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萬科也學會了用法律來打擦邊球,王石這招棋的目的是什么呢?

彭冰(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2016-08-01 08:48
來源:澎湃新聞
? 地產界 >
字號

7月29日,萬科再出招。

此前,萬科曾在7月19日違規公布對寶能的舉報信,迫使監管者表態。但結果并不令人滿意,監管者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上周萬科的股價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略有回升,維持在了17元以上。打爆寶能杠桿的戰略意圖暫時沒有實現。

29日,央視財經、財新、21世紀經濟報道等多家媒體前往萬科深圳總部,查閱寶能提交的9個資管計劃文件。當然,按照這些媒體說法,這是自發前往,履行讓公眾知情的責任。

查閱結果是:1、曝光了9個資管計劃的出資人;2、發現姚老板以個人身家為其中4個資管計劃提供了擔保;3、還有部分信息被抹黑遮擋未能查閱。

嗯,雖然心疼姚老板,衣服都要被人扒開看了,但其實沒啥新鮮內容。在中國要想融資,除了國企之外,老板的個人信用有時候必須押上。出資方一個一個比猴都精。

還是先來說說合不合法。

一、查閱合法不合法

諸多查閱媒體聰明地引用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7條規定,作為查閱行為的依據。該條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將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關備查文件保送上市公司注冊地證監局,并置備于公司住所地供社會公眾查閱”。既然供社會公眾查閱,當然媒體就能代替社會公眾查閱了。

不過,該辦法能否適用于權益報告,其實在理論是有爭議的。雖然該辦法號稱規范的主體是發行人、上市公司和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但其實主要針對的是上市公司,討論的披露文件主要是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臨時報告這樣的公司披露文件。寶能屬于外部人,所做的權益報告披露文件在該辦法中并未涉及。

寶能此次提交備查文件的依據是《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16號——收購報告書》(以下簡稱:16號文件)。此前,萬科在舉報信中以《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15號——權益變動報告書》(以下簡稱:15號文件)為依據,其實是錯的。(我早就說過萬科的舉報信不夠專業了吧。)

15號文件第40條雖然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將備查文件的原件或有法律效力的復印件報送證券交易所及上市公司。備查文件包括:……(四)本報告書所提及的有關合同、協議以及其他相關文件”。但其實該條適用的是簡式報告書。在15號文件中,關于詳式報告書書,只簡單規定要比照第16號文件第二章關于收購報告書的要求編制。換句話說,詳式報告書的編制不需要遵守15號文件第40條的規定。

而在16號文件中,對于備查文件有專門的一節規定,列出了14項備查文件,其中與爭議相關的是“(五)涉及收購資金來源的協議,包括借貸協議、資產置換及其他協議”。資管計劃顯然是寶能的資金來源,構成“涉及收購資金來源的其他協議”,應當作為備查文件提交。

深交所發給寶能的監管函中,在要求提交備查文件時就列出了15號文件和16號文件同時作為依據。監管者還是更專業一些啊。

盡管不情愿,寶能還是依據16號文件提交了資管計劃文件作為備查。但請注意:16號文件規定“收購人應當將收購報告書、附表和備查文件備置于上市公司住所和證券交易所,以備查閱”,注意,不是送到上市公司注冊地監管局備查,也沒有“供社會公眾查閱”字樣了。

嗯,出現不一樣規定了,怎么辦?

16號文件的法源是《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屬于部門規章,最新一次修訂是2014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也是部門規章,發布是2006年。新文件優于舊文件是一個原則。

不過,按照我的理解,這兩個文件涉及不同的信息披露主體和信息披露事項,因此,對備查文件的要求應當有所不同。上市公司是天然的信息披露義務人,對公眾投資者負有信息披露義務,因此,其信息披露及相關備查文件應當供社會公眾查閱。權益變動披露人或者收購人是公司外部人,對于公司的公眾投資者并不負有天然披露義務。按照法定要求已經披露了資金來源和相關重要事項,涉及資金來源的協議是否還需要提交備查,很值得討論。即使要求提交備查,我理解也主要是出于擔心資金來源的信息披露有誤,需要通過備查文件核對。如果這樣的解釋能夠成立,則權益披露中的備查文件就不應當允許公眾查閱,而只是由交易所和上市公司掌握。甚至在敵意收購的情況下,這樣的文件提交給上市公司等于是向對手亮出了底牌,也可以考慮備查文件僅放置交易所即可。

當然這只是我的理論解釋,能否成立可以在未來修法時再討論。放眼當下,《上市公司收購辦法》中對于備查文件誰有權查,沒有具體規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則明確了“供社會公眾查閱”,至少從表面看,媒體查閱的行為是有法律依據的。

二、抹黑合不合法

如果媒體查閱行為是合法的,那第二個問題來了:寶能在備查文件上抹黑,是否合法?

