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舍國慶,復出的“隨心飛”能拯救航司的“虧損季”嗎?
昨日國慶節后的首個交易日,除海航以外的航空和機場股集體上漲,迎來了10月及第四季度的“開門紅”。

注:正在重整沖刺階段的海航除外,海航重整相關:海航萬億債務重整落幕
不過,隨之公布的國慶期間相關出行數據并不樂觀。來自交通部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國慶假期),全國預計共發送旅客4.03億人次,日均5750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國慶7天假期)日均下降33.9%,比疫情中的2020年同期(中秋國慶8天假期)日均也下降7.5%。
其中,民航預計發送旅客931萬人次,日均133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26.9%,比2020年同期日均也下降19.7%。
民航局公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國慶假期(10月1日-7日)全民航運輸旅客的平均客座率73.7%,比2020年下降4.8個百分點;全國實際飛行90663班,日均12952班,較2020年降低11.27%;航班正常率93.35%,比2020年降低1.42個百分點。
民航局還指出,受近期國內個別地區疫情影響,假期期間大部分旅游城市進出港旅客訂票量和客座率均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民航局所指的個別地區,首先是從中秋節期間就開始疫情蔓延的福建,可以說是“精準”錯過了中秋和國慶。直到10月7日21時起,廈門才宣布全市中高風險地區“清零”,福建省全域實現低風險,離廈通行查驗點撤除,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等交通場站,離廈不再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之后則是國慶期間的新疆。10月3日,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市確診兩名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在伊犁州旅游的游客隨即被要求暫時無法離開伊犁,直到今天才陸續離疆;新疆其他地區也立刻加碼落地管控政策,比如烏魯木齊機場疫情防控指揮部就在10月4日要求有伊犁州旅居史的乘客前往烏魯木齊需集中隔離,但允許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旅客當天經烏魯木齊機場點對點中轉回內地。【相關:伊犁疫情航班告急:“出去玩多帶點衣服,七天后指不定在哪隔離”】

雖然出行的旅客量同比過去兩年都有所減少,但根據攜程的統計數據,最受歡迎的城市及旅游目的地的機票價格還是同比有了較大的增幅:TOP 20航線中,以北京為目的地的深圳-北京航線均價增幅最高,達到47%;九寨溝進港機票均價為1357元,較去年同期提升10%。

因此,對國內航司來說,對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還是相當不舍,因為國慶之后的最后一個季度已經沒有公眾假期,民航將正式進入傳統的虧損淡季。(疫情前通常春運和暑運所在的兩個季度,是航司全年實現盈利的關鍵,四季度即使有國慶長假,航司也基本錄得虧損)

對于四季度的民航市場,民航業內人士林智杰用“艱巨”來形容:“本來就是傳統淡季,今年又遇到前期的福建、哈爾濱、新疆伊犁相繼出現疫情,進入秋冬季節后,病毒散發可能更難杜絕,民航業的日子會更難過。”
林智杰同時建議從市場和服務兩個方面找出路:一是刺激新需求,在散發疫情下,學生不能出門,親子游影響很大,商務出差也會減少,能不能挖掘出新的需求?南航已經在嘗試,剛剛發了快樂飛3.0,估計還有公司會跟進。二是配套疫情套餐,能不能在機場搞個快速核酸檢測通道,讓有需要的旅客在登機前很方便地測個核酸,落地前拿到報告,既方便旅客出行,也讓地方政府放心,一旦有陽性報告,也能第一時間控制住。
“隨心飛”會陸續復出嗎?
林智杰所說的快樂飛3.0,正是南航昨日正式開售的“暢游中國”產品,售價2099-3699元,這也是各大航司“隨心飛“機票套票類產品在6月底宣布“結業”后的首次復出。
不過,當前南航并未選擇大規模公開發售,而是定向邀請會員,并采取“人傳人”的邀請方式銷售。
然而就在昨日深夜,南航APP突然顯示,暢游中國產品將于10月11日開售,價格卻不再是以下的定價。

