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魚類福利&印度提高水產養殖動物福利方案-第二屆世界水生生物大會
導語:水產養殖、海洋環境治理、動物福利及可持續糧食系統之間的關聯,比我們想的更直接。
2021年11月15日晚上9:50,第二屆世界水生生物大會如期召開。綠會國際部應邀參加會議。綠會國際部代表認為此次會議將對水產養殖、海洋環境治理以及動物福利以及實現可持續的糧食系統做出貢獻。

會議伊始,水生生物研究所常務理事Sophika Kostyniuk女士對為期四天的大會進行了展望,她希望參會人員可以進行充分的交流,建立聯系。之后她介紹了大會舉辦的重要意義。本屆會議召開于COP-26第一階段會議結束后,可持續的糧食系統無疑會備受關注。她認為,可持續的糧食系統是人們攜手努力的結果,我們需要一種健康且可持續的方式來推進它。隨后,她簡要介紹水生生物研究所關于動物福利實行的基礎調研情況。她認為,動物福利事業進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很多企業并沒有意識到或者執行不到位。她認為動物福利的話題非常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也將推動關于動物福利事業相關對話的進程。她呼吁大家共同做出努力來推進動物福利事業,希望此次與會者能夠充分參與。

隨后她向大家介紹了為組織本屆大會付出很多努力的研究所同事。本屆會議正值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最后十年,旨在提高公眾對水生生物的保護以及了解水生生物福利的重要性。會議也邀請了來自海洋和海洋保護團體、工業和私營部門以及媒體的專家。

會議以來自印度的Karthink Pulugurtha的Fish Welfare Initiative印度常任理事的演講開始,他的主題是提高印度水產養殖動物福利。他的介紹分為四部分:印度水產養殖傳統回顧、印度對動物福利的態度、印度水產養殖的值得注意的地方、有潛力的做法、他們工作模型的介紹以及結論。他認為福利相關話題包括:喂養密度過于擁擠、魚患疾病和寄生蟲以及魚類屠殺。印度對動物福利的態度比較復雜,他從印度政界和民間團體、企業以及農民不同主體的角度進行了介紹。基于此,他總結出了各個主體所需要改進的問題。想要對癥下藥,必須成立相關基金會。隨后他也推薦了許多具體的做法。

最后一位演講人是Stephen Frattini,他報告的主題是“養殖漁業:評估生產者福利及情緒”。Stephen Frattini 是水生動物研究與管理中心的主席以及所有者。他首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一些哲學上的思考。

然后他介紹了目前魚類福利辯論的階段以及人們不會討論到的問題以及將要討論的問題。之后他提出了四點:生產者情緒:以生產者為中心的橋梁與消費者;生產者的行動:對生產周期關鍵評估;生產與福利的和諧;情緒與行動的結合;關鍵性的對話:開放與參與。
隨后他認為要為水產養殖業提供具體案例:我們如何去倡導最好?他認為對于尋找共情需要依靠數據來驅動,要去發現我們未知的東西,同時,要加強對和諧理念的宣教,要討論如何構建講述福利的話語體系。Stephen Frattini的演講充實而精彩,發人深省。

“綠會融媒”是由約50個平臺組成的融媒體矩陣,旨在傳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提升公眾科學素質、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和公共健康危機,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進而推動地球生命共同體建設。
文/Lucy 審/Stan 編/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