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寫作練習|通過隱喻產生意義

配圖 | 《霧中風景》
本文版權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所有,轉載請聯系后臺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園里干活。
蜂鳥停在忍冬花上,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羨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記。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人并不使我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米沃什《禮物》
通過隱喻產生意義
當我判斷作品好壞與否的時候,我不會將小說與紀實類文學作品區別對待。但是,作為《普羅文斯敦藝術》的編輯,我發現虛構作品必須比非虛構作品好上十倍,才能讓我信服,同意將其發表。
小說創作就是要讓讀者相信:小說中的現實比世俗的現實更引人入勝。小說作品已經融入了我們文化的血脈,在意思表達上不斷精益求精,任何改進都能從中找到神奇的回聲。因此,作品中的世界是由事實構成的具體素材和將這些素材黏合在一起的黏合劑共同構建的。像建橋一樣,要構建這些卓越的橫跨工程,的確需要一些工程學原理和技藝。
對于要構建他們宏偉的想象大廈,并且保持其永久矗立的作家來說,隱喻就是他們的黏合劑。藝術創作是多變而神秘的,而藝術家卻是務實的,他們尋找具體的方法以實現他們的目標。
據說,威尼斯藝術家丁托列托因為白天被城市運河水面反射的光晃得眼花繚亂,于是,他在畫室的工作臺上安排釋放煙霧,擺上幾面鏡子和蠟做小說創作就是要讓讀者相信:小說中的現實比世俗的現實更引人入勝。小說作品已經融入了我們文化的血脈,在意思表達上不斷精益求精,任何改進都能從中找到神奇的回聲。他可以旋轉這些鏡子和模型,這樣,他就能從不同角度觀察同樣的物體。這個做法是為了激發靈感,建立事物之間隱喻的聯系。
同樣,作家也努力在文字、形象和思想之間建立聯系。一幅栩栩如生的靜物寫生,如同一篇生動的作品,都是思維活躍的產物。隱喻就像用來裝水的桶,是一個用來實施行為的手段。
如果行為是我們的目標,那么我們必須要問,這個行為的目的是什么?這樣,我們就發現,一篇作品開始于一個真正的問題,這個問題激發作家進行創作。從哪開始寫作并不重要,因為如果你追尋著第一個自動浮現在腦海中的那個問題,你的無意識將帶你找到你的興趣所在。
寫一個問題,問題中圍繞著一個名詞。反復審視這個問題和名詞,就像它們被魔法變成了能夠伸縮自如的東西。擴展這個問題,把它分割、放大、縮小成其他的形狀、現實、真理。想想這一關鍵點如何孕育出你的想象力。
一種奇怪的感覺攪擾得你心神不寧,那是一種無以名狀的渴望。像廚師準備食譜上一系列的菜肴一樣,你可以將問題分解成若干部分。若能從具體和宏觀兩個角度提出問題,一定大有裨益。
例如,摩托車引擎中的一個氣缸有什么功能?生命的意義何在?做好筆記;筆記是抵達你無意識的超級鏈接。想象力能幫助你找到一只梨和一只孔雀之間的隱喻關系,甚至會有一些更有趣的發現。
這個練習能幫助作家構建隱喻聯系。
練 習
選三個能引起你共鳴的關鍵詞。把它們放在各列的頂端,分別寫出大約二十個與各個關鍵詞相聯系的詞。我可能會這么做:
路 時間 鞋 旅程 福佑 蝸居
林間小道 饑餓 靈魂 目標 冰 渴望
在聯想的過程中,你將完全受自己無意識的控制。無意識樂于把你玩弄于股掌之間,還可能把你引到不合邏輯的思路上去。但你應該像忠實的求婚者一樣,鍥而不舍。如果想到的單詞不恰當,就再試一個。
在筆記本上,用橫線把不同列的單詞連起來。這樣,筆記本上會有很多詞群,每個詞群提示三個詞之間的某種聯系。
在我的例子中,我把“旅程”、“饑餓”和“蝸居”分在一個詞群中。這三個詞足以構建一組隱喻,幫助我開始某一個故事的創作。“三”只是一組隱喻因素的參考數,適用于短篇小說寫作。長篇小說可以根據這個比例適當增加隱喻的數量,以達到協調一致。
兩種迥異的事物之間隱喻性的聯系,往往還需要作家具備另一種觀察視角。總之,做隱喻和寫一個結構平衡的句子,就像要在懸置在蹺蹺板兩端的物體之間保持平衡一樣。豐富多變的隱喻能組織作品的思路,它就像能量、質量和光速一樣,也必須具備一個合理的等式所需的精確成分。
好的隱喻能消融“最深處的惶恐不安,這種緊張在形成之時就逐漸消失,就像是朝圣者腳下的萬里征程”。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說:“尤其重要的是善于使用隱喻字,唯獨此中奧妙無法向別人請教;善于使用隱喻字表示有天才,因為要想出一個好隱喻字,須能看出事物的相似之點。”
這個練習使我意識到隱喻的價值,使我忽然間想起三十年前讀到的約翰·阿什貝利的一句話——好的隱喻能消融“最深處的惶恐不安,這種緊張在形成之時就逐漸消失,就像是朝圣者腳下的萬里征程”。
當我們踏上寫作這個征程的時候,我們也成為了朝圣者,而隱喻就是指引我們前行的路標。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推 薦 購 買
相關閱讀
奧爾罕·帕慕克|雪的沉寂——前往卡爾斯
原標題:《寫作練習|通過隱喻產生意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