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青報刊文:學校體育要發展,必須先打掉“心中的鬼”

明知孩子的身體素質差,需要鍛煉,但因為怕出危險,學校和家長不敢讓學生參加看似有風險的體育運動。在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主席、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院長毛振明看來,學校及家長這種謹小慎微的行為正是因為“心中的鬼”。通常情況下,學生參加看似有風險的體育運動,只要保護措施到位、教學方法得當,幾乎不可能發生危險,毛振明認為,學校體育要發展,必須先打掉“心中的鬼”。
記者近日先后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和北京市史家小學采訪了解到,一些看似危險、甚至已經被很多學校取消的體育項目,在這兩所學校不僅能夠正常開展,而且取得很好成效。
在南京游府西街小學舉行的“全員運動會”上,上百名孩子一起完成“一字馬”的動作,前來觀摩的校長、老師和媒體都驚嘆不已,“其實這個并不難?!泵衩鞲嬖V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橫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字馬’,對二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練習一個星期就能有1/3的孩子做到,練習一個月幾乎全體都能完成這個動作。因為二三年級是柔韌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如果再大一點兒的孩子,比如到初中再練,最多1/10能完成。現在我們的孩子普遍存在肌肉軟、關節韌帶硬、身體不夠協調等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要干預,用走、跑、跳、投、爬、支撐、負重、躲閃等身體基本活動的練習項目來干預,這是我們的責任。”
據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校長萬代紅介紹,像“橫叉”這樣的動作,學校以前也是不敢開展的,家長也擔心“別把孩子練傷了”??僧斃蠋煱寻踩I講解到位,孩子循序漸進地練習,最后,二三年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完成標準的“橫叉”,這有效促進了孩子的柔韌性訓練。
根據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發育敏感期的研究,在該階段訓練這些身體素質,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一旦錯過了敏感期,訓練效果就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學校體育“心中的鬼”對孩子的不利影響非常大,在孩子應該充分參與各項體育活動的年齡,因為怕他們受傷、出危險,而限制其參加某些體育運動,造成的身體素質缺陷,未來也難以彌補。
在北京市史家小學,操場上的一排單杠引起了記者注意。在單雙杠已經從國內絕大多數小學和一大部分中學消失的情況下,史家小學仍堅持讓孩子參加單杠練習。
據史家小學副校長張欣欣介紹,學校從一年級就讓孩子練習單杠,從身體的懸掛開始。單杠對于鍛煉孩子的上肢力量非常有效,而上肢力量弱是現在孩子的普遍問題,到了中學階段,很多學生都為“引體向上”發愁,堅持讓孩子練習單杠,正是出于提高孩子上肢力量的考慮。
但單雙杠具有一定危險性,這也導致其逐漸在校園中消失?!捌鋵?,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出危險的?!睆埿佬澜榻B,在幫助學生準確掌握動作要領和各項保障措施到位的情況下,即便是一年級的學生也能穩穩地抓住單杠,并且保護自己安全地上下杠。
此外,史家小學還開展了同樣被很多學校舍棄的項目“跳箱”。因擔心孩子的靈活性差,很容易撞傷和摔傷自己,諸如跳箱等動作,在國內大多數小學也成為歷史,但在史家小學,“跳箱”同樣是學生經常參加的體育項目。
南京游府西街小學和北京史家小學在當地都是名校,萬代紅表示,“學校的名聲,使家長對學校的教學措施都十分信任,因此,看似有些風險的體育活動才能在學校較為順利地推行開來?!钡?strong>國內的名校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普通學校要想嘗試看似有些危險的體育活動,往往很容易引起家長的擔憂和質疑,正如毛振明所說,不僅學校需要打掉“心中的鬼”,家長也要打掉“心中的鬼”,“以為孩子在參加那些體育活動時會很危險,但事實上,不經歷這些所謂的危險,孩子的未來會更危險?!?/strong>
“學校的任務是培養人,而身體素質是一個人的基礎?!?/strong>萬代紅表示,“相信不少家長對學校讓孩子練習‘橫叉’會有擔憂,但他們最終也打消了顧慮,因為孩子在安全地練習了一段時間后,家長也能看到孩子身體素質的變化,他們最終會全力支持學校?!倍议L的支持對于學校來說非常重要,“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學校與家長共同的事情,必須形成家、校之間的合作?!?/p> 在北京史家小學,學校作了萬全準備。除給孩子購買保險外,還制定了學校意外傷害處理的四項原則:預防在先、及時處理、及時就醫、及時告知。若逐一完成,一旦發生學生傷害事件,可以最大程度上獲得家長的理解,據張欣欣介紹,學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確實很難保證從不發生學生的傷害事件,但只要處理得當,通常能獲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學生傷害事件對學校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能降低和消除。 此外,還少不了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提供的政策保障,否則,學校便容易在開展體育活動時瞻前顧后,而每一次學生傷害事件的發生就會讓學校更加小心謹慎。 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一定要對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有幫助,這也是毛振明不看好學校舉辦各類趣味運動會的原因,“通常強調趣味的活動,對孩子來說運動量有限,那么,對孩子身體的鍛煉效果該如何體現?” 一些形同虛設的趣味運動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心中的鬼”作祟,學校一方面要想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另一方面又不給運動會設定鍛煉任務和運動負荷,只是把玩樂當成了運動會的目的,“我們總是感覺孩子什么都不能做,擔心他們一做就有危險。”毛振明表示,“其實孩子的能力和潛力之大超出我們的想象,是我們太多的顧慮反倒讓他們失去了嘗試和鍛煉的機會,而這才是真正對他們的傷害?!?/strong>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