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造鉆石火了,給比特幣什么啟示?
人造鉆石火了,給比特幣什么啟示? 原創 劉遠舉 秦朔朋友圈


· 這是第4186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2k+ ·
· 劉遠舉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全球最大鉆石供應商戴比爾斯,用“鉆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傳”點出了鉆石的裝飾性、財富性,讓一顆碳元素構成的小石頭,成為普世認同的愛情與財富象征。
所謂普世認同,就是一種共識。這與比特幣的價值來源是一樣的。那么,鉆石的價值變遷,對比特幣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鉆石是一種很好的等價物。
首先,它有一定的用途,用于工業。其實,鉆石作為珠寶的用途,以及儲存財富的用途,只能算作共識的結果,而非形成共識的原因。
其次,鉆石需要勞動才能開采出來,這是一種勞動量證明。而且,它以單質狀態存在,這意味著開采難度變化不大,成本變化不大。好萊塢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電影《血鉆》中,非洲軍閥掌控的鉆石礦,完全依靠工人站在河水中,從沙子中篩鉆石。

第三,需要冶煉的東西,價格就會因為技術的發展,而產生極大的變化。鋁以前只有皇宮和達官貴人才有,因為那時候制造鋁的難度遠遠大于黃金。法國拿破侖時代,有一次他請朋友吃飯,給別人用的都是銀質器皿,而他自己用的卻是鋁質器皿,顯示出其富有。發明元素周期表的門捷列夫受到沙皇的獎勵就是一個鋁杯。
現代電解鋁工業生產采用冰晶石-氧化鋁融鹽電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劑,氧化鋁作為溶質,以碳素體作為陽極,鋁液作為陰極,通入強大的直流電后,在950℃-970℃下,在電解槽內的兩極上進行電化學反應,生產出鋁單質,價格便宜。
相比之下,黃金這種以單質形式存在于世的金屬,價格卻仍然昂貴,保持了其一般等級物的地位。
第四,鉆石小巧、便于攜帶,在很多黑市與非法交易中,就可以當作一般等價物。
隨著鉆石被用來當作飾物,這種等價物的共識就非常牢固了。不過,隨著技術進步,這種共識正在逐步消解。
1954年,人造鉆石首次成功合成,當時,一批通用電器公司的研究員在實驗室里制造出一顆鉆石,他們仿造鉆石在自然界形成的環境,給碳加以極度的高溫和高壓。
同樣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另一種制造合成鉆石的方法被研發成功,這種叫化學氣相沉積(CVD)的方法,在很低壓力和相對低的溫度下,將碳從含碳的混合氣體沉積成鉆石基體。人造鉆石擁有金剛石的高硬度等物理特性,于是在電信、激光光學、半導體、航空航天等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不過,最初人工鉆石出現的時候,對于“鉆石共識”幾乎沒有太大的影響。過了幾十年,人工鉆石超過90%都用在了工業領域,這是因為過去的人造鉆石,工藝還不成熟,沒辦法完全去除氮、鐵等雜質,人造鉆石就呈現出深淺不一的黃色,而且成本也比較高,賣得也貴。雖然在工業用途上硬度、熱導率沒有差別,但在色澤、純度等外觀因素上,與天然鉆石相比,完全沒有競爭力。即便要做珠寶,也屬于比較低檔的產品。
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為人工鉆石的品質提升到很高的程度。人造鉆石甚至可以做到雜質更少純度更高,如果沒有特殊儀器的輔助,專業的珠寶鑒定師也無法單憑肉眼分辨出來。
更重要的是,人造鉆石價格優勢明顯,零售價僅為天然鉆石的20%-35%。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毛河光曾用化學氣相沉積法,用一周時間培育了一顆2克拉的人造鉆石,他讓學生拿到GIA(世界三大鉆石評級權威機構之一)估價,鑒定專家居然給出了20萬美元的估價,實際上這顆人造鉆石的成本不到5000美元。

