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便宜房子的誘惑:福建農民進城買房被騙6000多萬元
5月18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福建京沙房地產公司的辦公地:福州世茂國際中心1201室,只見辦公室大門緊鎖,里面一片狼藉。大廈物業稱,該公司4月28日開始就沒人過來了,目前福建京沙還欠著物業公司數十萬的房租。
福建京沙被指在2014年至2015年間,偽造兩大國有企業——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首開)和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湖南建工)公章等資料,謊稱聯合開發樓盤,詐騙了進城買房的農民超過6000萬元。
便宜房子的誘惑
2009年7月,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宣布建立。在綜合實驗區的建設熱潮中,2012年至2013年之間,林國棟(應采訪者要求,系化名)所在村和附近村陸續拆遷,村民們獲得了不菲的拆遷款。
2012年12月,同樣是平潭人的李天生在福州注冊了鑫盛源(福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為建筑工程承包。
失去土地和房屋的村民,進城買房成為當時唯一的選擇。因平潭距離福州較近,到福州購房也成了部分農民的選擇。
就在林國棟等2014年開始購房時,李天生通過熟人找到了林國棟他們,稱其正在福州市區開發一個樓盤,可以給他們團購價格,交2萬元的定金就可以簽訂合同。
林國棟現在頗為惱恨地描述稱,李天生當時已經準備好了所有環節,就等自己“入甕”。
據林國棟介紹,首先,李天生2014年1月去工商局將鑫盛源變更為“國有控股”企業。
在鑫盛源股權變更前,李天生出資800萬,另外兩名自然人各出資100萬。變更后,鑫盛源改名為“福建京沙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京沙),由“湖南建工”出資400萬,“北京首開”出資400萬,李天生出資200萬,兩“國企”成為大股東。同時,福建京沙的注冊資金也增加到3億元,稱“具有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
林國棟稱,當時他還去當地工商局查詢了福建京沙的相關資料,一切正如李天生所宣稱的那樣。
林國棟認為,這是他相信李天生的最大原因。
其次,李天生在福州最繁華的商業區租了辦公室,月租金高達十幾萬元,同時招聘了不少員工,林國棟和一些村民多次被邀請到辦公室洽談。
另外,李天生還向林國棟們展示福建京沙諸多“業績”,比如稱福建京沙通過福建三明中級法院在寧德市區競拍一座爛尾樓地塊;在廣東省深圳市競拍了一塊土地;在福建龍海市角美臺商投資區競標了一塊土地;2015年還在平潭實驗區競拍了一塊土地。
“可謂有圖有真相,后來證實這些文件都是偽造?!绷謬鴹澐Q,李天生還數次帶著他等人來到預開發樓盤“首開濱海名都”所在地塊。
林國棟描述,當時該地塊正逢拆遷,李天生帶著公司員工,穿著印有福建京沙的工作服,頭戴安全帽來到工地協助拆遷。
林國棟稱李天生還同時偽造了一系列文件,包括該塊土地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之類的官方文件。
接下來,林國棟和近兩百名村民與福建京沙簽訂了購房合同,繳納了定金。同時,一部分從事建筑行當的村民和公司為拿到上述建筑工程的分包項目,又交了一部分定金。
據林國棟和村民們統計,目前涉及到的金額已經超過6000萬元。
北京首開的澄清
所有人都懷揣著財富夢想,直到2015年底。
當時有謹慎的村民打電話給北京首開旗下的上市公司首開股份(600376 SH)求證是否參股了福建京沙,幾天后,首開股份給出的答復:沒有。
這一情況也引起了北京首開的重視,此時北京首開和中國保利以及福建當地一家房企正聯合成立一家新公司——福州中鼎投資公司(以下簡稱福州中鼎),開發一個名為“金香檳”的樓盤,該樓盤的位置正好是李天生所說的地塊附近。
福州中鼎一位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在了解情況后,他們第一時間向公安局報案,并同時向工商局反映了該情況,之后經公安局鑒定,李天生向工商提供的股權變更資料均為偽造,包括北京首開的公章。
該負責人當時還去查了李天生所說的“首開濱海名都”所在地塊福州鶴林,發現該地塊根本不存在,李天生之前帶林國棟所去的拆遷工地正是他們現在開發的樓盤“金香檳”,該地塊是他們在2011年福州土地招拍掛時取得,中間并無轉讓的情況。
了解完情況后,今年1月份,北京首開在《福州日報》上刊登了情況說明,表示福建京沙與其并無關聯。
由于北京首開沒有造成實際的損失,福州經偵并沒有立案,僅當地派出所立案。
而林國棟等人此時則完全不知道這一情況。直到今年2、3月時,林國棟有些著急,因為根據他們與福建京沙簽訂的合同,項目應該動工了,隨后他們紛紛去找福建京沙問詢。
在找到李天生后,林國棟表示李天生又換了套說辭,其稱由于項目變更,土地被整合,現在由北京首開在福建的另一家公司福州中鼎在開發,但原來簽訂的合同會依然有效。
李天生還稱可以按原先簽訂的合同數量比例拿出幾百套交給林國棟他們銷售,因為該地塊正好是福州的繁華地帶,林國棟大致了解一些信息后,覺得有利可圖,又和幾個人簽訂了份新合同,并交了幾百萬定金。
一個月后,李天生失聯,林國棟和村民們紛紛向公安報案。
當地工商局要不要擔責
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因案件正在偵查階段未做出回應。一位接近案件人士稱,目前李天生已經被通緝,但是其名下可能已無可查封的財產。
此時憤怒和無奈的林國棟和村民們將矛頭轉向了福州市臺江區工商局(福建京沙注冊地)和北京首開,認為兩方應該承擔責任。
林國棟稱,正因為在臺江區工商局查詢了公司資料后,才相信福建京沙是國有控股企業,這相當于身為國家機關的工商局為福建京沙背書。
林國棟還認為,1月份北京首開到工商局報案后,但工商局遲遲未采取行動,以至于福建京沙仍在工商局的網站一切顯示正常,導致后面他們又被騙了幾百萬,工商局應該承擔一定責任。
但林國棟的說法未得到知名維權律師嚴義明的支持。嚴義明認為,根據相關法規,工商局對于自然人送過來的資料會默認是真的,但工商局沒有審核材料真假的能力,公司注冊屬于事后負責制,如果出事,公司或公司法人到時需要承擔責任。
而福州市工商局對此回應稱,已經對福建京沙按相關法規進行了行政處罰,目前正在案審階段,由于行政處罰的時間周期比較長,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完成處罰,因此處罰結果也沒有對外公示。
對于林國棟的另一個質疑,工商局回應稱,他們未收到公安機關認定福建京沙有違法行為的函,只能默認福建京沙仍在正常運轉,因此也沒辦法對公司進行注銷之類的措施。
林國棟和村民們還認為北京首開也應該承擔一定責任,一方面是作為國企的北京首開在了解情況后未及時向社會公示,導致受害人損失進一步擴大,同時他們還認為極有可能是李天生聯合北京首開公司內部人所為。
但上述福州中鼎負責人卻大呼冤枉,其認為自己從頭到尾也是受害人,而且有做過公示,另外經公安機關排查,已經確認不是內部人所為。
該負責人的后一個說法仍待警方證實。
而嚴義明對此還表示,類似案件的處理只能是寄希望警方抓捕嫌疑人和追繳騙款。
目前,林國棟們仍在奔波,希望得到一個說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