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直走遇見王靖雯,轉角跟巴赫碰一鼻子
原創 淘黑膠的 YOU成都
2010年來,全球黑膠唱片市場每年呈現兩位數的增長態勢,黑膠再次復興,索尼、華納等紛紛增加對黑膠的投產。不得不說,也影響了國內黑膠市場的回暖。
在成都,黑膠也有了復興的跡象。當然,對黑膠店來說,想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中存活,復興只是跨出的第一步,難的是第二步、第三步……許多的不確定會隨時降臨,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悄然的,就像時間在我們的臉蛋上刻下一條皺紋那樣無聲。等發現的時候,成都黑膠市場或將是另一幅光景。
上次我們走訪了城市里的四家黑膠唱片店,并推出了,這期我們繼續在街頭探訪不同的黑膠店,有的是主題唱片店,有的是復合空間。在空間愈加多元化、復合化的當下,黑膠唱片店也在謀求一種更寬廣的生存方式,在有限的范圍內做著大膽的嘗試。比如:上次的Jas&VinylMagic Coffee&Bar,這次的新山書屋,還有本來打算探訪的Digdeep球鞋黑膠店。
遺憾的是,Digdeep已經關門歇業,我們也沒有機會再見及了解更多的故事。
不過,黑膠唱片店,喜歡黑膠的朋友,總是在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生長著、增長著,雖然群體并不龐大,但是在城市的某一個角落里獨自快樂著。

01
“再重金、硬核,
也攔不住像爵士那樣的憂郁。”
不快進唱片
地址:金牛區花牌坊街40號
不快進唱片,保持著自己的步調,能不快進,堅決不加速,連來開店的步子都是緩慢的。那種步調是成都人的作風,提及成都人,你自然就懂了。上次是休息日加上營業時間相對晚,清早出門的小編顯然沒有踩在不快進的節奏上,必然錯過了。
天高氣清的一天,我專門十一點半左右守在不快進的門口。快十二點了,不快進的兩扇黑色玻璃鐵門依然嚴絲合縫。不知道哪里來了一只大橘,一上手就倒地不起,嚇得小編一額汗。這時,長發黑衣女生風一樣走過,招呼著大橘。大橘撲騰爬了起來跟著小跑。一貓,一人一前一后進了唱片店。
正好,十二點。

不快進唱片采用的是時下流行的復合空間概念,一半是咖啡店,一半是唱片店,卻寧愿讓人相信是不快進唱片的靈魂是屬于音樂的。進門右邊靠墻的黑膠架子延伸到空間的另一頭,是想躲都躲不開整齊歸類、層層疊疊的唱片們。
左邊架子堆放著唱片機、音響、手鼓等,也就意味著偶爾這里有演出。音樂的元素把空間團團圍住,整體都是自然舒適的,怎么樣都會讓緊繃的神經感到松弛和舒服。



門口成列的打折區域,7折、8折可以享受到優惠的價格。折扣專區不是在每家唱片店都能享受得到的,喜歡淘相因的黑膠入門選手錯過了就是損失。


既然是唱片店,那還是得讓我們看看唱片,是否經得起檢閱。我們常常在談論音樂類型的時候會提到金屬、朋克、搖滾、爵士等大類,而在不快進的唱片架里,類型音樂細分更為明確。單是搖滾里又分:獨立搖滾、藝術搖滾、另類要滾、硬搖滾,以及德國泡菜搖滾等。

說起泡菜搖滾,你會發笑,你會好奇,泡菜還能劃為搖滾門類?不然。德國泡菜搖滾稱Krautrock,其中Kraut正是脫胎于德語酸菜Sauerkraut,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人造出的詞來概括德國搖滾、電子樂。它不僅限于一種音樂類型、風格、流派,更是一種運動代表著音樂人們在德國戰后文化廢墟上突破形式與聲音的局限,創造新音樂的一種歷程與記錄。阿蒙.杜爾Amon Düül、發電站Kraftwerk、浮士德Faust、罐頭樂隊CAN都是代表性樂隊。(當然啦,我也都很喜歡)



這算是不快進給搖滾愛好者的小小驚喜,能不能捕獲這份快樂,還是要看前來的客人對搖滾的喜好度與好奇度。
店員忙著收拾制作臺面,無暇顧及在店內逗留的我,搶得片刻空閑才聊上兩句,她一邊收拾一邊說:“我們店里還是爵士、布魯斯的唱片更多一些,這些都是老板選的唱片。”


