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霧霾預警,PM2.5可引發過敏性皮膚病
從12月16日起至21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發生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氣。PM2.5不僅侵襲著人們的呼吸系統,對皮膚也造成傷害。很多過敏性皮膚病患者發現,皮膚過敏的老毛病又加重了。人們不禁要問,過敏性的皮膚病越來越多,與霧霾等環境污染是否有相關性?

自1992年開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徐金華就開始了過敏性皮膚病的研究,1993年與呼吸科合作開展過敏性皮膚病過敏原檢測與過敏原脫敏免疫治療,并開展慢性蕁麻疹的專科門診。在霧霾肆虐的當下,徐金華又把目光聚焦于環境污染與皮膚病的相關性研究上。
“過敏性皮膚病越來越多,一方面是內因,與個人的過敏體質有關,一方面是外因,與食物、花粉、塵螨以及環境污染有關。”徐金華說,特應性皮炎是一個在皮膚科非常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特點就是皮膚瘙癢、慢性、復發性同時伴有其他系統過敏性疾病。特應性皮炎在工業化發達國家發病率比不發達國家要高,城市的發病率要比農村地區發病率高。歐美國家發病率較高,在美國超過20%的兒童受累,并且發病率還在逐年升高。
中國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華山醫院皮膚科曾經在2009年到2010年在上海的北新涇社區做過流行病學大樣本調查,結果顯示將近1萬個人群中特應性皮炎的發病率超過1%。特應性皮炎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在5歲以前發病,因此又在上海的九個社區做了3到7歲兒童的特應性皮炎發病率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發病率在8%左右。“我們發現,越發達的地區發病率越高,市中心的發病率最高,城鄉接合部其次,郊區最低,這可能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調查還發現,住在新裝修、有新家具的居室里的孕婦,其小孩出生后易患過敏性皮膚病,這也與裝修污染有關。”
目前他的團隊正開展氣象因素與皮膚病的相關性研究,其中就包括霧霾與皮膚病的關系。“我們調查最近幾年氣象因素(包括霧霾、季節更替等)與皮膚病發病的變化,正在進行統計學的研究。初步研究發現,霧霾中的PM2.5可引發過敏性皮膚病,體外研究發現,PM2.5的濃度越高,皮膚細胞死亡率會增加。”
作為一種慢性病,特應性皮炎反復發作,難以根治,需要患兒和家長的積極治療和正確的護理。近日,華山醫院和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合作中心合作,建立皮膚病健康教育基地,同時也掛靠在上海健康教育所,通過健康教育大講堂,對特應性皮炎的患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
徐金華說,“過度治療,放棄治療的態度都是不正確的。雖然是一個慢性病,但是它可以緩解,治療一定要有信心。同時,特應性皮炎很難根治,一旦具備發病的條件和因素,以后還是可能會發病的。所以,一定要耐心治療,疾病緩解、控制以后要鞏固治療。如何使疾病不復發或者少復發,皮膚的日常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