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靶點新藥:和記黃埔CSF-1R抑制劑獲批臨床
近日,CDE官網顯示,和記黃埔1類化藥HMPL-653膠囊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受理號:CXHL2101451/452),擬用于治療晚期惡性實體瘤及腱鞘巨細胞瘤(TGCT)。

圖片來源:CDE官網
據了解,此次獲臨的HMPL-653膠囊是和記黃埔自主研發的靶向CSF-1R抑制劑。和記黃埔于2020年底上市的1類新藥索凡替尼(surufatinib)同樣可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
全球范圍內,目前全球有5款CSF-1靶向藥物已獲批上市,除和記黃埔外,還來自輝瑞、第一三共、勃林格殷格翰等企業。CTI生物制藥在研的pacritinib已于美國、歐洲遞交了上市申請。TyrogeneX、諾華等在研的產品已進入臨床三期階段。國內藥捷安康進展較快,已到臨床二期,思路迪、和譽生物、寶船生物、石藥集團、海西新藥等企業在研的CSF-1R小分子抑制劑處于臨床一期階段。
全球已上市CSF-1靶向藥物

圖片來源:藥融云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GSF-1R(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即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是最常見的促炎細胞因子之一,與多種炎癥疾病有關。它在骨關節炎、癌癥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展中具有顯著的作用,GSF-1R通常在巨噬細胞表面表達,與配體之一CSF-1結合后可以促進巨噬細胞的生長、分化。
第一三共:Turalio(pexidartinib)
2019年8月,FDA批準了該藥上市,用于治療身體機能嚴重受限且無法通過手術改善病情的癥狀性腱鞘巨細胞瘤成人患者。這是首個獲批用于治療TGCT的療法。
不過該藥藥品標簽上帶有黑框警告,提示醫生和患者服用該藥有致命性肝損傷的風險。據公司財報,Turalio 2021上半年銷售額達19億日元。
輝瑞:axitinib(阿昔替尼),山東新時代5月跟進
輝瑞的阿昔替尼(商品名為:英立達)最早于2012年2月獲批在美國上市,用于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后在全球多個國家獲批,于2015年在中國獲批用于腎細胞癌二線治療。2020年全球銷售額超7億美元。
2021年5月,魯南制藥旗下山東新時代藥業研制的阿昔替尼片獲批上市,該品種為中國境內首家按新4類獲批上市的阿昔替尼。
輝瑞:sunitinib(舒尼替尼),2021有望突破4億
輝瑞的舒尼替尼(商品名:索坦)最早于2006年1月獲批在美國上市,用于治療胃腸道間質瘤和轉移性腎細胞癌,是美國批準治療晚期腎細胞癌的口服藥物中最常見的處方藥。
上市以來,舒尼替尼全球銷售額逐年攀升,2012年達到銷售額高峰,約12.36億美元。近年來該藥銷售出現下滑,2020年已降至819百萬美元。
在國內,舒尼替尼2007年獲批上市,2018年經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價格由438.16元/粒降至155元/粒,2019年再次進入國家醫保,由此得以快速放量。2019年、2020年院內銷售額分別突破2億和3億,根據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情況,2021年總銷售額有望突破4億。
舒尼替尼院內銷售情況

圖片來源:藥融云全國醫院銷售數據庫
據藥融云一致性評價數據庫,目前國內有石藥歐意、豪森、湖南科倫、正大天晴和齊魯制藥遞交了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的上市申請并獲批,其中石藥歐意為該品種首仿。
勃林格殷格翰:nintedanib(尼達尼布)
尼達尼布最早于2014年獲FDA批準用于特發性肺纖維化。后在全球多個國家獲批上市,被批準多個適應癥,包括特異性肺纖維化(IPF)、非小細胞肺癌(NSCLC)、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和進行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PF-ILD)等。
據藥融云統計,該藥于2020年為勃林格殷格翰帶去了超22億美元的收入。而在國內,尼達尼布于2017年9月獲批(商品名:維加特),在醫保談判中,降價64.74%,以92.876元(100mg)的價格進入2020醫保乙類目錄(該目錄2021年3月生效),今年H1院內銷售額同比暴漲32倍,達到1700萬+。
尼達尼布院內銷售情況

圖片來源:藥融云全國醫院銷售數據庫
仿制藥跟進方面,石藥集團率先報產了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并于今年3月獲批上市,成為該藥首仿。江蘇豪森于今年9月申報并獲CDE受理。據中國臨床試驗數據庫,齊魯、湖北生物醫藥、四川科倫已開展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的BE試驗。
和記黃埔:surufatinib(索凡替尼)
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官網公示,和記黃埔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索凡替尼(surufatinib)正式在中國獲批,用于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進展期非功能性、分化良好(G1、G2)的非胰腺來源的神經內分泌瘤(NET)。這是和記黃埔繼2018年首個創新腫瘤藥愛優特(呋喹替尼)獲批后,首個自主研發的創新腫瘤藥物,也是和記黃埔于中國獲批的第2款腫瘤藥物。2021年6月18日,該藥獲批新適應癥,用于治療晚期胰腺神經內分泌瘤(pNETs)。
公開信息顯示,索凡替尼是全球首個且唯一覆蓋所有部位來源的神經內分泌瘤的創新靶向藥,也是全球首個在晚期非胰腺NET人群中獲得確證性治療效果的VEGFR抑制劑。可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1、2、3)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1(FGFR1)來抑制血管生成。與此同時,索凡替尼也可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
在美國,索凡替尼于2020年4月被授予快速通道資格,用于治療胰腺和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并于2019年11月被授予“孤兒藥”資格認證,用于治療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美國新藥上市申請已于2020年12月開始滾動提交,并其后將向歐洲藥品管理局提交歐洲上市許可申請。
—END—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