but-let-s-not-rush-too-quickly-into-the-future
原標題:《現金支付正在消失,但完全放棄紙鈔現在還不是時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