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幾乎失明,一臥病在床:浙兩名老黨員交20萬、10萬黨費
“回顧我這一生,是黨給我了政治生命……文化和光明,但我沒有給黨作出什么貢獻,經過長時間思考,我鄭重提出將我微不足道、月積年累存的人民幣20萬元交給黨組織,將它作為我交的最后一次黨費。”6月20日,浙江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直屬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駱震收到了一筆特殊黨費,以及一封由該單位85歲離休老干部楊采文親筆寫給黨組織的信。

“1953年5月入黨的楊采文,已有63年黨齡,因患有青光眼現在幾乎失明,收到她親筆寫的近千字的信和畢生積攢的20萬元黨費,我十分震撼和感動。”6月24日,駱震向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介紹,因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視眼,為避免遺傳給子女,楊采文一生未婚,無子無女。21日,其在外甥女的陪同下,到銀行將20萬匯到了紹興市委組織部的賬戶。根據規定,黨員自愿多交黨費不限,自愿一次多交納1000元以上的黨費應全部上繳中央。
“目前這筆特殊黨費已由紹興市委組織部上交中組部,爭取在7月1日之前拿到交納特殊黨費的榮譽證書交給楊采文。”駱震說。
24日,澎湃新聞聯系楊采文現居的紹興市社會福利中心試圖采訪其本人,但得到了“老人身體不便不適宜接受電話采訪的回應”。
澎湃新聞從楊采文遞交給黨組織的信中獲悉,1931年5月出生的楊采文,因受舊社會封建環境束縛和家境條件限制,在老家紹興讀到小學五年級后輟學,到上海一家文具店做學徒,期間曾利用早晚休息時間去上海立信會計學校補習財務會計,后因老板提前了上班時間被迫終止學習。1953年5月,她被紹興縣機關發展為第一批黨員,并調入紹興縣委組織部工作,后經黨組織推薦,又進入浙江省工農速成中學和杭州大學化學系學習。
“是黨給了我學習的機會,給了我文化。”楊采文在信中寫道,因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視眼,她十歲時就戴900度的近視眼鏡,參加革命后經常出現眼前花白的情況,是黨組織通過協調,從北京特種藥品商店買來了浙江買不到的進口藥,給了她光明的機會。由于自己年事已高,近期身體狀況不佳,哥哥、姐姐又相繼患了腦梗,擔心突發疾病來不及完成心愿的楊采文,決定趁今年黨誕辰95周年時機,將其全部積蓄獻給黨組織,以表感恩之情。

據《浙江日報》24日報道,因眼睛看不清,為寫這封千字信,楊采文準備了近半年時間,不斷棄稿、重寫,自己也記不清寫了多少次,后來所幸打熟腹稿,借助臺燈和放大鏡,一次成文。
“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履行了一個普通黨員的義務。”楊采文在信中寫道。

近期將退休積蓄一次性上交黨組織以表心意的,還有寧波港集團一名91歲的離休干部毛雪亮。
1925年出生在寧波鄞州的毛雪亮,1949年1月入黨,解放后先后在鄞縣公安局、鄞縣縣委、寧波市委、原寧波港務局等擔任要職。
離休后,因從新聞報道里得知中組部每年要拿出部分資金走訪慰問困難黨員,4月底他主動聯系了黨組織關系所在的寧波港集團老干部科,提出將10萬積蓄作為黨費上交,幫助困難黨員。
“我當時聽后特別震驚,因為毛老平時很節儉,常年中山裝、解放鞋,連保姆都不肯找。”寧波港集團老干部科科長汪文慶24日告訴澎湃新聞,2年前髖關節骨折手術后,毛雪亮就常年在醫院臥床,一家人不是很富裕,其實根據規定他只要按每月實際領取的離退休費總額的1%交納黨費即可。
對此,毛雪亮24日向澎湃新聞回應稱,作為一名經濟發達地區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的黨員,理應去幫助那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活比較困難的黨員。自己年輕時從一名農村青年成長為領導干部靠的都是黨和國家的培養,離休后還能享受國家照顧,很感恩、很知足。盡管自己和老伴兒現都臥病在床,但仍想把這筆特殊黨費和這份“盡力幫助更多人”的心意作為禮物,獻給黨的95歲誕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