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金融危機一觸即發,華爾街分歧加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摩警告美股暴跌20%可能性增大,摩根大通高呼抄底的時候到了。
鈦媒體編輯丨楊亞茹
多重利空突襲之下,美歐多數股市深夜遭“血洗”。
周一,美國股市開盤即遭遇重挫,一路低開低走,盤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更是一度暴跌971點。
截至收盤,三大股指全線收跌,道指跌614.41點,跌幅1.78%,報33970.47點,為7月19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跌75.26點,跌幅1.70%,報4357.73點,自5月12日以來最差單日表現;納指跌330.06點,跌幅2.2%,報14713.90點。
美股大型科技股集體下跌,截至收盤,特斯拉跌3.86%、亞馬遜跌3.08%、Facebook跌2.47%、奈飛跌2.36%、蘋果跌2.14%、微軟跌1.86%、谷歌跌1.73%;熱門中概股也紛紛下挫,貝殼跌10.4%,理想汽車跌5.4%,阿里巴巴、拼多多、嗶哩嗶哩、蔚來、小鵬汽車、滴滴跌超4%,百度、京東、微博跌超3%,網易跌超2%。
受到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衡量華爾街恐慌情緒的VIX指數一度躥升40%至26上方,創5月中旬以來新高。
歐股方面,周一德國DAX指數跌2.31%,報15132.06點,創4個月以來新低;法國CAC40指數跌1.74%,報6455.81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86%,報6903.91點;意大利富時MIB指數跌2.57%,報25048.26點。
美股現多重利空
消息面上,據央視新聞,曾任美聯儲主席、現任美國財政部長的耶倫9月19日警告,美國巨額債務難還,如果國會繼續拒絕提高債務上限,在10月份美國將會面臨債務違約危機,這將對美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危害。
債務上限是美國國會為聯邦政府設定的為履行已產生的支付義務而舉債的最高額度。觸及這條“紅線”,意味著美國財政部借款授權用盡。
耶倫在華爾街日報專欄文章中指出:經濟學家和財政部兩黨官員們的壓倒性共識是,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將導致廣泛的經濟災難。美國違約可能會引發一場歷史性的金融危機,疊加當前持續的公共衛生緊急情況,這將加劇傷害,使美國陷入衰退并使其成為“永久的弱國”。無論是延遲還是違約都是不能容忍的。立法者必須迅速采取行動。
2019年8月,美國債務上限曾達到22萬億美元,期限被暫停到2021年7月底。從技術上講,這一上限在7月31日就已被突破。周一,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參議院多數派領袖共同發布聲明,表示眾議院將在本周引入一項立法,暫停債務上限至2022年底。但是,共和黨人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參與債務上限立法,這為此項立法的走向蒙上了陰影。
Strategas Research Partners政策研究主管Dan Clinton表示,華爾街越來越相信立法者不會很快解決債務上限問題。National Securities的首席市場策略師Art Hogan則表示,對債務上限的焦慮增加了投資者對新冠變種病毒、通貨膨脹和美聯儲寬松政策結束的擔憂。
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正日益嚴重,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數據顯示,國累計報告的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超過67.5萬人,這超過了1918年流感疫情的死亡人數。變異毒株的迅速傳播也為美國疫情防控及經濟復蘇等增加了不確定性。
報道稱,白宮疫情協調官Jeff Zients周一確認,美國計劃從11月初允許33個國家完成免疫的人群入境,包括歐洲申根國以及中國、伊朗、英國、巴西、印度等國,雖然還未有具體的實施方案,這或許能給市場帶來積極刺激。
除此之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8月底的杰克遜霍爾會議上向市場傳遞了年內可能“縮債”(縮減購債規模)的信號,市場普遍關注“縮債”開啟的具體時間以及開啟后的節奏。