Jazz Funk放克爵士、靈魂Soul Jazz、拉丁爵士Latin Jazz、Contemporary Jazz當代爵士;Chicago Blues芝加哥布魯斯、街頭藍調Delta Blues 、鄉村藍調Country Blues……幾個版塊的唱片穿插擺放,類型、類別時而分散,時而聚集,像是分離破碎的拼圖碎片,需要唱片愛好者自己耐心拼湊。


這里有全新未拆唱片,也有品相甚好的二手唱片,價格基本在200+元。不用擔心有開盲盒的風險,店里有黑膠唱機,可以當場播放試聽,再決定要不要把手里的唱片帶回家。還有哦,全新未拆的唱片不能試聽,其他唱片都可以現場聽、選。(這條規則適用任何唱片店,不要輕易把持不住小手)
等雙手摩挲得有了溫度,聽得心尖兒顫動了,也就算是培養出了和唱片的感情,這時候帶它回家不早也不晚。
不快進給足了大家抉擇的時間。
02
“直走遇見王靖雯,
轉角跟斯特拉文斯基碰一鼻子。”
柏林之聲
地址:錦江區太升路街道玉沙路118號
柏林之聲,我們先前也在里提到過。

再來柏林,沒聽得聲音,先見了來這里打卡拍照的身影。時髦的女孩,有來,也有去,翻看架子上的唱片,興致情緒高偶爾會猜一猜唱片的演奏者,更多拿起輕喃,嘴角一撇“阿格……斯特拉……”

舌頭在口腔里抱團打結,于是,大家往往選擇快速放下這灼人的唱片,隨后陷入長長久久的沉默,佯裝無事繼續悉數觀看。


謝老板坐在閣樓的樓道冷冷俯視著店內,像一位造物主,身旁是一只頑皮、奶兇的小黑貓,張口露出兩個又利又白的尖牙,咬你。
柏林之聲,字面意思上代表著一座城市的聲音,卻不想太大聲。可是,處在玉沙路主干道的轉角處,百平方的店面規模就注定了不可被忽視,加上傳統音像制品沒落的時代,這樣一家店就是特立獨行的存在。“我們只想躲起來掙小錢,”謝老板反復強調。

在這里,碟片、唱片各自參半。僅是看黑膠唱片,華語流行樂壇、英倫搖滾、古典、爵士都能在白漆鐵架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故而,類型像落英紛雜。黑膠唱片都是全新未拆,品相好,好一些新品是國內翻錄、重錄,價格多在200—600元。

老板又喜歡聽什么類型的音樂?謝老板淡淡地說,他喜歡聽爵士。想繼續深問下去,哪類爵士?他說,不分什么類型,全憑借個人愛好興趣。他像雜食動物一樣,什么爵士,什么音樂類型都吸收,并不會像學院派那樣分門別類,把耳朵養得過分精細、刁鉆,聽憑一種直覺、感受的引導。
老板娘看見我拿著林憶蓮的《野花》露出一臉笑,告訴我:“這盤很好聽。”(這盤確實好聽,1991出品的專輯,經典得無以復加。《夢了 瘋了 倦了》也值五顆星推薦)




謝老板的脾性代表著柏林之聲的氣質、展陳,有分區劃分,卻不過分刻意。你可以在一樓的少兒爵士舞碟片架僅隔著的一條走廊邊,看見古爾德、阿格里奇、斯特拉文斯基、弗里茨·翁德里希,轉角又遇見了還沒改名的王靖雯。

穿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維度,各年代的歌手、演奏家、音樂人相聚柏林之聲這片自由的天空下。在間歇來逛一逛,在音樂的天空下,呼吸都是一種自在的享受。
03
“不求數量多與少,
用現實的驚喜對抗信息時代。”
新山書屋
地址:成華區杉板橋路天薈萬科城市廣場2F
書店里開辟一塊閱讀空間外的專屬區域,在當下書館、書院里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黑膠區域負責人Moon說,這就是新山書屋的特色,要是所有的書店都一樣,那豈不是很無聊?
論及新山書屋的特色,音樂必然不能缺席。


新山書屋原木風格的空間里,黑膠唱片區藏在3樓,緊鄰閱覽、休憩區。它并不是純粹、獨立的空間,一部分單獨生長著,一部分跟閱覽區的桌椅、隔板長在了一起。
看著看著書,難保眼光不會忽然落在唱片上,Blur、Janis Joplin、Radiohead都可能糾纏住雙眼引得你開起小差來。



新山書屋的黑膠唱片區,大致分為三個版塊。剛進入這塊區域,左手邊就是展示區,一臺Seed的黑膠智能唱片機,跟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及《爵士樂史》幾本跟爵士相關的書本。

