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遼寧一受保護動物海雕斷喙,志愿者希望誘捕救治未獲支持

11月2日,多名護鳥志愿者告訴澎湃新聞,他們10月31日中午巡山時,在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一只斷喙的白尾海雕,“它當時在吃東西,可能是餓的厲害了,也不怎么怕人”。
志愿者們希望誘捕白尾海雕送去救治,但未獲得保護區管理局支持。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顯示,白尾海雕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區管理局蛇島管理科科長畢恒濤告訴澎湃新聞,是否實施誘捕還需考慮該過程中對雕或實施誘捕人員造成傷害的可能性,“救助也不能違法,所有決定都必須在法律范圍內”。


志愿者:希望送去專業機構治療
據志愿者們觀察,這只白尾海雕的喙斷了近三分之一,“可能是被捕鳥人的夾子給夾斷了,它吃東西很費勁”。
志愿者們認為,該白尾海雕的健康狀況堪憂,此外,進食困難帶來的饑餓會使其輕易被食物引誘,存在被盜獵者誘捕的危險。
志愿者“鳥網終結者”稱,“盜獵者已經用食物引誘它了,我們發現雕時它吃的就是盜獵者投的兔子,我們在后退尋找隱蔽點觀察雕的過程中,發現了被藏起來的繩網,這種網是獵捕大型猛禽的專業工具”。
用布網對雕進行誘捕,之后將其送去專業機構治療,幫助其鳥喙生長,或安裝人工鳥喙,是志愿者們提出的救治方案。
10月31日下午,志愿者與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希望得到管理局的支持,一同對斷喙的白尾海雕進行誘捕、救治。管理局工作人員來了到現場,但最后沒有成功誘捕。


管理局:誘捕可能會造成傷害
11月4日,該管理局蛇島管理科科長畢恒濤向澎湃新聞表示,管理局比志愿者更早發現這只斷喙白尾海雕,對其的觀察已有二十余天。
畢恒濤稱,“還沒決定是否把它捉回來,目前我們讓它一直處在視線和監控范圍內,加強巡視,對它的精神狀態做一個觀察,二十多天以來發現它一直都不錯,前幾天還拍到了它捕魚的照片,我們也不能過度干預”。
畢恒濤告訴澎湃新聞,是否實施誘捕還需考慮該過程中對雕或實施誘捕人員造成傷害的可能性,“救助也不能違法,所有決定都必須在法律范圍內”。
專家:沒辦法長期在野外生存
11月3日中午,沈陽猛禽救助中心主任王維彥在了解斷喙白尾海雕情況后表示,這只白尾海雕沒辦法長期在野外生存,“應該是沒有希望的”。
王維彥稱,雕的喙斷了近三分之一,“整個鉤都沒了,內部結構應該也有受損,斷喙很難自己治愈生長”。
據王維彥介紹,白尾海雕以海鳥和魚類為食,“這只喙斷了的雕雖然擁有正常的飛行能力和捕獵能力,但抓住食物后沒辦法撕開來吃,目前觀察到它的精神狀態尚可只是表面現象,可能因為這段時間一直有人給它喂食,它能吃大小合適的肉塊”。
王維彥建議,“不能讓它長期在野外,得救回來再想辦法”。他還指出,白尾海雕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特殊情況下獵捕需要向(遼寧)省林業廳申請許可證,“得開申請辦手續,不能隨便抓回來,不過如果情況屬實,也不難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