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

一個優秀園區的交通問題:責任在市場還是規劃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周江評
2016-12-05 08:35
来源:澎湃新聞
市政廳 >
字号

近年來,中國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便是城市交通。在中國的特大城市當中,北京出臺了多次意見,嚴格控制該市私人小汽車的數量增長和使用強度;而上海部分借鑒了新加坡經驗,實行本地私人小汽車牌照拍賣,限制了該市牌照的私人小汽車的增長速度。連人口相對少的內地城市貴陽,也有不少汽車限行措施。其它城市對私人小汽車的管控,則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按說,那么多管控,應該有些效果。但各種調查并不支持這樣的想象。IBM公司通過其全球合作伙伴,搞過全球城市通勤痛苦指數。北京一度和墨西哥城并列登上這個指數排名的榜首,這讓多年積極應對交通問題的當地官員顏面盡失。深圳、上海過去幾年里,也多次進入前二十名。一些中國人來到韓國首爾、日本東京,看到鄰國的城市,也是地少人多,對私人小汽車卻并未實施牌照拍賣、道路限行、按照尾號上路等限制,但交通卻比中國城市順暢得多,心里就更加納悶。于是,大家忍不住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城市交通究竟怎么了?

對這個問題,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筆者想通過自己研究了好幾年的一個案例,給出一些想法和建議。為了不給幫助筆者搜集數據、資料的朋友和一線官員添麻煩,以下姑且把一些具體名字隱去。

這個案例基于我國東部某國家級工業園區(J)。園區J的規劃、開發和建設,得到了我國和某外國(S)中央政府的大力指導和支持。因此,該園區早先便提出了各種人們能想到的先進理念和目標,如人居環境品質、鄰里中心、職住平衡、綠色出行、綜合配套等。客觀地說,園區綜合績效非常突出。一個表現就是,該園區的各種經濟指標,如入駐全球知名企業數量、生產總值等,在全國同類園區當中常常名列前茅。而園區的一些新嘗試,如鄰里中心,也一度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者。

但這個全新建設的園區,交通問題近年來比較突出,例如私家車停車、通勤擁堵、電動車管理等,其嚴重性不亞于其該市的老城區。當地官員和外地學者對此有些郁悶。如果說,老城區的問題嚴重,是因為在汽車文明之前就大局已定,各項基礎設施欠賬太多,那么園區J則不應存在問題。

筆者大約從2011年開始,介入園區J交通問題的研究,多次到園區J考察、體驗,也和當地官員、居民以及學者有不少接觸和交流,直接間接搜集了不少資料。以下想法和建議,就是基于以上資料以及分析的結果。

總體結論是,從規劃理念、目標、方案本身的技術水平來看,園區J堪稱一流。但規劃的執行和應變,因為種種原因,并未能落實相關理念,真正追求相應目標。不受管控的市場,可能是該園區交通問題的一種根源所在,甚至為后期上述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極大挑戰。具體解釋如下。

一流的規劃和支持。因得到兩國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園區J的規劃團隊由兩國技術精英團隊聯合組成。S國的技術團隊,因在其本國與國外均規劃建設出高品質樣板園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而中方團隊,則熟悉地方情況和辦事規則,能為聯合技術團隊的想法落地,提供有力支撐。為了減少規劃、建設和管理難度,中方通過拆遷、搬遷、三通一平等等,幾乎拿出了一大塊完整的空(熟)地,給聯合技術團隊,對園區J進行通盤規劃、建設和管理。放眼全國乃至全球,對大多數園區,高層政府介入、精心安排、精英技術團隊等條件,幾乎不可能全部具備。理論上,園區J有成為同類園區中全球最佳(包括人居環境品質和交通通暢水平等)的多重基礎。

二流的規劃落實和應變。園區J早期的規劃落實,應該說還是到位的。但它的規劃、建設、管理、營銷、招商等,很快被其他臨近園區模仿;一部分規劃、建設和管理人才甚至直接跳槽到其他園區,很多鮮活有效的經驗和人脈被帶走,“刺刀見紅“的園區間競爭開始。