旁邊的黑膠文創專區,擺放著mini黑膠唱機、唱片,十分可愛。隨手一翻,里面有一張喜歡的丁可的唱片。mini唱片形狀迷你,連灌錄的歌曲量也迷你,你來了,你就知道你不渴望更多唱聽功能,看見了就覺得滿心歡喜。
捏在食指與拇指間,甚至不舍得用更多力氣,久久把玩都不忍放下。


不要看這宇宙最小唱片機,身形雖小,志向卻異常高遠:“我們制造現實的驚喜,來對抗繁冗而焦躁的信息時代。”
精巧的陳列展示區,容不下太大體量的黑膠唱片,或其他展示內容。新山書屋的唱片張數體量、類別類型都不算豐富,粗糙的原木架上有限的音樂類別欄目只對應著幾張唱片。
這些唱片幾乎偏向著年輕人更為普遍的品味喜好,流行、民謠、搖滾、爵士的標簽貼在桁架上,供心意相通的客人前來挑選。Moon透露,這里一個月大概能賣20到30張左右,主力消費人群的確以年輕人居多。




當然,來了新山,購買黑膠不是必須的任務。即便你不是玩黑膠唱片的愛好者,僅僅是看見全新的唱片躺在架子上,兩人座的長凳長在架子連接的空檔。想必你也難擋捧一本書,坐在長凳上,坐在黑膠唱片間的誘惑,迫不及待想感受一下大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在新山,你的確能找到你要的不一樣。
04
“音樂、酒本各自為政,
兩兩對上了就撇不開了吶。”
FUGUE BAR
地址:武侯區紫竹北街85號大世界商業廣場
是FUGE BAR,還是FUGUE BAR、FUGUE唱片店?網上沖浪搜索的時候,總會有些許不確定的信息讓人暈頭轉向。不打緊,記住FUGUE,念得出FUGUE就好。我知道你為難,因為念出它的名字確實有點超綱。
FUGUE,賦格,賦格曲,復調樂曲的一種形式。據說賦格曲在巴赫的手里得到了極大豐富,以至于到了完美的境地。雖然我也沒有太懂這種形式,但知道的是取這樣名字的酒吧或者唱片店,通過名字隱隱傳達著一種不隨波逐流的態度。賦格并非傳統意義的唱片店,更偏向將黑膠唱片結合的酒吧,先后在北京、成都等不同城市開出了自己的燦爛,并以賦格·巖、賦格·成都、賦格·木、賦格·燃、賦格·和平里這樣的系列方式命名。不過呢,目前還剩下賦格·巖、賦格·成都,其他均永久閉店。

圖源/naruto
有人說,賦格是300余種的威士忌,5000多張的黑膠唱片,20臺的唱片機共同堆積起來的賦格。而成都店里有400多張唱片,且并不對外售賣。
5000是一個可以通過快速購買達到的數值,但是品味在線的5000張黑膠唱片需要時間細細聆聽、精挑細選。買來一些淘汰一些,在反復淘練的過程里,一家店、一名藏家才會沉淀出自己的審美傾向。

圖源/一坨肥瘦相間的性感叉燒
雖然開店的時間不早了,賦格并沒有大火,并被愛音樂、愛威士忌的朋友們稱為隱藏的好去處。如果你以正確的方式打開,才算打開了另一個清靜、隔絕的世界。
回到黑膠本身,賦格兩面顯眼的唱片墻上擺放著全新,抑或是二手唱片。唱片的類型偏向古典,也有藍調,展陳也沒有特別的內在邏輯。單純用唱片店的眼光來看,可能滿足不了你淘碟、淘相因的心情與動機。

圖源/微喵
換個角度來看呢,威士忌+藍調歷來是憂郁抒情的雙生子。在沸騰又慵懶的藍調里,舌尖反復砸吧在口腔里蔓延的酒氣,也會慨嘆唱片買回家可以獨自擁有、獨自欣賞,特別的體驗是可遇不可求。來了,邊咂酒邊聽音樂才最重要嘛。
嗯,生活嘛,不就是體驗嘛。

YOU成都“黑膠復興計劃”的音樂地圖還在蔓延、擴張,我們穿過高樓大廈,鉆進街頭巷尾探索、發現躲在秘密角落的唱片店。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聲音,我們不期望挖掘的橫向、縱向夠有維度與深度,只盼望能捕捉到這個時代這個城市里的一瞬之聲,一分貝,再微弱那也是有力的、鮮活的一聲。
當然,老規矩,編輯部后續依然將不定期走訪成都的黑膠唱片店,也十分歡迎你可以留言給我們,分享你的私藏唱片或是唱片店。
● ● ●
編輯丨歡哥
未標注圖源丨YOU成都編輯部
原標題:《直走遇見王靖雯,轉角跟巴赫碰一鼻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