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12歲女孩每晚借電話亭學習,環衛工父母婉拒商家幫助
暮色漸濃,浙江嘉興市中醫院西邊的一個電話亭里燈光亮起。
每天的這個時候,一個圓臉、長頭發的女孩子會出現在電話亭內,看書、做作業。
她叫陳曉華,12歲,父母是四川資陽人,現在都在嘉興當環衛工,下班很晚。曉華用這個位于父母清掃路段的電話亭當“書房”,已經5年了。
“讀書才會有出息,但讓女兒一個人呆在出租屋里我們不放心,所以只能讓孩子在電話亭里復習——現在大家都有手機,電話亭一般沒人進來。”11月9日,陳曉華的父親陳富康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當地有2家培訓機構知道女兒的事后愿意為她提供晚自習場所,“但我怕麻煩人家,跟老婆商量后謝絕了。”

撿來椅子當書桌,沙發坐墊當凳子
陳富康和妻子李代蘭今年都是48歲,都只有小學文化,陳富康來嘉興已有23年,李代蘭來了十多年。兩人五年前開始當環衛工人,負責一公里多中山東路路面的保潔。從那時起,
嘉興市中醫院西邊那個半封閉的電話亭成了曉華的臨時“書房”。
冬天天黑得早,路燈和電話亭的燈下午5點半就亮了。陳富康會從不遠處的嘉興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門衛室搬來一張破舊椅子和一個沙發坐墊放進電話亭——是他撿來的,白天寄放在門衛室。
收拾停當,在門衛室看書的曉華走過來,把椅子當書桌、坐墊當凳子,開始看書、做作業。
“她媽媽早上6點到10點掃馬路,下午4點半到晚上9點在快餐店兼職。我的上班時間是中午12點到下午4點、下午6點到晚上10點。我們的出租房邊上有條河,以前有小孩掉下去過,我們不放心讓女兒放學后一個人在家里。”陳富康說,孩子在電話亭看書受了不少苦,特別是夏天,沒有電扇、又在光源下,熱得汗流浹背,“手臂、大腿被蚊子叮得一塊塊的,灰一塊黑一塊,都是抓破以后結的疤。”
為鼓勵女兒花掉半個月伙食費
陳富康說,他們還有個兒子,他剛出來打工時還不到4歲。為賺錢供兒子讀書,老婆在他小學三年級時也外出打工。好在兒子爭氣,考上重點高中、醫科大學,如今是外科醫生,“希望女兒能像哥哥那樣。她好幾次幫我掃地,我都把她趕走了,讓她好好看書。”
不過,女兒的成績不能讓陳富康滿意,他將原因歸咎于自己,認為是老婆懷孕時營養沒跟上的緣故。因為女兒體質不是很好,經常打針吃藥,他們一直把女兒帶在身邊。
“前幾天她數學考試及格了,我很開心,花235元給她買了雙皮鞋,我和她媽平時的衣服、鞋子沒有超過50元的。”陳富康說,他和老婆的月收入加起來四千來元,每月租房要300多元,伙食開銷在500元左右,“錢攢起來給孩子讀書。”

“孩子吃吃苦,也是人生的財富”
“陳師傅人很好,老幫我打掃院子、搬東西。還有一次,一個老人過馬路時心臟病發作摔倒了,他馬上跑去找家人,救回一條命。”
嘉興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保潔阿姨李文英告訴澎湃新聞,“我幾次說讓曉華在門衛室看書好了,總比電話亭里強,他說這里給他熱飯已經過意不去了,孩子再看書,怕給我們添麻煩。而且,孩子吃吃苦,也是人生的財富。”
11月7日,當地電視臺播出了“電話亭女孩”的故事。次日,當地兩家英語培訓機構與陳富康聯系,表示愿意給曉華提供晚自習場所和免費英語輔導。
“其實,兒子工作后就勸我們別掃地了,他會承擔妹妹的學費,但我們還能做幾年。這兩天,有很多好心人給女兒送衣服、買吃的,我們很感謝。我也感謝那兩家培訓機構,但畢竟人家是要做生意的,曉華過去,怕她不懂事打擾其他人學習;而且,讓別人免費教我也過意不去,所以謝絕了。”陳富康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