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 +17
追問徐州兩小學為何建在采空塌陷區:地下真實情況是煤企秘密

中國青年報5月11日消息,如果不是看到政府公布的“徐州市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信息”,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柳新鎮魏莊小學校長韓明(化名)可能還不知道學校處于“采空地面塌陷區”。
5月9日,徐州市國土資源局聯合相關部門舉行“防災減災日”紀念活動,公布了“徐州市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信息”,該信息顯示,21個地方屬于“采空地面塌陷”,有兩所小學列入其中,分別是銅山區柳新鎮魏莊小學和銅山區柳新鎮實驗小學。
有關“采空地面塌陷”的危險早有警示。
一份2006年由銅山國土部門出具的資料顯示,采空地面塌陷是人類采礦活動造成的。地面塌陷直接破壞地表附屬物,毀壞農田,破壞地表景觀,造成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管線等基礎設施失效,造成房屋開裂甚至倒塌,嚴重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盡管如此,2008年,魏莊小學新建了3層教學樓。不久,教學樓被確定為“危樓”,所有小學生都禁止入內。而另一所實驗小學也在2011年建了一幢新樓。
校園里的“危房”
韓明所在的魏莊小學有5個年級,共406人;柳新鎮實驗小學有2100人。
他們所在的柳新鎮是蘇北著名的工業強鎮,2004年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成為蘇北歷史上第一個財政收入超億元的鎮。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埋于地下的“黑金”。
5月10日,魏莊村的一個村民指著小學門口綠油油的農田說:“這里曾經都是煤礦。”
魏莊小學共有兩棟教學樓,主教學樓建于2006年,另一棟建于2008年。據韓明介紹,教學樓都是村大隊籌資建設的。
相比于主教學樓,另一棟教學樓要冷清許多。3層樓房,目前只有一層的幾間房子暫時作為教師辦公室;二三層的多媒體教室、音樂教室門口的鎖都已生銹。學校的一名教師說:“這個現在是危樓,不能用了。”
站在教學樓東側可以看到該樓房已經傾斜。每層的通道和房梁上有多處開裂,3層通道上,有一半通道整個向下傾斜。該名老師說,后來上級教育部門找到檢測機構,最終建議樓房不再使用。
當然,對于教學樓的質量問題,柳新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可能建筑質量不過關。
柳新鎮實驗小學位于柳新鎮,占地30畝。在校園操場附近,銅山區國土資源局立了一塊“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標識。該校有一棟教學樓新建于2011年。據該校一名負責老師介紹,大樓新建之前原有3層教學樓,教學樓的墻壁和梁上開裂。學校擔心有危險,但檢測后發現其不屬于危樓。但最終原教學樓被拆除,后來又專門建了一棟新教學樓。
早在多年前,該校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標識,學校定期向銅山國土部門上報房屋開裂情況等信息。
有學校處于“巨型塌陷區”
魏莊小學的教學樓由當地施工隊承建,但學校未出具地表沉降監測報告。
記者獲得《銅山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6-2020年)》(2010年,銅山縣改為銅山區——記者注),該規劃顯示,據調查,銅山采空地面塌陷面積現狀達79.96平方公里,在平面上分為12片,其中夾河煤礦——垞城煤礦塌陷區屬于巨型塌陷。魏莊小學就屬于垞城煤礦。
該資料顯示,采空地面塌陷是銅山最普遍、最嚴重的礦山地質災害。銅山地下開采煤等大中型礦山全部采用冒落式開采,即礦石采出后,采空區頂板全部垮落。因此,所有地下采礦區均產生地面塌陷或存在地面塌陷隱患。
該資料還介紹,對正在開采和將來開采的煤礦區來說,采空地面塌陷是必然發生的。對已塌陷區而言,往往還有一定的殘余變形,如果受到外界因素擾動后,有發生活化塌陷的可能。
多年來,當地百姓對“采空塌陷”多有投訴糾紛,當地政府也不斷組織遷移。當時數據顯示,柳新等4個鎮因災遷移41個村莊,遷移人口約兩萬人,有14個村莊4834戶居民房屋出現嚴重開裂,受災人口達14850人,居民房屋大多已成危房,每年雨季都有不少房屋倒塌,危險性極大。
據韓明介紹,由于鐵路規劃覆蓋現校址,學校將于2017年前后整校搬遷。
柳新鎮實驗小學向記者出示了《徐州市銅山縣柳新鎮部分地表沉降監測報告》,該報告的時間為2009年8月,由中國礦業大學開采損害防護研究所出具。
報告指出,2003年4月,銅山縣柳新鎮部分居民房屋及部分工廠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附近有徐州市天能集團柳新煤礦。對房屋裂縫原因,雙方存在爭議,責任不清。實測資料表明,該區在2009年5月29日至8月1日的兩個多月內沒有下沉。
柳新鎮實驗小學的崔校長表示,有了這份報告,他們放心蓋樓。但他坦言,他并不知道學校地下的真實情況,“這些都是煤礦企業的秘密”。有老師介紹,地下有50公分的高夯道,但具體離地面有多深,他也不知情。
“在采空地面建房,要視具體條件而定”
5月10日,徐州市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公布的“徐州市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信息”是省級隱患點。經過拉網式排除,確定不同級別隱患點。
隱患點分為省、市、縣3類,省級隱患點最嚴重。國土部門對他們進行定期觀測,遇到風險會有緊急預案。目前,他們在墻壁上都安裝裂縫警報器,定期收集“明白書”。
該負責人介紹,與石膏礦等一塌陷就是“天坑”不同,煤礦區的塌陷速度很緩慢,一年塌陷1~2毫米。“不是所有采空區都不能建設,選址前可以進行建設用地適宜性評價”。
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教授鄧喀中說,在采空地面建房,要視具體條件而定,包括開采深度、厚度和方法等,但沒有統一標準,因為每個地方的狀況不同,要因地制宜。如果在開采以后建,要事先評估造成塌陷可能性大小,以及是否會造成建筑物損壞。建筑物結構也很重要,比如建筑物的高度、質量等因素。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玉林認為,在采煤塌陷區建教學樓是地方政府的失職。“學校開始建樓時就應該規劃好,進行地質調查,應考慮到可能存在的問題。”張玉林稱,既然已經建了,要么拆除,要么回填,但要衡量投入成本,并要考慮到學校的位置和學生上學的方便性等綜合因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扣押金不给有法律依据吗?
扣押金不给有法律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