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市民云資訊】上海市中心這家醫院解封!多地出臺時空伴隨者管理方法!
昨日本土新增40+14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11月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0例:
黑龍江16例,均在黑河市;
河北9例,其中辛集市8例,石家莊市1例;
遼寧3例,均在大連市;
河南3例,均在鄭州市;
四川3例,均在成都市;
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甘肅2例,均在蘭州市;
內蒙古1例,在阿拉善盟;
江西1例,在上饒市。
含3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均在河南)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4例:
河南7例,均在鄭州市;
遼寧2例,均在大連市;
四川2例,均在成都市;
黑龍江1例,在哈爾濱市;
江西1例,在上饒市;
云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上海昨日無本土新增新增境外輸入3例
有網友詢問:奉賢西渡什么情況?
對此,上海發布回應稱:接外省通報區域協查信息,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防控要求開展,對相關人員和環境進行篩查,并落實相應防控措施。

圖源自:上觀新聞
此前暫停門急診的
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普育東路院區
已完成排查工作,結束閉環管理
根據疫情防控相關要求,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普育東路院區(普育東路58號),已完成排查工作,結束閉環管理。自11月5日23:00起,全面恢復各項診療服務。

圖源自:上觀新聞
多地出臺時空伴隨者管理方法
什么是“時空伴隨者”?
是指本人的電話號碼與確診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范圍是800米×800米)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且最近14天任一方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查出的號碼為時空伴隨號碼。
查出時空伴隨號碼后,本人的綠色健康碼就會變成帶有警告性質的“黃色碼”,并被系統標記為“時空伴隨”者。比如,感染者14天內到過某地,而你這14天的軌跡與他有過交集,無論是身體上擦肩而過,還是通訊信號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者”。
多地對于時空伴隨者的
管理方法也不太一樣↓
目前官方并沒有對“時空伴隨者”的統一定義和管理方法。在許多地方發布的信息中,時空伴隨、時空交叉、時空重合都統一作為一個名詞進行解釋,但各地發布的定義內容卻不太統一。
10月28日,湖南長沙市疾控中心官方微信發布的信息提到,在戶外開放空間,同一基站一定距離范圍內有過規定時長(例如10分鐘及以上)軌跡碰撞的手機號碼,定義為可能暴露的時空伴隨。
嘉峪關市衛健委和成都市疾控中心也先后公布了時空伴隨者定義。時空伴隨者是指與確診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范圍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且最近14天任一方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查出的號碼為時空伴隨號碼。比如,感染者14天內到過某地,而你這14天的軌跡與他有過交集,無論是身體上擦肩而過,還是通訊信號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者”。
此外,也有部分地區沒有明確提出時空伴隨者的定義,但在實際管理中已經在執行,例如本輪疫情首先發現病例的西安、防控升級的北京。
10月25日,西安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本輪疫情防控情況:全市累計核酸檢測919.01萬人次,均為陰性。截止到25日8時,西安市管控密接4036人,管控次密接7690人,管控各點位涉及的潛在密接29098人,核查出時空伴隨者7627人并落實管控,所有人員核酸檢測全部陰性。
11月1日,北京市衛健委發布提醒信息,正在京外出差、旅游等未返京人員要做好旅途、就餐等過程中的個人防護,密切關注國內各地區疫情信息,如與目前國內已報告病例的公布行程有時空重合,請立即向社區(村)、單位、賓館報告行程,就地自我隔離不外出,并配合各項管控措施。
對于網傳的新冠疫苗這種奇效
張文宏明確表示↓
最近,關于疫苗的話題再次引起熱議!
話題起源于國外一位腫瘤患者,
他在感染新冠肺炎后,
出人意料地發現康復后腫瘤竟然消退了!
因此有網友稱:“新冠疫苗具有抗癌功效”
這是真的嗎?
張文宏明確表示:不具備!
“新冠疫苗不具備抗癌作用”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11月3日出席“生命健康論壇”。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新冠疫苗不具備抗癌作用。”張文宏說,這種現象是極其偶然的,可能是由于新冠病毒的攻擊誘發了免疫風暴,使得免疫系統一下被激活,血液里的腫瘤細胞因此被清除,但對于實體腫瘤來說這種可能性就更小了。
張文宏表示,腫瘤患者接種新冠疫苗并不能免于腫瘤,但腫瘤患者是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建議及時接種新冠疫苗。“不是因為腫瘤的需要,而是腫瘤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一旦被新冠病毒攻擊,病死率很高。”
