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農發行“補錄用”兩月后突叫停:江蘇七大學生失業,總行核查
參加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下稱“農發行”)的校園招聘并經歷一系列篩選環節后,一些應屆畢業生意外收到了農發行的補充錄用通知。正等他們滿懷著意外驚喜,與已簽約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準備入職農發行時,卻被“潑了一盆涼水”——農發行突然告知他們:此前的補錄通知被叫停。這讓他們瞬間成為“失業人員”。
9月30日,農發行總行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經核實,這是由于個別分行沒有嚴格按照總行規定辦理補錄事宜,總行暫停了上年招聘的補錄工作。目前,總行監察部門正在核實有關情況,“如果補錄程序合規,對符合招聘條件的相關人員的錄用不會受到影響”。

放棄其他工作后,農發行又說不要了
許雅,今年22歲,家在江蘇徐州,是南京財經大學2016屆應屆畢業生。2015年11月14日,她參加了由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組織的2016年校園招聘統一考試。從2015年10月15日報名開始,經過資格審核、筆試、面試、報批等長達9多月的漫長等待,2016年7月21日她意外收到農發行江蘇省分行的補錄通知。
其實,在接到補錄通知之前,許雅沒有收到農發行方面的任何回復。以為沒有希望的她,在4月份和徐州某集團簽訂了三方協議,準備畢業后到該公司上班。
許雅說,在收到農發行的補錄通知后,她應農發行的要求,解除了與徐州某集團的三方協議,回母校南京財經大學重新申領了三方協議。
在完成體檢、政審等手續后,8月初,她與農發行徐州市分行簽訂了“三方協議”(畢業生就業協議書)。
然而,在經過近2個月的等待后,她卻等來了“失業通知”。“9月底,我接到農發行徐州市分行的電話,約我29日去談談補錄的事,談話中我得知了補錄停止的消息。”許雅告訴澎湃新聞。
據澎湃新聞一一核實,和許雅一樣,江蘇還有6名2015屆或2016屆的大學生畢業生因為農發行叫停了“補錄”,錯過了最佳招聘季節,目前還處于失業狀態。
農發行江蘇省分行人力資源處工作人員隨后證實,確有7人被該分行停止“補錄”。

總行稱是個別分行沒有按照規定辦理
澎湃新聞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我國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2015年10月,該行啟動了2016年校園招聘,招聘對象為2016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包含2015年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但未就業人員。
“現在,2017屆校園秋招已經陸續開始,我們都已經錯過了招聘的黃金時間,現在工作不好找了,面臨著要跟2017屆的大學畢業生競爭的局面。”孔偉近日告訴澎湃新聞,他是安徽工業大學2016屆碩士畢業生,也是7月被農發行補錄的考生。因為參加農發行的補錄,他辭掉了一家知名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工作。
“不能入職就算了,好歹給我一個說法,現在江蘇省分行、總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理由拒絕我們入職,我和家人對此感到非常失望。”孔偉說。

這名工作人員稱,2016年舉行的校園招聘,由總行統一組織,并委托一家中介機構在網上進行的。正常的錄取結束后,因為部分人員放棄了錄用機會,江蘇省支行共補錄了7人。
“我們接到補錄叫停通知后,將這一情況下達到了地市的二級分行,并委托地市二級分行向考生反饋。目前,我們了解到,由于補錄停止,這7名被補錄的考生處于失業狀況。”上述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如果系該行違約,將根據協議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向被補錄人員支付賠償金。

在農發行與應屆畢業生的“三方協議”補充條款中規定,“三方協議”生效后,除該協議第四條約定的解除協議情況外,“甲方和乙方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協議,否則違約方應向權利受損方支付違約金五千元整”。這也意味著,如果農發行違約的話,只需要向對方賠償5000元違約金。
9月29日,澎湃新聞多次試圖撥打農發行總行人力資源部的電話,但均無人接聽。
9月30日,農發行總行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近日,我們從網絡媒體上發現,有人員反映部分畢業生被農發行補錄后不能入職的問題。此事引起農發行總行高度重視,立即進行了核實。“此問題是由于個別分行沒有嚴格按照總行規定辦理補錄事宜”,總行暫停了上年招聘的補錄工作。
該公告稱,為此,農發行總行監察部門正在核實有關情況,“如果補錄程序合規,對符合招聘條件的相關人員的錄用不會受到影響”。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