另外,越來越多的生產性投資方慕名而來,想在園區J投資辦廠。在既有規劃基礎上,園區J的用地供需,特別是工業用地供需,頓時面臨很大壓力。

對于以上問題怎么管控,中方與外方出現了矛盾。結果以S國在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后撤出大部分投資,退出園區J的日常管理而告終。也許是亞洲金融風暴后吸引外資變得困難,也許是想盡快實現各種經濟指標,也許是S方退出后中方一方獨大,在2000年以后,園區J的工業土地、公共設施用地和綠化等,漸漸偏離了原有規劃。

以工業用地為例。最初園區J規劃了34%的土地,但到2007年,園區43%的土地是工業用地。這多出來的9%的用地,多是壓縮了原規劃中的公共設施用地、綠化。而住宅用地的比例得到保留,仍是24%。這樣,僅從理論上看,職住分離、公共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就已然凸顯。

首先,假定人均勞動效率和人均工業用地效率沒有迅速提高(實際上短期也不可能),更多的工業用地,表明園區J成功吸引或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

其次,住宅用地比例不變,如果要讓新增就業者就近居住或有機會就近居住,那么園區J要顯著提高住宅密度或單位住宅單元住客數量。但是,對園區J這樣的新園區,市場和政府似乎不歡迎這樣做——園區J一開始就以國際范、高品質的品牌形象取勝。

其三,公共設施用地、綠地比例減少,很多為園區居民或上班族服務的設施,如圖書館、醫院、公共停車場、公園、廣場、酒店和學校等,就只能壓縮地盤或提高空間使用效率。

市場的“勝利”。園區J2000年后實際發生了什么呢?一是其就業、居住都有所增長,但就業的增長遠遠快過能與其匹配的居住單位的增長。園區的新房多是迎合中高端買主或租戶的——園區J的新房或出租房的平均價格,早在2005年左右就已是其所在母城最貴的。但平均收入偏低的產業工人,卻是園區就業者里比例最高的。除非啃老,否則靠自身經濟實力,他們很難買得起或租得起園區的房子。

二是園區J的公共設施配套,在部分封閉住區也許還行,但整體確實沒有跟上。對比母城的9%公共設施用地,園區J只有可憐的4%。更讓人頭疼的是,園區的新房因戶型、品質、小環境和升值潛力,吸引了很多外來投資客。他們買下房子,要么空置等著升值,要么租給中高端的租客——這些租客往往也是有車一族。園區的一般產業工人,少數幸運的,分配有工廠宿舍;住不慣或成家不能再住工廠宿舍的,就只能跑到園區外,才能找到性價比合適、公共設施配套相對齊全的房。園區內外的白領上班族,如果就近在園區買房,順便也就把車買了。畢竟,園區的中高端樓盤內外,相比母城,停車位還是充足的。買了車的人,除了上下班出行、周末旅游多一個選擇,去到更遠、更好、更全的公共設施也會更方便。

交通問題的癥狀。很大程度上,因二流的規劃落實、應變和市場的“勝利“,園區J的交通問題出現了不少癥狀。一是局部停車設施不足。例如,園區J的中心政務區,用地布局、建筑形式上,已像極美國郊區迎合小汽車的辦公園區,但停車設施卻因預判不足,相對捉襟見肘,周邊很多公共路面也用來停車,擠占了自行車、步行者的空間。

二是職住分離嚴重和隨之而來的交通(通勤)擁擠、電動車問題等。根據筆者找到的資料,2006年,園區J所在母城全部就業者的平均通勤距離是5公里,但園區J的就業者是7.2公里,一線產業工人是12.8公里。園區J的就業者,特別是一線產業工人,相比母城就業者,職住分離非常嚴重。為克服分離,機動化出行幾乎是必然。2010年的數據表明,園區J的就業者,85%左右采取自駕、公交、單位大巴、電動車和摩托車上下班。其中自駕、電動車高達26%、41%,顯著高于母城的20%、28%。最近幾年,園區通了軌道交通。但據筆者觀察,它只能吸引很小一部分上班、居住都在沿線的居民。那些不在沿線的居民,交通出行方式改變不大。

