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藏獨”為印度慶祝獨立日,印總理卻在隆重接待中國外長王毅
8月15日是印度獨立70周年紀念日,一直寄居印度達蘭薩拉的“藏獨”勢力馬上有了動作。據“藏獨”媒體報道,以“藏人行政中央”頭目為首的“流亡政府”大部分高級官員都參加了一場“官方”為印度慶祝節日、升印度國旗的活動。但報道并未顯示有任何印方官員出席或回應。而就在不久前的8月13日,印度總理莫迪剛剛在新德里總理府隆重招待了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并表態“印方高度重視發展印中關系”。
8月15日,“藏人行政中央內閣”大部分官員早上9點鐘就聚集在辦公樓前,鄭重其事地舉行了“樹立印度國旗官方慶祝儀式”,聲稱是“甘地的追隨者”,祝愿“庇護國”未來更加民主富強。
事實上,每逢重大節日為印度慶祝已成“西藏流亡政府”的固定節目。自從1959年叛逃后,寄居印度多年的達賴早已把自己視為“印度之子”。
2009年11月22日,達賴在印度一次國際會議上說,“我在過去50年來,都是吃印度飯生活,因此我也就成了印度之子”。
2010年1月16日,達賴在公開場合再次說,“我是印度之子,這是無可質疑的……外形上,我是一名藏人,而從精神上,我是一名印度人”。
這些表態是達賴一直以來“印度之子”思想的結果,也正是達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領土問題上“賣國”的根源。早在2007年,在接受印度一家電視臺采訪時,達賴說,“1914年西藏政府和英屬印度都承認了麥克馬洪線,根據當時的條約,阿魯納恰爾邦(注:即中國藏南地區)成為印度的一部分”。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就犀利指出:達賴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為了討好印度,寄人籬下的達賴喇嘛多次違背起碼的史實,宣稱西藏的文化來源于印度,并公開稱自己為“印度之子”。如今,達賴的賣國討好宿主的思路在“藏獨”集團活動中得到了“繼承和體現”。
然而,這種單方“表忠心”并未得到預期回應,甚至還被“嫌棄”過。2009年,“西藏流亡政府”所在的喜馬偕爾邦當時的首席部長(邦政府最高行政長官)杜馬勒就曾公開表示,該邦的“流亡藏人”讓他領導的政府頗為頭痛。
其實印度對達賴集團的態度始終與中印關系發展相關。上世紀50年代,印度政府就為不影響兩國關系,不允許“流亡藏人”從事反華活動。
近年,受當地自然和政治環境限制、難民身份約束、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語言不通等現實原因,“流亡藏人”數十年來大多處于印度社會下層,生存困難,前途無望,在印度定居點還經常與當地人發生沖突。而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藏獨”搞得越來越沒有出路;另一方面,也是中印關系“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結果。
可以預見,雖然短時間內“藏獨”集團蝸居印度的事實不會改變,但正如王毅此次訪印時所說:“中印兩國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合作需求遠大于競爭。”這種態勢下,“藏獨”的活動空間只會越來越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