國外金融機構對52名經濟學家的訪問顯示,有67%的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將會于11月宣布縮減購債規模(Taper),21%的經濟學家認為在12月。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在2022年將利率維持在0%附近,并正在2023年上調50個基點。
除此之外,周一港股市場表現疲軟,使得歐美股市投資者出現一定的離場觀望情緒。
周一,恒生指數盤中暴跌1000多點,跌幅一度超過4%,地產股跌領跌大盤,新力控股集團暴跌87%,中國恒大、融創中國、恒大物業、新世界發展、世貿服務等跌幅均超過10%,金融股也遭遇重挫,招商銀行跌超9%,招商證券、民生銀行、中國平安、重慶銀行、國泰君安等跌幅均超過5%。
市場觀點認為,此次香港股市大跌的導火索正是源于恒大事件的持續發酵,因為恒大危機如果擴散,可能會對金融系統帶來一定的影響。
但是,中泰證券研究所房地產行業負責人陳立表示,從房地產價格的角度和流動性風險在行業內擴散的范圍來看,并不認為當前恒大的問題會持續向金融體系傳導。
上述四大因素或是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的主要根源。
華爾街態度兩極分化
面對美股大跌,投行方面的態度卻大相徑庭。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Wilson等周一警告稱,隨著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信心下降,美股回調20%的可能性越來越大。Wilson認為,美股接下來可能面臨兩種路徑,這兩種路徑都指向下跌,只是下跌的幅度有所不同。
在他稱之為“火”的情境下,標普500指數將出現溫和而健康的10%回調,這種情況下,經濟將從夏季的放緩中重新加速,但不足以抵消長端利率上升和系統流動性減少帶來的金融狀況收緊;“冰”的情境下,標普500指數可能會出現至少10-20%的回調,這是根據其監測的幾個關鍵變量數據得出的結果。
摩根士丹利認為,可能延長市場下跌的因素包括盈利下調、消費者信心疲軟以及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不佳。
與摩根士丹利持相似觀點的是高盛。此前高盛也表示,美股9月接下來的日子不好過。并羅列了10大邏輯,包括月度股票發行量可能創紀錄、大量長期資金吸走流動性、企業回購限制期來臨、標普500指數存在季節性等。上周,高盛還在報告中警告,這一次美國債務上限之爭和2011年風險相當,當時美債技術性違約。
但是,以Marko Kolanovic為首的摩根大通策略師認為,這是投資者買入的機會,因為全球經濟復蘇處于回升。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變異病毒導致的疫情將會消減。
上周Kolanovic等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由Delta變種病毒導致的疫情可能已經達到頂峰。
摩根大通認為,由于預計隨著德爾塔變異病毒帶來的疫情消減,經濟活動會重新加快增長,盈利會優于預期,所以上周他們將標普500的目標點位上調了100點至4700點,目前他們仍看好風險資產,認為市場定價已經體現了風險,股市的市盈率回到疫情爆發后的低谷,周期股將重拾領導地位。
而且,前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師、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聯合創始人Tom Lee認為,投資者不應該因為最近的市場動蕩而停止尋找買入機會,Lee周一表示,盡管最近出現了幾次波動,但股市的長期牛市前景仍然完好無損。
Tom Lee:“我們目前所處的階段,每個人都只看到黑暗和下行,而這通常是你想增加風險的時候?!痹诒粏柤八麑κ袌龅拈L期展望時,Lee表示,越來越富有的“千禧一代”每年將繼承2萬億美元,他們將繼續推動股市達到新的高度,“因為千禧一代通常會購買顛覆性資產,而對債券不太感興趣?!?/p>
值得注意的是,財經媒體名嘴Jim Cramer周一表示,美國股市正處于“拋售期”,可能會持續數周,他建議投資者采取相應行動。Cramer從上周五開始就一直在對9月下半月的美股表現發出警告。Cramer表示,他還沒有看到股票的買入水平。
(鈦媒體編輯楊亞茹綜合華爾街見聞、金融界、新浪、券商中國)
原標題:《美國金融危機一觸即發,華爾街分歧加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