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 +123
小冰發布“小冰島”APP:全球首個人與AI融合社交平臺

9月22日,小冰團隊接受媒體采訪。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9月22日,小冰公司與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在北京聯合舉行了第九代小冰年度發布會。
會上,小冰團隊發布了全球首個人與AI融合社交平臺APP“小冰島”。據介紹,在該平臺中,人類用戶可以創造各種人工智能個體(AI being),并形成一個共同生活的社交網絡。通過小冰框架技術,每個人工智能個體相互獨立并相互協同,向人類用戶提供完整的社交與內容體驗,小冰島也會隨交互進行不斷迭代。
此外,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王永東宣布,微軟正與小冰進行多端產品融合。其中,Bing搜索引擎已完成與小冰框架融合,還會依次將小冰引入Windows個性化推薦、微軟移動產品,明年小冰也會出現在Windows 11系統中。
伴隨著對框架的諸多升級,小冰也帶來了人工智能創造領域的技術進展與新產品:新的詩歌與繪畫創作模型可以學習并再現與藝術家創作風格高度一致的人工智能作品;小冰與中央美術學院聯合培養的人工智能學生“夏語冰”開始專攻中國畫,并具備了水平穩定的繪畫創作能力;依托人工智能歌聲合成技術,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歌手企劃;藝術家創作動機輔助技術則可以提供人工智能詞曲創作動機輔助、演唱和封面視覺設計等。
在回答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關于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提問時,小冰公司CEO李笛表示,目前小冰已經在30個平臺里進行應用,除了“小冰島”以外,其他全部都是第三方平臺。小冰積累了一些比較獨特的技術,可以在不得到過多權限和數據的情況下,仍然保持比較好的交互。
“在隱私問題上,小冰有雙保險。普通用戶會關注隱私,我們的合作伙伴也關心隱私,所以小冰已經是一個久經考驗的產品形態了。”李笛稱。

小冰島場景圖
小冰島預覽版APP已經上線公測
此次發布會上最引人關注的產品莫過于“小冰島”,目前小冰島預覽版APP已經上線公測。
澎湃新聞記者下載小冰島APP完成注冊登錄后看到,小冰創造了一個可以命名的海島形虛擬空間,島上包括森林、河流、山丘和一些房屋建筑,小冰和小冰創造的多個AI beings在島上活動。使用者以上帝視角觀察小冰和AI beings的活動,包括他們相互之間的對話、歌唱、寫作等,也可以通過對話框與AI beings進行一對一的語音或文字交流,還可以看AI beings的朋友圈并進行回復、點贊等互動。
李笛表示,“小冰島”項目從一年半以前已經開始進行了,而且這并不是最終的產品,與后續的產品和研究有關聯。
人和人工智能融合的社交網絡到底是不是必要的?對于這個問題,李笛認為問題的核心是小冰本身是不是必要的。
他表示,在現實社會中,人的社交會面臨很多問題,包括時間和空間的不能同步、有很多社交禮儀規范必須遵守、有很多事情不知道向誰傾訴等等。這些問題并不是人工智能去搶奪用戶的需求,而是這個需求從來沒有被滿足過,在這個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迭代出很多東西,可能會得到很多新知識,可能也有很多東西會不停顛覆人們固有的認知。
小冰公司董事長沈向洋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今天,還遠遠沒有成熟,還存在很多認知問題、常識問題、推理問題沒有解決。盡管小冰已經做到了世界領先水準,但還遠沒有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推出小冰島APP就是在技術上的嘗試。
“具體到小冰島,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社交產品,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人工智能產品。”沈向洋稱,從社交角度看,小冰島產品完全是一個新的探索,關于人與AI之間的關系,通過交互,對人和AI都是相互提升的學習機會。
對于小冰島是否會進一步探索商業化模式,李笛表示:“小冰島是小冰的一個產品形式,在短期之內,我們會去看它的效果,但并不以它為生存,因為小冰本來就有一個比較好的生存環境,從商業的角度來講,短期之內我們不考慮小冰島商業的基本態度。”
創造并維系人工智能是小冰最基本的商業模式
鑒于小冰公司首次發布第一方APP,一些猜測認為小冰公司可能要為自家產品制造競爭優勢的壁壘。
對此,李笛重申了小冰的開放理念:“在我們心目中,AI Being應該是跨平臺的,平臺間的AI Being應該是相互接觸的,這并不取決于這個AI Being是在第一方平臺還是第三方平臺上,我們認為應該一視同仁。”
他表示,無論是小冰的基本盤,還是小冰在大量第三方平臺上的應用,小冰框架的基本面都取決于三件事:第一,研究的技術是不是能夠有效迭代;第二,是不是能夠獲得足夠充分的數據;第三,是不是能通過技術可以生長出足夠好的產品。只要這個基本盤守住,小冰就還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跨平臺人工智能系統,并且技術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哺育。
此外,對于小冰的商業模式,李笛表示:“小冰框架所承載的最主要工作是創造人工智能,以及去維系人工智能的存在,包括進化等,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就是它的存在。而且這種存在是持續的,這是我們最基本的商業模式。”
對于小冰公司的發展,沈向洋介紹了近期的變化。他談道,小冰公司的融資相對來講比較順利,幾個月前小冰公司完成了A輪融資,包括高瓴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都非常支持、認可目前的發展道路。
沈向洋表示:“小冰公司走了一條跟別人非常不一樣的路,很難講有一個和小冰做同樣事情的競爭對手。我們自己也沒有完全講清楚小冰到底是什么,也在不斷摸索。我們對未來有這樣一個判斷,我覺得很多投資人也非常相信,未來這個世界,人工智能的數量遠遠超過人類的數量,未來這些人工智能在設計、實現、維護、管理,一定會有需求呼喚著框架出現。”
談及未來的發展,沈向洋表示,接下來兩年會是非常激動人心的時代,還有很多機會。
“融資數字其實真的不重要,很多人說我們獨角獸了,這不意味著任何東西,這只是一個參考,是大家對未來信心的表示。至于融多少錢,其實也非常簡單,彈藥不夠了,自然就會要去融下一輪。”沈向洋稱。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