據央視財經報道,經記者初步整理,被遮蓋的關鍵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方面:一是九個資產管理計劃的資產管理合同及其《補充合同》中的投資范圍(投資標的)被遮蓋;二是九個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中的優先級份額預期收益率、預警線、觸發預警線和平倉線的具體安排等核心條款被遮蓋;三是廣鉅1號、廣鉅2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中第24頁“投資限制”部分第(13)條整條條款被隱去;四是西部利得金裕1號、西部利得寶祿1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中第6頁“(四)劣后級委托人特別承諾”中的有關信息被隱去;五是東興信鑫7號資產管理合同中第25頁“投資限制”部分關于資產管理計劃作為進取級委托人的一致行動人的有關信息被隱去。

從報道來看,有些信息的涂抹讓人費解:遮蓋投資標的有何意義?誰不知道這些資金是用于投資萬科股票?關于一致行動人的信息隱去也沒有意義,明明已經宣布并且聲稱自己是一致行動人了嘛。

關于預期收益率、預警線、平倉線等核心條款和特別承諾的信息被隱去,是關鍵。媒體報道說,寶能方出具的法律意見書稱,鑒于有關資管協議內容包含鉅盛華的保密信息及相關主體的內部信息與個人信息,該等信息不適合向外界公開,且與鉅盛華投資萬科A股股份依法應披露及已披露的信息無關,故鉅盛華對該等信息脫密處理,不會對投資者決策有重大影響,也不影響資管協議對依法所披露信息的證明力。

這種說法蠻有意思。按照媒體的報道,該意見書明確否認了這些信息構成商業秘密,而只是強調“不適合向外界公開”、“不會對投資者決策有重大影響”。本來,對于商業秘密,法律另有豁免安排,16號文件第6條明確規定,如果存在商業秘密等特殊原因,有些信息不便披露的,可以向證監會申請豁免。但該意見書明確了寶能不存在需要按照第6條申請豁免的情況,不需要向證監會申請豁免。寶能強調信息與投資萬科無關不需要披露,是等于說該信息不具有重大性因此不用披露。這種說法能否成立,頗值得懷疑。

寶能既然不想披露,為什么不走證監會豁免的道路?平倉線、特別承諾等構成商業秘密,應該問題不大吧?我猜想比較大的可能是,證監會豁免的通道不好走,很麻煩。寶能只好舍棄豁免,直接裸奔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針對這種抹黑行為,監管者沒有表態。按照16號文件的規定,備查文件要同時送給上市公司和交易所,交易所接受了這被抹黑的備查文件,有何表態?迄今沒有看到披露。29日下午是證監會的例行新聞發布會,本來期望看到記者就抹黑遮蓋行為是否合法提問,結果,這次發布會竟然只通報了證監會對4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的情況,迄今沒有公布提問環節的內容。是這次發布會取消了一直就有的提問環節?還是提問環節涉及敏感信息,不能發布?

三、資管計劃到期怎么辦?

總結一下:媒體查閱備查文件,理論上有爭議,但目前看起來合法;寶能抹黑備查文件的信息,聽起來有合理性,但法律上沒依據,合法性值得懷疑。

OK,萬科小勝一招。扒了姚老板的衣服,確實羞死個人,“姚老板以個人身家為4個最高風險資管計劃托底”一時成為新聞標題。不過看就看了——其實也沒啥新鮮的,看又看不掉毛,問題是這招對寶能有何影響?

