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 +115
江蘇沛縣環衛車無牌上路被指搞特權,城管局:掛牌老被拍違章

近日,江蘇徐州沛縣有民眾反映,前不久他看到一輛環衛車輛與行人發生碰擦事故,但該環衛車輛竟然沒有牌照,擋風玻璃也未貼出年檢標識,疑似擁有“特權”,希望有關部門能對此作出解釋。
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從該人士提供的圖片看到,一輛環衛灑水車停靠在某路口斑馬線上,旁邊躺著一位行人和一輛電動車,路上有不少行人在圍觀。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該車輛前部確實沒有懸掛車牌,駕駛室擋風玻璃上也未明顯見有年檢標識張貼。
那么,環衛車輛為何可以懸掛車牌而上路行駛,疑似擁有“特權”呢?
對此,江蘇沛縣城管局局長任澤亞于7月6日向澎湃新聞表示,上述環衛車確系沛縣城管局名下,6月27日,該車輛的確與行人發生過碰撞事故。“當天,環衛車在轉彎時與一輛電動車發生碰擦。目前已經協商處理完畢”。
任澤亞對澎湃新聞澄清說,該環衛車并非無牌的“特權車”,而是上了車牌,但沒有懸掛出來牌照。
為何上了車牌,卻不懸掛呢?對此,沛縣城管局局長任澤亞對澎湃新聞解釋說,這其實是涉及到城管部門與交管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不夠通順的老矛盾。
據任澤亞介紹,近五六年來,沛縣在城市交通中引進了電子警察抓拍系統。由于環衛車輛行駛速度非常慢(約每小時5公里),停靠裝卸作業較多,甚至有逆行路線等,因此常常被電子警察被抓拍到違章等情況。
任澤亞說,為了避免環衛車被頻頻抓拍到“違章”,只能在進城后卸掉牌照后,進行灑水等環衛作業。
任澤亞還表示,針對此問題,城管部門已經與交管部門進行過協商,今后會更加規范地作業。
7月6日晚間,沛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李保華也向澎湃新聞證實,他們接到群眾舉報環衛車“無牌”上路后,交警大隊和城管局均十分重視此事,7月1日雙方就此事進行協商,已對涉及到的環衛車輛全部進行整改,且加以明確:今后,環衛車輛上路作業,必須掛牌。
據李保華介紹,首先要給環衛車輛上牌。“前些年,由于環衛車輛形態各異,甚至一些鄉鎮自行購買的車輛,根本達不到上牌的標準。”近幾年,環衛車輛開始比較統一,多數都符合上牌條件了。
針對環衛車輛容易被電子警察抓拍“違章”等問題,李保華稱,大部分環衛車輛作業時間軍“早出晚歸”,因此基本不影響正常道路交通。經過協商,目前交管部門與城管局達成了解決方案:由環衛車輛的主管部門申報其行駛路線,再由交管部門予以審批,“最終我們通過技術后臺操作,來實現其在特定路線和停靠點上進行正常作業、停靠,但不會被抓拍。”李保華稱。
沛縣城管局和交警大隊負責人均向澎湃新聞表示,如何既保證環衛車等特殊車輛在城市道路上正常工作、不被電子警察抓拍,又能規范地管理、不擾亂交通,這考驗著各方的智慧。
同時,任澤亞也強調:“環衛車和環衛工人均是做的最臟最苦的工作,可能有特殊性,但絕不存在‘特權’一說。”
對此,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肖澤晟認為,城市環衛工作涉及到公共利益,因此環衛車輛在作業中有其特殊性,在不影響正常交通的情況下,交管部門應當予以支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