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人因病重無法簽名難取救命錢,銀行:暫無他法證明本人意愿
老人病重急需用錢,神志清醒卻無法親筆簽名,就因為這個,老人硬是取不回救命錢。北京市民孫先生致電北京晚報說,他就碰見了這種事兒。
孫先生說,老岳父病重住院,需要籌措住院費,于是他們夫妻征求老人意見,準備把老人在銀行買的基金退回來湊個數。可眼下老人雖然意識清醒,卻無法握筆。在辦理流程上,無論找銀行填寫委托書,還是找公證處寫證明材料,都繞不過“親筆”這道關。老人寫不了字,錢便回不來。
孫先生岳父單乃禮老人今年已經87歲高齡,目前病重住在北京昌平區(qū)泰康燕園康復醫(yī)院,多個臟器衰竭使得老人臥床不起行動困難。北京晚報記者見到老人時,老人正在休息,渾身上下插著不少管子。
孫先生告訴記者,老爺子身體一直不好,從今年4月開始入院治療。近期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出現(xiàn)了臟器衰竭。在之前的治療中,第一筆住院費已經花去6萬元,接下來面臨的第二筆住院費只會有增無減,眼下籌措住院費成了難題。“老爺子2007年曾在建設銀行買了8萬元的基金,我們征得老人同意,希望把這筆錢拿回來應急。”
于是在前幾天,孫先生和妻子將中國建設銀行北京昌平東關支行的工作人員請到了醫(yī)院,希望能通過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盡快將錢退回。按照銀行的工作流程,想把基金退回,需要老人親筆填寫一份委托書,證實該行為出自本人意愿,可老人別說寫字,連握筆都不成。委托書填不了,錢也拿不回來。
隨后老人的家屬們又想到了第二個辦法,向公證處尋求幫助,孫先生向北京利兆公證處咨詢得知,通過公證的辦法證實,退回基金是出自老人本人意愿不是不可以,但老人要簽署的公證材料,仍然需要“親筆”。
“能不能通過別的辦法來繞過寫字呢?”孫先生說,雖然老人無法寫字,但意識清醒,不知道銀行方面有沒有先例,通過錄制視頻、錄音的辦法,存留證明材料。“規(guī)定不都是人來定的嗎?咱們找個別的方法不行嗎?”
事后記者聯(lián)系了建行北京昌平東關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規(guī)定,老人辦理該業(yè)務,有兩個條件,首先是老人意識清醒,行為的確出自本人意愿,其次是老人必須親筆寫下委托書,目前通過錄視頻、錄音等其他辦法進行流程尚無先例。“他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們正在向上級部門反映,有反饋后,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家屬。”
能否通過其他方法證實老人意愿是個核心問題,家屬們最著急的是,基金明明是老人的錢,卻拿不回來。為此記者也向律師進行了咨詢。律師表示,儲蓄和基金雖然都是在銀行能辦的業(yè)務,但兩者有本質區(qū)別,基金屬于合同關系,辦理相關業(yè)務時,無法援引儲蓄的相關條款。老人想退回基金,實際上代表想終止合同,銀行的顧慮可能在于,能否辦理該業(yè)務本應以合同為依據,而非視頻、錄音等證明材料,這些方法在合同中可能也未曾提及。但根據實際情況,辦理業(yè)務的主動權實際在銀行,考慮到老人的特殊情況,以其他方法來解決此問題不是不可以,相關部門也并不干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