|工匠在毛里求斯的蒂芙尼鉆石工坊中進行鉆石切割及拋光
珠寶商潘多拉近日宣布,將停止銷售開采的天然鉆石,今后只使用實驗室合成鉆石。公司計劃首先在英國推出第一批實驗室造的新鉆石珠寶系列,并在2022年擴大到其他市場。
珠寶商放棄天然鉆石轉而采用人造鉆石這一舉動,潘多拉并不是第一家。全球最大的鉆石生產商戴比爾斯早在2018年就宣布推出合成鉆石品牌LightBox Jewelry。
這些老牌珠寶商為什么要這么做?
歸根到底,是因為天然鉆石與人工鉆石無法分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早在2018年發布的珠寶指南中,就刪除了“天然鉆石”這個概念。
雖然證書體系可以維持天然鉆石的價格,但證書也必須是可驗證的,如果天然鉆石與人工鉆石無法驗證,證書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的意義,行業始終要變。既然如此,何必不早些入場。
有趣的是,出演《血鉆》的萊昂納多自己就投資了一家人造鉆石公司Diamond Foundry,可以生產出Type IIa級別的鉆石。
Type IIa是指不含氮和其他雜質的、成分非常純凈的鉆石,世界上的天然鉆石中,也只有1%到2%是Type IIa級別的純凈鉆石。
如今,不管是國際國內市場上關于人造鉆石的那些宣傳,還是那些市場變化,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市場共識正在變化。
再來看比特幣。
幣圈流傳著一句話:說要取代比特幣的最后都掛了。
這話有其道理。
區塊鏈加密幣,本質是觀念之幣,去中心化共識,是底層的邏輯。比特幣在這一點上有強大的優勢。但是,人們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短期高估,在長期低估。
人們在短期內,對比特幣之外的創新高估了,從而建立起高預期,然后預期破滅,又轉向低估,而正因為如此,又往往會在長期上低估了其他區塊鏈加密幣的長期競爭效應。
比特幣的風險源于比特幣本身的特性。比特幣總共只有2100萬枚,這種限量發行使其從根本上是一種“劣幣”。

所謂劣幣,是指貨幣不斷升值,那么,人們就會傾向于推遲消費,因為同樣一塊錢,推遲消費,未來可以買的東西更多。
比特幣是典型的“劣幣”,比特幣總量有限,只有2100枚,會越來越值錢,于是,人們就傾向于不使用它,它就會逐漸退出流通。所謂比特幣無限細分的功能,并不能解決比特幣的“劣幣”特性。無限細分,單位從1變為0.01,并不能改變一個單位的比特幣在升值的事實。
比特幣的價格,終究需要建立在其交換功能上,當交換的功能受限于“劣幣”的限制時,當功能受限,比特幣的價格能一直維持在高位嗎?
隨著新的虛擬幣在大多數場合都取代比特幣,比特幣只保留在那些極度厭惡監管的場景,比特幣的投機價值也會被限制。這就像人工鉆石在工業領域,甚至在寶石領域對天然鉆石的逐步替代一樣。
而且,雖然比特幣是劣幣,不會通貨膨脹,但虛擬幣卻仍會遵循通貨膨脹的規律。隨著新的虛擬幣的涌現,各種虛擬幣之間,在用途、功能性上都存在競爭。
新的虛擬幣功能會更好,比如,比特幣交易慢,新的虛擬幣交易更快捷。實際上,后來出現的以太坊占整個虛擬幣市場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一方面,這會打擊比特幣的地位,另一方面,虛擬幣市場中的資金將會更加分散。
所以,雖然比特幣是限量發行的,但整個虛擬幣市場卻必然會通貨膨脹。這就像即便天然鉆石產量有限,但人工鉆石的產量卻可以極大增長。最終整個鉆石的供應量增加了,價格出現下跌。
這就會直接影響到所謂“虛擬幣因為通貨緊縮會一直漲”的信念,進而影響、抑制其價格,最終,促進虛擬幣的價值會回歸理性。
如今,比特幣的全球共識已經非常牢固,不太可能重復郁金香那樣的暴跌悲劇,但是,長期來看,共識仍然會改變,而且,這個過程,會遠遠快于人造鉆石的崛起,那么,從高價回歸理性的過程中,無疑是有系統性風險的。
「 圖片 | 視覺中國 」
開白名單:duanyu_H 商務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原標題:《人造鉆石火了,給比特幣什么啟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