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絕地逃亡》:成龍的旅游形象大使宣傳片

原以為《絕地逃亡》是這個暑期檔難得一見有大片相的電影,不免期待了一下,結果這個電影告訴我們,成龍已老,再造不出驚險絕妙的“尖峰時刻”,即便身陷“絕地”,也不過是拍出了一部披著公路動作喜劇外衣的旅游宣傳片。
《絕地逃亡》請來好萊塢團隊打造,故事卻是少見的平鋪直敘。這種平鋪直敘之純粹在于它真的是一條直線,幾乎不帶任何轉彎,這種一路愣頭青一般向前沖沖沖的故事脈絡也是少見。

主角成龍追蹤反派罪證從俄羅斯一路“潛逃”回香港,行程中和人證約翰尼·諾克斯維爾一路相愛相殺,雖然又是手銬又是槍,真家伙使了不少,也路過不少驚險路段,但實質(zhì)殺傷力不過像小朋友過家家一樣打打鬧鬧。
逃亡從俄羅斯到蒙古,入中國境從內(nèi)蒙古經(jīng)湖南到廣西,最后順利抵達香港,一路上的風土人情倒是全套做足。
平心而論,單拆開看每一個段落,其實編排都不錯。
俄羅斯的打斗,用套娃做防御道具,層層擊破的喜劇效果從觀眾笑聲中顯而易見。
蒙古草原上力士摔跤和篝火晚會展現(xiàn)最炫民族風,關于跑馬的交通工具也在兩個好基友一邊拌嘴一邊搭配馬噴屎的純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感到妙趣。
湖南苗寨里潑泥漿,或是男子唱歌才得苗族女子放行的民俗風貌都被巧妙地融合到一路的顛沛中。
峽谷漂流的大全景讓人感嘆祖國山水壯麗,桂林山水甲天下緊接著廣西層疊蜿蜒的梯田,分分鐘讓人想買張機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過也有比較尷尬的部分,比如馬頭琴伴奏版全民大合唱阿黛爾《Rolling In The Deep》,簡直是中西文化交融之盛宴,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種生龍活虎的詮釋畢竟太過于生硬。

措手不及殺出的一個“Duang”還挺自然,而要救范冰冰之前成龍叮囑老外搭檔“No Zuo No Die”,或者“監(jiān)獄里管吃管住還能順便撿個肥皂”,這種毫無意義的俏皮話,簡直就像外國編劇和導演為了在中國拍片,臨時上網(wǎng)現(xiàn)學幾句流行語就急著跳樓大甩賣一般。

成龍的電影里,常見“雙雄”設定,無論《尖峰時刻》、《大兵小將》或者嚴肅些的《天降雄師》,他總是需要個好基友來成就彼此。而如今“腐”這件事情簡直分分鐘就能成賣點,明明是“一個要抓一個要逃”對立關系的兩個人,一路上莫名巧妙的各種曖昧,睡覺的時候一個要問另一個“你為什么在我后面”,聊到侄女的時候說“我要你以后一看到她就想到我的臉”。
好不容易經(jīng)歷生死逃回香港,為了一只基友偷偷贖回來的手表,莫名其妙就開始翻臉不認人分道揚鑣,比幼兒園小朋友還沒邏輯。而最后危機解決,好基友輕輕蒙住他的眼睛,帶他來到一片莊園,給大哥一個驚喜——一群天真無邪臉的草泥馬擠在鏡頭前眨巴著眼睛賣萌——在這之前基友曾經(jīng)對成龍人身攻擊讓他怒不可遏,那句惹他生氣的話是:“你這個孤苦伶仃的羊駝控!”

這一路逃亡呢,就是變著法地展現(xiàn)不同環(huán)境中的危機,以及在危機中發(fā)掘其中的喜劇因素。當所有的段落拼在一起,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危機是并列而線性的:一個接一個發(fā)生,卻并非環(huán)環(huán)相扣,去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路的情節(jié)和最終走向都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前一個危機沒有推動后面危機的升級,也不會為解決后續(xù)麻煩埋下什么伏筆。
如果要說BUG,更是讓人不忍深究。單說道具手機的防水性能就直接甩當年電視購物中那些二十層高空拋物或者卡車碾壓不碎屏的國產(chǎn)手機中的戰(zhàn)斗機們幾條街。

當然這一點,就不苛責他了,畢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家了,看著這位大哥,耍著他熟悉的那套把式,帶著來自好萊塢的團隊和好基友,從香港縱貫到西伯利亞,用時下年輕人們喜聞樂見的腐段子串起這大好河山,圖個樂呵,也還湊合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