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廚房|發酵后的香氣,悄然帶來細無聲的鮮味
無論南北,在中國人的廚房里,多多少少都少不了一瓶醬油的存在。這種以豆類為原料,通過發酵而成的調味品滋味咸鮮,不管是蘸食、涼拌、紅燒還是用來加在湯品中,都能為菜肴增添更多滋味——但你是否想過,醬油和鹽在一起使用時,也可能會出現食鹽過度攝入的問題?

工人在釀造醬油
很多人或許會講,醬油醬油,那是用黃豆、黑豆做的,跟鹽有什么關系?實際上,在醬油的制作過程中,為了抑制雜菌生長、防止豆類在發酵過程中出現異味等情況,加鹽是十分關鍵的一步,而這一步驟也導致了醬油中鹽分含量并不會低,如果你在制作菜品時習慣于在醬油之外,額外加鹽的話,那么你每天的食鹽攝入量很容易就會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人均6g的標準。而六月鮮·輕今年7月發布的《≤12克減鹽白皮書》顯示,中國人平均每日鹽攝入量高達9.3g,已經超過了世衛組織的推薦值了。
如何才能降低自己的每日鹽攝入量?“可以從烹飪方式的改變入手,比如說多使用一些蒸、煮的方法來做菜,”營養師金星在六月鮮“輕中式食堂”活動上分享道,“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家里準備一個控鹽勺,選擇醬油的時候也可以盡量去挑選輕鹽類型的產品,以減少鹽分的攝入。”那么問題來了,作為一種重要的調味品,鹽和醬油在食物的烹飪過程中都承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如何才能在減鹽的過程中實現風味不損失或者風味少損失?以下兩個菜譜,或許會給你帶來一些靈感。
五彩小炒配山藥泥
原料:
山藥2-3根、豬里脊150g、牛奶250g、紅圓椒半個、綠圓椒半個、洋蔥半個、菠蘿小半個、10克輕鹽原汁醬油30g、蛋清1個、淀粉適量

做法:
1、青紅圓椒、洋蔥和菠蘿改刀,切成小丁,備用;
2、將整條豬里脊去筋、切丁,之后將10克輕鹽原汁醬油、淀粉和雞蛋清加入其中,攪拌均勻后腌制30分鐘,備用;
3、山藥去皮切段,之后蒸20分鐘,將其取出,加入牛奶,邊按壓邊攪拌,直到牛奶和山藥混合均勻,成為山藥泥,并將其裝入盤中,備用;
4、平底鍋內放少許油,燒熱后將腌制好的豬里脊放入鍋內,輕炒上色,之后加入切好的菠蘿丁、洋蔥丁和青紅圓椒丁,炒熟后裝盤,搭配山藥泥,即可食用。
Tips:
1、山藥在處理的時候要注意其黏液造成的手滑、手部發癢等情況,如果擔心的話,也可以將山藥換成土豆、紅薯等粗糧;
2、如果你是個重口味的人,那么在初次接觸輕鹽食物時可能會有些不適應,可以考慮適當地在烹飪過程中加入一些香料來調節風味,以更好地幫助自己適應清淡的口味。
雜糧一口牛
原料:
混合雜糧100g、西冷牛排200g、可生吃雞蛋1個、紅洋蔥50g、胡蘿卜50g、蔥花5g、12克輕鹽牡蠣醬油30g、味啉30g

做法:
1、西冷牛排切丁,備用;
2、紅洋蔥、胡蘿卜洗凈后切丁,備用;
3、將可生吃雞蛋敲開,將蛋黃和蛋清分離,只用蛋黃;
4、將12克輕鹽牡蠣醬油和味啉加入小鍋中,中火燒開后倒出部分醬汁,放涼后加入蛋黃,之后將其攪拌均勻,再緩緩倒入鍋中,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不斷攪拌,防止醬汁結塊,加熱到黏稠狀態立刻關火,將鍋子里的醬汁倒出,備用;
5、將混合雜糧洗凈,之后按比例加水,放入電飯鍋中煮熟,備用;
6、取一口平底鍋,放適量油,將西冷牛排丁煎到5成熟,出鍋備用;
7、取一口干凈的鍋,放適量油,將紅洋蔥丁放入鍋中爆香,之后加入牛肉丁、胡蘿卜丁和雜糧,適當翻炒幾下,使風味均勻裹上每一種食材之后,關火裝盤,吃的時候淋上秘制醬汁即可。
Tips:
1、混合雜糧的好處在于既可以提供飽腹感,同時也可以提供與精米飯截然不同的口感。青稞米、燕麥米、黑米、藜麥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2、牛排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熟度亦是如此;
3、單純做一次量的醬汁其實很難成功,你可以考慮一次性做5次用量的醬汁,之后將其放在冰箱里冷藏,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自制醬汁并沒有加防腐劑等產品,因此保質時間不長,最多1個星期就要食用完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