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97歲漢學家狄百瑞獲第二屆唐獎漢學獎
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字號
6月20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中國思想史泰斗狄百瑞(Willi m Theodore de Bary)憑借在儒學研究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獲得第二屆唐獎“漢學獎”。

1960年代以來,許多學生與學者都受惠于狄百瑞出版的《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一書,他在其中既翻譯又解釋了中國傳統經典文獻,將中國文明基本的圖象呈現于英語世界的讀者前,此書擴大增訂版在1999年、2000年、2004年陸續出版,可見其影響之大。
雖年近百歲,狄百瑞仍筆耕不輟,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狄百瑞主張儒學絕非現代化的阻礙,反而是東亞地區的文化資本。他強調中國傳統并非不重視“自由”,認為明代理學尤其保存“自由傾向”(Liberal Tendencies)的各種價值,驅使眾多儒家“君子”在歷史上以所謂“先知的聲音”(Prophetic Voice)反抗濫用政治權力。
他認為僅以西方觀點看待或引導世界文明的走向,已不符合多元文化主義流行的今日,并指出儒家和印度傳統除了各自所具有的活力外,也抱持開放而多元的文化主義。
狄百瑞認為不同文化傳統間需要溝通對話,努力于異中求同,解決世界上的各種危機?!翱思簭投Y”、“理一分殊”的儒家教誨,在今日依然適用。

唐獎于2012年12月由臺灣企業家尹衍梁成立,設置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獎項。2014年首屆唐獎漢學獎的獲得者是余英時。唐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提供每一獎項獎金新臺幣4000萬元(約合124萬美元),并提供得獎人研究補助費新臺幣1000萬元(約合31.1萬美元)。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