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韓國“張保皋-III”潛艇項目上馬,以抗衡朝鮮水下力量
澎湃新聞記者 楊一帆
字號
據韓聯社8月26日報道,韓國國防部26日稱,計劃研制3000噸級常規潛艇的“張保皋-III”項目已上馬,該潛艇將裝備戰力比巡航導彈更強的彈道導彈。

圖為韓國海軍于2006年6月9日舉行的韓國海軍214級潛艇首艦“孫元一號”的下水儀式。 本文圖片 東方IC 資料
計劃于2020-2024年建造的第一批3艘“張保皋-III”級潛艇將分別搭載6根垂直發射管,有望搭載射程超過500公里的“玄武2-B”彈道導彈。而在2025年以后服役的第二批3艘該級潛艇將分別搭載10根垂直發射管。
韓國海軍十分重視潛艇部隊的建設。截止到2016年7月,韓國海軍共擁有16艘各型潛艇,其中包括9艘德制209型潛艇(1285噸)和5艘德制214型AIP潛艇(1860噸)。根據計劃,到2018年,還將有4艘214型AIP潛艇加入現役。最新的3000噸級潛艇將用于替代上世紀90年代引進的209型潛艇。

當地時間2015年2月1日報道,據韓國海軍1日消息,在海軍第九潛艇戰團基礎上擴編的潛艇司令部當天正式成立。
2015年2月,韓國成立潛艇司令部,主要目的是提升針對朝鮮的反潛能力。朝鮮現有70艘潛艇,在數量上遠超韓國,但大部分(超過70%)都是小型潛艇,作戰能力有限。20艘比較大(1800噸)的“羅密歐”級常規潛艇是朝軍主力,但這些前蘇聯于上世紀50年代設計的潛艇嚴重老化,噪音也大,容易在水下被其他潛艇發現。
但是,韓聯社稱軍事專家們普遍認為,朝鮮謀求的3000噸級潛艇將搭載3根以上的潛射導彈發射管。如果加裝AIP推進系統,并實現潛射導彈和新型潛艇的融合,朝鮮將具備二次核打擊能力,可以有效阻止美國采取先發制人的打擊行動。
鑒于朝鮮的潛射導彈威脅日益嚴峻,韓美兩軍已于去年5月和今年6月召開由韓國海軍作戰司令和美國第七艦隊司令主持的韓美反潛作戰合作委員會會議,集中討論如何提高探測、識別朝鮮潛艇的能力。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