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荊楚網:江蘇泗陽開放縣政府食堂,不能成為一種短命的政治秀

昨天中午11時30分,江蘇省泗陽縣政府食堂準時開飯,來自史集街道的王維奇、陳業瑞、劉傳航等3名農民工各自端著盤子,跟縣里的機關干部們一起排隊打飯,然后與干部們坐在一起用餐。這個機關食堂價格實惠,午餐9元就能吃飽吃好,而且對社會無門檻開放,大大方便了附近的民工和居民。(12月13日《現代快報》)
眾所周知,深藏于政府大院內的機關食堂,透露著威嚴和神秘,也滋生出公務員能吃到低價飯、揩財政油的隱性福利。泗陽縣政府食堂對外開放,附近居民和民工可以隨時買卡打飯,這是泗陽縣打造“親民政府”的一個措施,也是勇于敞開胸懷、接受監督的體現,值得我們點贊。
開放政府食堂,能讓周邊民眾享受“官飯”的普惠,增強了食堂的服務功能,同時還釋放出樂于接受民眾監督的善意,可以一舉多得。不過,在筆者看來,它不能僅僅是一種姿態,或者成為一種短命的政治秀,而應當長期堅持下來。要知道,開放的政府食堂不僅是一個“食堂”,還可以成為一個官員了解民生的平臺,還可以成為政府官員了解政策落實、民眾訴求的平臺。試想,倘若雖然政府食堂對外放開了,但食堂實行錯時開飯制,分區就餐,就餐的官民涇渭分明,其善意和效能必然大打折扣。
公眾當然樂見更多的政府能開放食堂,然而,真正能敞開胸懷的政府機關并不多。從可查的新聞看,昆明市和成都市都曾或現在還延續著政府食堂對外開放。沒有強制性行政命令,是否開放政府食堂,完全取決于當地政府的自信力和意愿。由于享受著財政的補貼,以及在房租、稅費、餐管人員等方面又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政府機關食堂被披上了神秘外衣。特權意識和神秘色彩讓政府機關食堂衍生出各種傳說,無形中成為一道間隔官民關系的籬笆。
睿智的政府應當著眼于重塑親民形象,開放政府機關食堂。拆掉政府機關食堂橫亙在民眾之間的籬笆,讓機關食堂脫去神秘外衣,讓公眾可隨時監督公務員的“餐廳”,有助于增強互信。其實,不僅是政府機關的食堂,政府機關內部的停車位、體育設施、廁所、閱覽室等設施,霸占了公共資源,也應當向社區居民開放,讓封閉的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服務更多的人。
一言以蔽之,包括食堂在內的政府內部設施、設備可以向社會開綠燈,也應當成為一種常態。畢竟,生活上的零距離可以帶動心理上的零距離,可以推動官民關系的融洽。政府開放食堂是好事,但我們期待著更多的政府設施設備對外開放,期待著政府食堂對外開放一不再成新聞。
(原標題為《黃齊超:政府食堂開放何時不再成新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