最新的APP顯示如下:

由于南航官方并沒有相關信息,航旅圈也將在之后繼續關注。
不過,對于旅客來說,“隨心飛”機票套票產品本身具備價格及政策優勢(通常情況下只需飛1-2個往返就能值回票價),尤其是南航這類大型網絡航司發售,當然喜聞樂見,在微博及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閑魚”上,也出現了不少求購以及叫賣“暢游中國”邀請名額的會員。

而在南航的“隨心飛”復出后,其他航司是否會跟進?在航旅圈9月5日舉行的新一期線上沙龍上,來自航司市場部和人資人士及業內專家,也與我們探討了相關話題。
來自廈航營銷委的唐朝指出,隨心飛是否返場是基于各個公司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如果有航司認為情況糟糕,不排除會推出這一類產品,但隨心飛對于中國民航甚至世界民航來說都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這是行業首次將營銷目光從傳統收益聚焦到產品上,若干年后在回頭看隨心飛,很可能是整個行業競爭模式轉型的一個開端。
唐朝同時建議,在目前疫情極端情況下,靈活性放開變得很重要。“歐美國家航司的利潤70%都是來自于輔收且輔收利潤率高,通常可以在30%左右。國內航司可以考慮一同推動輔收政策的落地,改善乘客對輔收的認識和接受,目前民航局也在調研輔營業務(相關政策的放開)。
危機還將持續多久?
盡管目前疫情形勢仍不明朗,但國際航協今天最新發布的航空業財務業績展望顯示,全球航空業業績有望在2022年有所改善,其中亞太航空公司的虧損預計將從2021年的112 億美元降至2022年的24億美元。
國際航協表示,亞太地區繼續受到一些最嚴厲的旅行限制。盡管限制有所緩和,但預計國際市場要到2022年晚些時候才會出現顯著改善。由于中國等龐大且開放的國內腹地市場的支持,地區減虧目標將可達成,該地區的航空公司亦從它們占主導地位的航空貨運市場中獲得較高的收益。
“航空業充滿韌勁兒且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但這場危機的規模之大唯有政府才能解決。危機期間,來自政府的財政支持是許多航空公司的生命線。其中大部分,約 1,100 億美元是需要償還的債務。結合商業借貸,航空業現有的杠桿率很高。我們不想要施舍,但在政府允許大規模國際旅行之前,一些航空公司仍可能需要采取工資支持措施來保留行業關鍵技能。以及,在2022年放松監管——當國際客流量恢復時持續放松航班時刻的監管。”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威利?沃爾什先生(Willie Walsh)指出。
沃爾什先生進一步表示:“我們已渡過危機的至暗時刻,盡管形勢依然嚴峻,但復蘇之路已在前方。正如我們在國內市場的強勁復蘇中所見到的,人們并沒有失去旅行的熱望。但由于限制、不確定性和復雜程度,他們無法進行國際旅行。越來越多的政府將疫苗接種視為擺脫這場危機的方法。我們完全同意已接種疫苗的人的行動自由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但事實上,旅行的自由是讓更多人接種疫苗的積極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9月底,美國CDC確認,11月美國將放寬中國等33個國家的入境限制后(包含B1/B2),將允許完成全程接種世衛組織緊急使用名單上的疫苗的旅客入境,這也就意味著,國內旅客在完成全程接種國藥北生或科興疫苗后,即可赴美旅游。此外,中國還有3款疫苗正在進行認證申請,分別是康希諾,智飛龍科馬和國藥武生。
不過,目前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仍超過10萬例。此外,即便美國最終認可中國疫苗,回國之后的14+7隔離套餐估計是逃不了的。這樣的情況下,在美國開放邊境后,你會選擇去美國旅游嗎?
對于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未來航空市場的前景,你怎么看,你認為民航業是否已經渡過至暗時刻,歡迎文末留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