盡管媒體對資管計劃有很多繪聲繪色的描述,說這個資管計劃沒披露一致行動人,那個資管計劃沒說明有一年限售期,但這都對資管計劃的效力影響很小。

第一,需要明確,在資管計劃中,負有向優先級客戶揭示存在限售之類風險義務的,是設立資管計劃的基金子公司,鉅盛華作為劣后級投資人,也是資管計劃中應當受到風險揭示保護的客戶。

第二,資管計劃性質上屬于私募,無論是優先級投資人還是劣后級投資人,都是合格投資者。法律的基本假設是合格投資者能夠通過合同法自己保護自己,因此,信息披露義務的要求在此類計劃中沒有像公募中那么強烈。除非資管計劃的優先級投資人直接提出解除合同(我覺得勝訴的可能性也不大),資管計劃的效力幾乎不受影響。

因此,媒體查閱文件公之于眾,對于資管計劃的有效性影響不大。即使監管者強制要求寶能公開抹黑的內容,我覺得其實也不會有很大問題。諸如平倉線之類的關鍵條款,其實市場多有猜測。因為寶能已經披露了每月買入萬科股票的價格區間,猜測可能不會非常準確,但應當也八九不離十。公開也影響不大。我懷疑這就是寶能故意搞的障眼法。

我比較好奇的是:資管計劃到期后怎么辦?從披露的文件來看,9個資管計劃的存續期間多為2年(西部利得的兩個是3年),成立和生效的時間基本上是2015年11月和12月,也就是說,如果寶能沒有爆倉,資管計劃安全運行到期限屆滿,也不過就是2017年11月和12月左右。距現在也不是很遙遠。問題是到時候怎么辦?

典型的資管計劃到期,就賣出股票清算資產,然后按照合同約定在優先級和劣后級投資者之間分配。寶能的9個資管計劃也打算這么干嗎?首先,你得能賣。按照收購人一年鎖定期的規定,寶能必須在資管計劃到期一年前就停止買入萬科股票,也就是今年11月之后堅決不能買了。其次,你得能賣得掉。9個資管計劃現在持有萬科將近10%的股票,大約有11億股的樣子,如果一個月之內全部在市場賣出,萬科的股價會是什么樣子?扣掉10%的股份,寶能的第一大股東也就當不成了吧?

假設就按照寶能所說,其是戰略財務投資者,那意味著寶能會長期持有萬科股票。好,姚老板有錢,那能否到期直接接過資管計劃中的萬科股票?不能,公開掛牌的股票不能隨便贈與,過戶是有要求的?,F在看來,這也只能走大宗交易的路子,價格只能隨行就市,稅費也是免不了的。短融長投,這是必須的代價。

四、小結

這次,萬科也學會了利用法律來打擦邊球,有進步。不過,現在看來,這招小棋只是在輿論上暫據上風,對資管計劃的效力影響有限,對達成打爆寶能杠桿的戰略目標更是幾乎沒有影響。這是一步閑棋,還是妙招,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即使是閑棋,萬科可能也是不得不行。盡管寶能目前并沒有進一步控制公司的動作,但其持有25%以上的萬科股票本身就是一個潛在威脅。王石最怕的可能就是人們慢慢習慣了寶能是萬科第一大股東的事實。這和我們隔三差五主張釣魚島主權,是一個道理。姚老板大可等人們慢慢遺忘了寶萬大戰之后,再來逐步收拾王石和管理層,畢竟其手中持有的股票可不是吃素的。

寶能如何應對?且待下回分解。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丽景湾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为什么百家乐官网玩家越来越多选择网上百家乐官网 | 网上百家乐官网玩法| 百家乐送彩金网络| 百家乐官网微乐| 棋牌类单机游戏下载| 百家乐注码技巧| 百家乐官网小型抽水泵| 中山水果机定位器| 百家乐玩家技巧分享| 乐中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园小区户型图| 金赞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ceo娱乐城信誉| 全讯网hg055.com| 百家乐网上赌有作假吗| 百家乐走势图研究| 财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德州扑克网页游戏| 百家乐任你博娱乐平台| 稳赢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 太和县| 万博88真人娱乐城| 奇博国际娱乐| 新葡京娱乐城怎么样| 澳门顶级赌场金鹰娱乐| 大发888娱乐城送钱| 澳门百家乐登陆网址| 都坊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zhidu| 百家乐冯耕耘打法| 24山向阴阳图| 678百家乐官网博彩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998| 百家乐官网玩法规| 百家乐官网的看路技巧| 百家乐官网闲庄和| 威尼斯人娱乐城返佣| 狮威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网络游戏平台| 百家乐群118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