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報刊文:有領導干部錯把組織關愛當作“為我所用”漏洞
人民日報6月28日消息,近日,記者在基層采訪時聽紀檢干部介紹,有的領導干部為了爭取組織上的寬大處理而“主動”交代問題,最后卻查出問題遠比本人交代的嚴重。一位縣水利局局長得知組織正在開展“大約談”,在組織未掌握其問題線索的情況下,為騙取信任,掩蓋違紀行為,其“主動報告”在任職期間收受他人款物12.1萬元的問題,并簽字背書。后來,縣紀委“一對一”約談,督促其將問題講清講全,但他依然心存僥幸,妄圖蒙混過關。最終,紀檢監察機關查實其貪污公款、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現金240余萬元的嚴重違紀事實,當地紀檢監察機關態度堅決:“像這種騙取組織信任的惡劣行為,我們一定會從嚴查處。”
無獨有偶,一位市長從政期間,先后收受賄賂380余次,但因懼怕事情敗露,他一直陸續主動以“廉政金”名義上交部分賄金,為自己的受賄行為“打掩護”。被調查時,其家中居然仍藏有贓款2000多萬元。
其實,無論是組織對主動交代問題的干部從寬處理,還是設立“廉政賬戶”,都是組織對干部的愛護和挽救。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說,黨教育培養一名領導干部不容易,一旦在廉政方面出了問題,黨組織多年的培養和本人以前的一切努力就毀于一旦。因此,對于錯誤較輕、態度較好、尚能挽回的領導干部,組織上也并不希望將他“一棍子打死”,而是教育感化,治病救人,仍給其為黨和人民作貢獻的機會。然而,像前述一類的領導干部卻看不到組織的良苦用心,他們錯把組織給與的關愛當作可以充分“為我所用”的漏洞,不惜鋌而走險、一錯再錯,企圖靠耍小聰明蒙混過關,殊不知卻一步步走上了不歸路。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了“主動交代本人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問題”等五種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分的情形。相反,如果是“假交代、真隱瞞”“假上繳、真貪污”之類的欺騙、對抗組織的惡劣行徑,按規定則會從嚴、從重處分。也就是說,利用組織關愛、騙取組織信任的干部,非但不會從輕處分,相反會“罪加一等”。
正如一位紀檢監察干部所言,“在‘問題干部’跌破底線之前,組織拉一把,是挽救干部。如果在組織‘上拉’的過程中,他不知好歹,執迷不悟,日后就不能再怪組織了。”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對一時糊涂而犯下錯誤的領導干部來說,要把來自組織的關愛當作檢討不足、改造自身的良機。只有及時把握機會、直面問題,才能痛改前非、將功補過,再次被黨和人民所接受。有的干部在落馬后常怪組織提醒不夠,其實很多時候并非組織沒提醒,只是他錯把組織的提醒和關愛當作可以利用的漏洞,想僥幸過關罷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成長為一個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黨員干部被培養、選拔,到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都離不開組織的關愛和群眾的支持。而報答組織厚愛和群眾支持的最好方式是“為民掌好權,為民用好權”。作為領導干部自身,亦當“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從而砥礪品質、干凈擔當。(原文標題:騙取組織信任“罪加一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