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40歲前女性要警惕,3類情況說明你可能“卵巢早衰”了
原創 知妹 騰訊醫典她知

最近,小麗過得不怎么舒服:
“大姨媽”一直沒來,心煩氣躁,潮熱、動不動就一身汗……
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小麗:
你這種情況,是卵巢早衰了。
這是怎么回事?
今天,知妹就請來婦產科醫生,講講“卵巢早衰”是怎么回事?怎么判斷自己是不是“卵巢早衰”了,以及要怎么辦。


如果你的年齡還不到40歲,但卵巢功能已經開始減退,在臨床上可能屬于“早發型卵巢功能不全”(POI)。
這時候,如果你沒有發現,或者干脆放任不管,就可能發展成卵巢早衰(POF)[1]。
卵巢早衰不可逆,只有早發現,才能早控制。
目前沒有任何辦法能讓“衰老”的卵巢重新恢復年輕,我們只能盡早發現卵巢早衰的信號,并且通過積極治療改善癥狀,并維持至絕經。
而且,卵巢早衰≧“提前變老”,這種“早來的絕經”對女性的危害極大。
正常女性絕經年齡基本是50歲左右,但如果提前絕經,比如從35歲開始早衰,就是提前“承受”了15年的圍絕經綜合征套餐。
激素的長期缺乏也會提高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腫瘤的發病風險,對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另外卵巢早衰的女性,很可能自身有內分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橋本氏甲狀腺炎、腎上腺功能不全等[2],這些病如果拖著不管,對身體也是額外的負擔。
總之,“卵巢早衰”是一種病,絕對不是“老得早”而已,一定要重視!

怎么發現自己可能有卵巢早衰的情況呢?

早衰的卵巢,功能不會像正常衰老那樣逐步衰退,而是“跳崖式”的下跌:
首先,你可能會發現月經“亂了”。比如經量變少、經期不規律了(月經周期變短或者變長),甚至稀發,干脆好幾個月都不來[1]。
接著,你可能會經常全身潮熱發汗、情緒陰晴不定、睡眠輾轉反側;陰道干澀疼痛、“性”福指數直線下降等等。
其實,上面這些情況一般都應該在快絕經時才出現,大部分都是因為體內雌激素下降導致的,代表著圍絕經綜合征(俗稱“更年期”)到來。

還有一些小姐妹,備孕了很久也沒有好消息,可能也是因為早衰的卵巢在鬧“罷工”。
所以,只要你的年齡還沒有到40歲,卻經常出現以上這些情況之一,那可一定要重視起來!


如果你有下面7種情況之一,要格外警惕卵巢早衰的到來:
1. 有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
2. 經常熬夜,睡眠不足;
3. 精神壓力大,情緒多變;
4. 接觸有害元素、污染物、放射性物質;
5. 家族中有卵巢早衰病史;
6. 曾經有過和卵巢相關的手術、放療、化療、多次人工流產史;
7. 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免疫性疾病或腮腺炎病毒、巨細胞病毒和肺結核等感染性疾病[3]。


如果出現了上述3類問題,或者有之前提到的7種情況之一,懷疑自己可能卵巢早衰,請及時到婦產科就診。
一般,醫生會建議你進行抗繆勒氏管激素(AMH)、血卵泡刺激素(FSH)的檢測。
這兩項檢查都是抽血就能完成。
AMH在月經任何時期都可以檢查。FSH需要在月經來潮第2-4天或閉經時,至少檢查兩次,每次間隔4周。
如果存在卵巢早衰的情況,AMH指標降到1ng/ml以下,FSH數值多在40U/L以上。
醫生會結合雌激素降低及其相關癥狀,年齡(是否小于40歲),月經情況(月經不規律,或者已經閉經4個月以上),判定你是否屬于卵巢早衰[4]。


如果確診了卵巢早衰,也要積極配合醫生接受治療。
卵巢“罷工”后,雌激素就會成為身體的“緊俏物資”,醫生會在排除相關禁忌后,考慮使用激素替代治療。
短時間內,激素的補充能夠緩解低雌激素癥狀、防止內膜萎縮。對有懷孕需求的小姐妹,也能幫助她們為受孕做好準備;
長期來看,補充激素也能夠降低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當然,為了進一步預防骨質疏松,還可補充相應的維生素D和鈣劑;
如果還想懷孕要孩子,可以和醫生商量采取促排卵的方案,結合輔助生殖技術完成懷孕。
如果卵巢早衰是疾病造成的,那么也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最后,如果你想要避免和預防卵巢早衰,可以從下列5個方面做起:
上下滑動查看↑↓
1. 戒煙,最好一根也不要抽,尤其是說服身邊的人也最好戒煙,避免被動吸煙和吸入二手、三手煙。
2. 戒酒。沒有“適量”飲酒的界限,最好能做到滴酒不沾。實在做不到的話,要有節制。
3. 注重均衡飲食,多蔬菜水果高蛋白,咖啡和茶可以適當喝,但不要喝太多,更不能當水喝。
4. 自我調節,釋放壓力,保持樂觀的心情[3]。
5. 定期體檢,每年可進行甲狀腺功能、性激素、常規婦科檢查等檢查。
審稿專家
馮翠平 | 中日友好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陳子江,田秦杰,喬杰,劉嘉茵,楊冬梓,黃荷鳳,梁曉燕,秦瑩瑩,伍瓊芳,楊曉葵,肖紅梅,陳士嶺,姚元慶,徐叢劍,曹云霞,張以文,莊廣倫,陳貴安,林金芳,李尚為,朱桂金,章曉梅,華克勤,阮祥燕,吳潔,郁琦,孫赟.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7,52(09):577-581.
[2]鄭建華,安媛.卵巢早衰的病因與高危因素[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06):478-480.
[3]王世宣,張金金.卵巢衰老的機制與預防研究進展[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57(02):16-22+39.
[4]陳蓓麗,曹云霞.卵巢早衰的診斷和處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5,31(08):703-706.
內容制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