三是園區公共設施綜合配套不足帶來的長距離非通勤出行問題。除了職住分離,園區職工、住戶和訪客的公共設施需求及其供給,也存在很大的分離問題。實際上,園區J的管理部門也對此意識到了。最近幾年,他們已在找人制定園區核心區的用地調整規劃。

總之,園區J從一張白紙、一流規劃開始,到近年被諸多交通、職住分離等問題困擾,并未落實和應變的規劃、不受約束的市場,都有責任。那么,從園區J的經驗,能吸取哪些教訓呢?筆者感覺有幾點。

第一是三分規劃,七分管理(應變)。好的規劃方案,只是提供一種未來的可能。這種可能要變為現實,需要與時俱進地調整,即因勢利導,因時(地)制宜。例如,園區J2000年之后的工業用地比例提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其他配套的土地,尤其住宅、公共設施規劃,不及時跟上,就有問題了。可喜的是,最近幾年園區J似乎已意識到這一點。希望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第二是市場跟蹤和管控。市場是由地產開發商、房東、租客、買房客、投資者、生產者等具體參與者構成的。通常,這些參與者追求的是短期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他們對交通、職住分離等問題的認識和考慮,總體不會像公共部門(政府)那樣全面和長遠。

例如,地產開發商開發大戶型,是因為覺得市場有需求,房子好賣。在其樓盤之內,只要個體買家愿意支付,開發商也會盡可能滿足住戶的停車需求。但對于住戶的小汽車依賴、大戶型給低收入居民的職住分離,以及相應的交通(通勤)擁堵、電動車使用等等問題,開發商并沒有義務考慮,也不會考慮。這些問題是公共部門需要考慮的。

好的規劃和政策,也許不能馬上解決這些問題,但至少不能對此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要提供緩解問題的可能性,或資源儲備上的彈性。以園區J為例,它如果一開始就有計劃保留一些空地,那么,在發現園區住房迎合中高端住戶、職住分離惡化等問題時,就可以建一些只租不賣的公房,來對此進行緩解。再如,既然園區J建設了軌道交通,也一定要想法設法、盡快把它的運量和潛力用足。目前看,園區J軌道交通沿線的職住平衡、公共設施的綜合配套,仍然沒有得到重視,沒有被做起來。

第三是數據、報告、資料等的采集和公開。筆者之所以能得到對園區J的很多認識,離不開大量本地化的數據、報告和資料。這些多虧了當地朋友和官員相助。他們之所以愿意伸出援手,多因筆者或朋友的私人關系。換一個不認識的人,當地相關人士也許就不一定能幫助了。

但筆者堅信,如果包括園區J在內的相關數據、報告和資料,能更好地分享,更多的人會產生更好的認識。有了這些認識,人們對中國城市交通問題的判斷、應對才會更加準確和有力。

歸根結底,城市交通問題的準確判斷和應對,無法通過拍腦袋得到,而必須基于對已有數據、報告和資料的有效分析和討論。已有數據、報告和資料的公開,則是相關分析和討論的前提。否則,就始終是一群人在天馬行空地瞎聊而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8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加载中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百家乐论坛博彩拉| 关于百家乐切入点| 万豪国际娱乐网| 新濠国际娱乐| 澳门百家乐新濠天地| 澳门百家乐官网官网网站| 品尊国际娱乐| 大发888优惠代码 官网| KTV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王子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德州扑克 术语| 喜力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彩票| 在线棋牌游戏| bet365v网卡| 百家乐怎样算大小| 缅甸百家乐官网赌城| 金盛娱乐| 大发888注册送28| 威尼斯人娱乐城骗子| 金沙城百家乐大赛规则| 真人百家乐官网蓝盾| 百家乐官网规则博彩正网| 娱乐城源码| 博彩百家乐在线| 至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关台| 网络百家乐官网赌博赢钱| 青岛棋牌室| 试玩百家乐帐| 百家乐一柱擎天| 百家乐注册开户送现金| 百家乐官网首页红利| 澳门百家乐官网实战视频| 百家乐官网起步多少| 皇冠在线娱乐| 澳门线上赌场| 大发888备用地址|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网址| 威尼斯人娱乐场 新葡京| 威尼斯人娱乐城赌博| 全讯网334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