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矛盾的年輕人:一手負債,一手忙存錢養老?

題圖 / 圖源:網絡
最新發布的兩份調查報告顯示,年輕一代有點矛盾,有不少年輕人超前消費,有負債,但同時存錢意識正在不斷加強,00后已經開始準備養老了。
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01 矛盾的年輕人
日前,中銀消費金融聯合時代數據發布的《當代青年消費報告》顯示,90后、00后將逐漸主導中國消費市場,而且他們的消費觀已不再保守。
報告顯示,2021年,35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將創造65%的消費增長,而且超前消費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生活。
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引發了熱議,中國有1.75億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輕人沒有負債,有86.6%的90后都接觸過信貸產品。從消費信貸年齡分布來看,90后幾乎占全國的一半,占49.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逐漸開始注重物質享受,這導致了許多年輕人產生攀比心理,讓90后逐漸形成新的“信用消費”。
報告調查顯示,除還房貸外,六成以上的90后將消費貸用于提高生活品質和休閑。
然而另一份最新發布的報告卻顯示,現在的年輕人存錢意識正在加強,而且儲蓄率創三年來新高,00后已經開始養老了。
根據富達國際和螞蟻財富平臺于10月27日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年輕一代每月的儲蓄比例從2020年的20%跳升到今年的25%,每月儲蓄金額達到平均1624元。
這說明,年輕一代在增加儲蓄的道路上取得進展,主要一個原因是自去年以來,疫情余波未平,有76%的年輕一代表示計劃增加應急儲備。
值得關注的是,相對于35歲以上人群,年輕一代的養老儲備目標更高,預計安享退休需要儲備接近155萬元,明顯高于35歲以上人群的目標139萬元。
年輕一代平均到31歲才開始啟動養老儲備,時間仍然偏晚,不利于他們的養老金累積。
以上兩份報告分別從消費信貸和養老投資兩個不同角度,來解讀年輕人的消費觀和養老觀。
02 年輕人正在加速改變
在很多長者和大眾的眼中,超前消費、愛玩潮玩、愛購美妝、喜歡旅行等等,往往會以“自己一代”的眼光去審視年輕人。
然而殊不知,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生活觀、金錢觀及投資觀等各方面正在發生明顯變化。
第一,年輕人的消費觀越來越理性。
潮玩、劇本殺、電競、炒鞋、旅行……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情感、體驗和悅己進行消費,催生出一個個百億、千億的新市場,這是年輕人消費力的一種體現。
許多人會過度關注年輕人的消費,但根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近六成年輕人只把錢花在剛需上。
企鵝智庫報告調研報告顯示:22.6%Z世代表示自己目前沒有過非必要消費,而認為自己每月的非必要消費占總支出1%-20%的Z世代比例已超過半數,僅13.4%表示自己的非必要消費達到了30%以上。該報告還指出,整體而言,Z世代的消費較為理性,平均非必要消費比例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準。
日前,央視新聞發布了一條經濟類節目《不懂就問》短視頻,倪萍在節目中對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進行解析,認為這代年輕人消費整體比較理性、有規劃意識,實際上特別有頭腦去思考面對未來的生活,很有計劃,有的孩子很攢錢,很有經濟頭腦。
再比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社交分享平臺“濾鏡景點”及“虛假種草”事件爆發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反思,逐漸回歸線下真實消費場景,更加趨于理性消費。
第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存錢,也愛理財。
同樣,很多人看到了年輕人喜歡超前消費,擁抱消費貸,甚至給年輕人被貼上了“精致窮”的標簽,然而事實上愛存錢的年輕人遠比你想象的多,而且越來越多。
正如前文所述的最新發布的《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數據表明,年輕一代每月的儲蓄比例已經明顯上升,其實不僅是受到疫情等突發因素影響,同時也反映出年輕人的金錢觀趨于成熟。
我們看到許多年輕人有消費貸,全是用于消費嗎?答案當然是未必。尼爾森發布的《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半數年輕人只使用信貸作為短期資金周轉,并當月還清。
其實,現在的年輕人不只愛存錢,而且也愛理財,漸漸會成為投資理財主力軍。
根據騰訊理財通發布的《90后理財與消費報告》數據顯示,84%的90后有理財習慣,在各種固定工資收入以外,投資理財的收益是年輕人的最大收入來源,占比達20.4%。
所以年輕人在成長路上也在不斷改變,日漸趨于成熟和理性。
03 結語
新一代年輕人成長于不同的時代環境,他們的消費觀念、生活觀念和投資觀念都已經改變,我們應該客觀理性看待。
最后新品略用倪萍在上述央視新聞視頻節目中發表的觀點作分享: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年輕人的消費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