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上海老半齋整改5天重新營業,每月都有人流失確保服務是難題
9月7日,澎湃新聞刊發《日媒在上海暗訪一餐廳稱問題多多,竟是百年老字號老半齋》,引起上海市民的關注及老半齋店方的重視。9月7日下午起,老半齋暫停營業整改。9月12日,老半齋重新開門,整改后服務態度是否有變化?顧客表示“確有改變”,但同時擔憂這種改進能否長久保持下去。
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當天從老半齋獲悉,全店共有近30名員工,但平均每個月都有3到5人辭職,在不斷招聘新人、培訓新人的過程中,服務品質的保證確實成了難題。

百年老店有鐵桿老顧客
9月12日中午,停業整改后的老半齋重新開門,澎湃新聞記者在店內看到,服務員主動指引食客,服務態度大為改觀。大堂里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客人。55歲的黃阿姨打的來,只為給她90多歲的母親外賣一碗老半齋的刀魚汁面,“我媽媽一直愛吃老半齋的面,最早是我外公帶著她來吃,我外公也愛吃老半齋的菜。如今,我母親年紀太大,不能親自前來,于是我讓女兒替我叫了出租車,我來給媽媽買回家。”
這樣的老顧客并不少見。68歲的張阿姨當天中午趕來預訂定2017年的年夜飯,卻獲悉包房早已預定一空。工作人員告訴她,有客人連續10年把年夜飯定在這里,有的客人甚至在吃完當年年夜飯后直接把下一年的給預定了。對此,張阿姨并不十分驚訝,她告訴記者,2014年春節她也沒定到包房,還是提早到2013年7月就預定的。她的哥哥經常從寶山區趕到老半齋吃飯,吃完了再給家人買外賣帶回。

每個月都有員工流失
雖然對老半齋追隨數十年,但老顧客不禁感嘆現在的服務態度大不如從前了。黃阿姨每次到老半齋,她只信得過“熟面孔”,甚至將隨身攜帶的包交由大堂經理朱翠華看管。黃阿姨說,“老服務員的態度一直是挺不錯的。不過,這些年,店里服務員一直換來換去,沒幾個‘熟面孔’,服務確實大不如前。”
朱翠華今年56歲,按理說應該退休了。從1980年就來老半齋工作的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像她這樣的老員工也就只有兩三個,“以前分配來此工作,大家對崗位尤為珍惜,老員工對企業是有感情的。”朱翠華說,如今,招聘來的服務員上海人和外地人對半開,整個單位近30名員工,每個月都要走3-5人,流動太大,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不足。
9月12日重新營業,保安也在門口客串“迎賓”,幫忙喊著“歡迎光臨”,朱翠華舉例,老半齋曾要招聘“迎賓”人員,但一直沒招到,“原因是,老半齋是正規企業,每個員工的人力成本大約在5000多元,每個服務員相應的保險都是在正常繳納的,員工到手的收入3000元左右,在市面上也沒有競爭力,要留住這些員工確實有難度,員工經常在培訓后不久便辭職,來一個禮拜就走的也有。這個禮拜,大堂快菜(不點菜)區6名服務員里就有2人提出了親屬結婚要請假,只好請求服務員留下來加班。”
朱翠華介紹,在過去5天的整改中,老半齋大堂的燈泡被換成了更明亮的白色燈光,使得用餐區域更亮堂,之前墻壁出現裂縫,在整修中也進行了粉刷修補。在服務方面,跟服務員強調了從客人進店后的服務流程,提醒服務員切記勤收桌子,特別是要保持微笑服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