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本田雙環專利權案終審:本田索賠3.4億被判倒賠1600萬

周宵鵬/法制網
2016-04-29 11:55
來源:澎湃新聞
? 一號專案 >
字號

這場官司中的“當事”車型分別是本田CR-V和雙環來寶S-RV。

經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最高人民法院二審,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與石家莊雙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系列案,于2015年得以終審判決,法院最終認定雙環不侵犯本田汽車外觀設計專利權,本田株式會社賠償人民幣1600萬元。該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2015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

該系列案訴訟標的額達3億多元人民幣,雙方的糾紛先后經過管轄異議、宣告專利權無效、行政訴訟一審二審再審、民事糾紛撤訴、再起訴等多個法律程序,持續時間長、涉及糾紛多,案情復雜,社會影響巨大,多個程序審理前后歷經12年終告結案。

對于案件的核心問題,河北高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民三庭相關負責人近日向《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詳解。

針對侵權行為互相起訴

2002年2月13日,本田株式會社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名稱為“汽車”外觀設計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2003年9月,本田株式會社認為雙環股份公司2003年9月開始制造、銷售的雙環LAIBAO·S-RV汽車侵害了其上述“汽車”外觀設計專利權,并在此后多次向雙環股份公司及各經銷商發具警告函等,指控雙環股份公司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要求立即停止侵權。

此外,本田株式會社還通過其關聯公司向中國相關政府部門發具函件,指控雙環產品侵權,并通過諸多報刊、網站等公共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稱雙環股份公司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已對雙環股份公司提起侵權訴訟、向雙環股份公司提出巨額索賠。

2004年6月24日,本田株式會社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涉案產品落入“汽車”外觀設計專利保護范圍,判令雙環股份公司停止其生產銷售行為,并賠償本田株式會社經濟損失,其他被告承擔連帶責任等。最高人民法院指定該案由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后,本田株式會社將經濟損失數額增加至34857.04萬元。

與此同時,雙環股份公司對本田株式會社提出反訴,認為本田株式會社的相關行為是在其合資同類產品CR-V汽車上市前和上市初實施的,針對者是中國同行、同類產品,其目的顯而易見是為了打壓封殺對手、抬高自己,提升自己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而增加銷售量,獲取不正當競爭利潤,使雙環股份公司產品銷售嚴重受阻,銷量急劇下降,最終被迫提前停產,造成巨大損失。

就此,雙環股份公司起訴要求法院確認其不侵權的同時,判令本田株式會社的惡意行為侵犯了雙環股份公司的合法經營權和名譽權,由本田株式會社賠償雙環股份公司損失36574萬元并承擔相應的訴訟費用。

分段認定本田是否侵權

該系列案中,雙環股份公司產品是否侵犯了對方的專利權以及本田株式會社是否侵犯了對方的合法經營權和名譽權,是案件的兩個核心焦點問題。河北高院一審和最高院二審過程中,對兩個問題的認定基本相同。

關于雙環股份公司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主要從汽車的主視圖、側視圖及后視圖三個方向上對其所要購買的汽車進行觀察,其他角度看到的涉案產品不屬于消費者平時容易注意的地方,不作為比對的范圍。經對涉案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主要技術特征進行比對,認定在整體觀察及細部比較上存在明顯差異,兩者不構成近似,涉案產品未落入涉案專利保護范圍。基于此,對于本田株式會社主張涉案產品與涉案專利構成近似的理由,河北高院一審不予支持,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本田株式會社上訴后,最高院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關于本田株式會社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法院審理認為關鍵在于其發送警告信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本田株式會社針對雙環股份公司發出侵權警告,這一行為屬于專利權人正當行使專利權的維權行為。第二階段,本田株式會社在沒有進一步證據證明存在侵權事實的情況下,繼續擴大發送內容不明確的警告信,該行為并非單純地具有維護專利權的功能,還起到打擊競爭對手、爭取交易對象和交易機會的效果。最終,最高院二審維持河北高院關于確認雙環股份公司生產、銷售的涉案汽車不侵害本田株式會社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一審判決,并判決本田株式會社賠償雙環股份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1600萬元(含合理維權費用)。

發送警告應擔注意義務

針對雙環股份公司與本田株式會社確認不侵害專利權、損害賠償糾紛案的判決,河北高院民三庭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道,專利權人為謀求市場競爭優勢或者破壞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以不正當方式濫用侵權警告,損害競爭對手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田株式會社前期發送侵權警告維護自身權益的行為,之所以不構成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是因為專利權人可以在提起侵權訴訟之前或者起訴期間發送侵權警告,發送侵權警告是其自行維護權益的途徑和協商解決糾紛的環節,法律對此并無禁止性規定。實際上,允許以此種方式解決爭議也有利于降低維權成本、提高糾紛解決效率、節約司法資源,符合經濟效益。

然而,專利權人通過警告函達到制止侵權的同時,要注意發送侵權函的方式、內容和范圍,對不同的發送對象應承擔不同的審慎義務,如果權利人發送警告的行為屬于濫用,并造成競爭對手實際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

“專利權人發送侵權警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是其行使民事權利的應有之義,但行使權利應當在合理的范圍內。”河北高院民三庭相關負責人說,本田株式會社與雙環股份公司系列案通過兩級法院的審理,較為典型地闡述了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應以涉案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從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同時也明確了權利人通過發送警告函這一救濟行為不需以法院判定侵權為前提,但需善盡注意義務。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威尼斯人娱乐城动态| 波音百家乐现金网投注平台排名导航 | 百家乐官网套装| 真钱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接线玩法| 国际环球娱乐| 威尼斯人娱乐城赌博网站| 百家乐官网翻天粤语| 百家乐官网现金游戏注册送彩金| 波克棋牌官方免费下载| 马德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翻天快播粤语| 百家乐官网赢多少该止赢| 赌博娱乐场| 亿乐棋牌游戏大厅| 全讯网新宝2| 如何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最新分析仪| 上海玩百家乐官网算不算违法| 姚记娱乐城信誉最好| 大发888游戏币| 大哥大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玩法| 云鼎百家乐官网代理| 广州百家乐官网娱乐场开户注册 | 一二博网| 赌博粉| 玩百家乐技巧巧| 百家乐网上娱乐城| 网上百家乐如何打水| 高级百家乐官网出千工具| 大发888娱乐城登陆| 百家乐博赌场娱乐网规则| 81数理 做生意| 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开户| 百家乐官网AG| 百家乐官网的奥秘| 百家乐官网玩法注意事项| 百家乐官网学院教学视频| 真人百家乐官网破解软件下载| 澳门百家乐官网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