張文宏提到,現在的新冠疫苗有一種是核酸疫苗,最早用于做腫瘤疫苗的。“新冠疫苗能不能治療腫瘤?很多信息在空間時間里出現了交叉,讓很多老百姓產生了迷惑,以為腫瘤疫苗和新冠疫苗疊加了。我只能告訴你,現在我們治療新冠的核酸疫苗這一類,最早起源于準備做腫瘤疫苗的,腫瘤疫苗雖然沒有做成功,現在做成新冠疫苗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個技術將來有可能會繼續促進腫瘤疫苗的誕生。”
“免疫系統反應強不代表免疫力強”
為什么有的人打完新冠疫苗反應很大,而有的人就沒有反應?
張文宏表示,這個跟我們疫苗的類型還有我們身體的免疫細胞有關。我們的免疫系統在對待外來的物質時,會產生的一個反應,有強有弱。但是強的并不代表我們產生的最終的免疫力一定強。
疫苗之中的有些成分,如果人體免疫系統曾經碰到過,再一次接觸就會產生劇烈的反應。像這樣的反應跟疫苗是活病毒,還是滅活疫苗,還是其它的疫苗都有關系。
“誰都不知道
自己的免疫力是強還是弱”
免疫力低下的人,是否更容易生病?“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誰都不知道自己的免疫力是強還是弱。”張文宏說,對于免疫力低下很難定義,沒有什么好的指標來衡量。
人們一直有一個誤解,以為年輕人不怎么會得病,其實有些年輕人一旦得病也會有很大的問題。無論是對抗腫瘤還是病毒,都與我們的免疫力有關。這個免疫力除了免疫強度,還有一個精準度,即特異性的免疫是不是足夠強大,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有些人看上去非常健康,第二天突然就離世了,而有些人看上去身體很弱,卻可以活到90歲甚至100歲。
“盡管免疫力無法定義,不過有一點很清楚,充分和均衡的營養可以讓免疫系統更加活躍。”張文宏說,免疫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免疫力也會隨之衰老,在與癌癥的戰爭中,科學家承擔的角色就是幫助解決我們的免疫力能夠繼續維持在比較強大和活躍的水平。
福建莆田新冠患者6次復陽!
專家:“復陽”患者病毒是“死”的
趙康(化名)沒想到,2021年9月15日新冠肺炎確診后,自己會6次復陽,輾轉醫院、康復中心、酒店治療隔離51天至今。如今,新冠肺炎帶給他身體上的痛苦早已消退,令他感到焦慮的,是和復陽的反復斗爭,以及隨時可能從頭再來的隔離期。
為什么會出現“復陽”情況?“復陽”有無傳染性?
■ 2020年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所謂的“復陽”,大多數應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他認為,假如患者產生很強的抗體,一般不會再感染。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曾公開表示,復陽背后有復雜的科學機制,但復陽不具備顯著的臨床意義,在流行病學史里不會引起大面積爆發,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例人傳人,因為病毒是“死”的。
20省超800人感染
截至11月5日19時,新一輪疫情共波及陜西西安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湖南長沙市、株洲市,寧夏吳忠市、銀川市、中衛市,甘肅蘭州市、張掖市、嘉峪關市、天水市、隴南市,北京市,貴州遵義市,湖北天門市,青海海東市、西寧市,河北邢臺市、保定市、石家莊市、辛集市,四川自貢市、成都市,山東日照市,黑龍江黑河市、哈爾濱市,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江西上饒市、九江市,浙江杭州市,重慶市,河南鄭州市、周口市,江蘇常州市、遼寧大連市共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8個市。
自10月17日一對在西安旅游的夫婦報告陽性病例以來,不到20天的時間內,全國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已經超過了800人。
小云再次提醒
疫情尚未結束
大家繼續做好防護
如需查詢核酸檢測點、
核酸檢測結果;
預約接種新冠疫苗等
都可以上隨申辦市民云APP
如需查看
本市24小時核酸檢測點信息
戳此鏈接直達↓

點擊下載“隨申辦市民云”APP
全市新冠疫苗接種點查詢、疫苗接種在線預約和結果查詢、展示行程碼&隨申碼、核酸檢測結果查詢……
還有更多“防疫服務”上“隨申辦市民云”APP等你來體驗!

點擊下載“隨申辦市民云”APP
全市新冠疫苗接種點查詢、疫苗接種在線預約和結果查詢、展示行程碼&隨申碼、核酸檢測結果查詢……
還有更多“防疫服務”上“隨申辦市民云”APP等你來體驗!

點擊下載“隨申辦市民云”APP
全市新冠疫苗接種點查詢、疫苗接種在線預約和結果查詢、展示行程碼&隨申碼、核酸檢測結果查詢……
還有更多“防疫服務”上“隨申辦市民云”APP等你來體驗!
文章內容和配圖來源于|勞動報,新聞坊,新民晚報,weibo@新華社、通信行程卡。轉載和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再出发再创业
- 上海浦东打造全新开放平台
- 广电总局: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 算力、液冷服务器概念震荡走强,同飞股份涨逾12%
- 海洋经济概念走强,巨力索具直线拉升涨停

- 由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的假说,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和粒子的特质
-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自号,取自他被贬后在黄州开荒自耕的经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