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誕辰160周年,十件事回顧他的一生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鐘娜
字號
2016年的7月26日是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誕辰160周年,出生于1856年的蕭伯納被認為是現代戲劇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之一。關于這位文學大師,我們用十件事來回顧他的一生。
1. 他痛恨喬治這個名字,更喜歡被稱為伯納德·蕭(蕭伯納英文名為George Bernard Shaw,直譯為喬治·伯納德·蕭)。
2. 他是唯一一位同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25年)和奧斯卡獎(1938年憑借作品《皮格馬利翁》的電影劇本獲獎)的作家。他對獲得奧斯卡獎大為光火,但獎座仍擺在書房架子上。

3. 蕭伯納出生于都柏林,15歲開始在都柏林的房地產公司供職,薪酬一年18英鎊。他日后將這份工作稱為“對人類生命的可恨浪費”。

4. 蕭伯納16歲時,母親追隨聲樂老師前往倫敦,四年后他追隨母親前往倫敦,開始廣泛閱讀,撰寫樂評、劇評。

5. 終其一生,蕭伯納致力于推廣社會主義和字母改革。他的新字母推廣意在革除英文拼寫中的不規則現象。他留下大筆遺產推廣新字母,但它從未得以廣泛運用。
6. 自1903年創作出《人與超人》后,蕭伯納相繼創作出他的一流作品《上校巴巴拉》《醫生的窘境》《皮格馬利翁》(或譯《賣花女》)《圣女貞德》等。

7. 蕭伯納終生食素,反對英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因發表反戰手冊和演講,被劇作家俱樂部除名。
8. 他設計了一個可旋轉的書房,以保證寫作時能始終對著陽光。

9. “我們不是因為變老才停止玩耍;我們是因為不再玩耍才變老?!薄挷{。他對攝影有極濃厚的興趣,經常設計姿勢自拍。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