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盒被炒到1000+的今年最火月餅,來自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這盒被炒到1000+的今年最火月餅,來自上海的精神病院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其他月餅品牌怎么也沒想到
今年最大的競爭對手竟然是它

“你再皮,我就把你送到宛平南路600號關起來!”說到這句話,大部分上海人都不會陌生。
這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所在地,一家主治精神疾病與心理疾病的醫院。
如今它爆紅全國,卻是因為在中秋節前夕賣起了月餅。

首次獨家定制的口味、醫院專屬的logo、總共限量1000份,這原本就讓人夠好奇了。
可院方說了,月餅不對外銷售,只有內部人員刷飯卡才能買到。

爆紅網絡的流心月餅
原本摩拳擦掌的黃牛瞬間目光黯淡,不少人則是動用了眾多親朋好友,才嘗到了鮮。
直到這兩天,原本賣78元一套的月餅禮盒,突然在網上被炒到1288元。
許多沒吃到的人坐不住了,甚至研究出一套購買攻略:帶醫保卡上門掛號,等醫生寫好病歷開好藥,再問醫務人員借卡,到食堂排隊買月餅。
就在這兩天,他們最新推出了自家食堂烤的鮮肉月餅,延續了“一餅難求”的盛況。
月餅成了流量密碼,宛平南路600號也一下成了打卡圣地。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最新制作的鮮肉月餅
今天,我們也吃到了他們的“年度網紅月餅”。
01
火遍全網的月餅,
我們也嘗鮮了
剛開始大家只是獵奇,精神病醫院自制的月餅會是什么味道?
但有人吃了之后意外覺得味道還不錯。加上78元的禮盒價,和最近市面上動輒成百上千的精致月餅比起來,可以稱得上是非常良心了。
我們辦公室也收到了朋友送來的“600號月餅”。禮盒里面一共有6個,每個都有透明單獨包裝。
月餅外圈印制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中英文字樣,中央則是醫院的logo。圖案凹凸有致,清晰度很高。

它總共包含6種口味:牛奶芝士、青蘋青梅、咖啡巧克力、蜜桃鐵觀音、荔浦香芋、黃金紫薯。
試吃之后,我印象比較深刻分別是咖啡巧克力和牛奶芝士。
牛奶芝士這一款的頂部是紫色的,我單獨掰下來嘗了嘗,吃不出特別的味道。

切開之后會發現,他們家的月餅一共有4層,每一層用料都很實在。
最外層月餅皮下面,包裹著一層厚實的麻薯皮,口感Q彈軟糯。麻薯層下面是餡料層,這里就能吃到濃郁的牛奶芝士味了。

最讓人驚喜的是餡料里還裹著一大塊咸蛋黃流心。我同事吃了覺得像蛋黃酥。
牛奶芝士不甜不膩,總體比我想象中的更好。

咖啡巧克力口味,比較適合喜歡甜食的人。
仔細看最外層,可以找到許多深色的咖啡碎渣。外層正中央的黃色突起部分有股椰奶的香味。最里層的巧克力流心味道很足。

不得不說,無論顏值還是創意,“600號月餅”打出了一手好牌。畢竟今年是精衛中心第一次開賣流心雪媚娘系列月餅,往年職工食堂里只賣豆沙、蓮蓉等傳統口味。
因為當下的爆紅度,現在內部員工也很難買到這個系列,但據說之后會對公眾開放售賣,可以期待一下。
02
成為網紅,
破除對精神病的刻板印象
在做網紅的路上,上海市的精神衛生中心算是有經驗了。
8月底,宛平南路600號開出一家畫廊,展出的60幅畫作全部由15位患者創作而成。

“600號畫廊”
這些畫面上的筆觸干凈簡潔,每一幅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旁邊還配有“藝術家們”自己起的標題。

“600號畫廊”中的畫作
精神科醫生、策展人陳智民說,由于病情影響,加上長期遠離社會,患者擁有一些比較單純而特別的視角。而繪畫作為一種康復治療方式,讓他們更直觀表達出了心中所想。
其中有幾位患者是日間康復中心的學員,其他大部分人則長期居住在閔行分院。
住在閔行分院的絕大部分人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癥,還有極少數患有癲癇所致精神障礙和雙向情感障礙,這兩者都屬于重度的精神障礙。
經歷長期的藝術康復治療后,他們病情逐漸穩定,癥狀也減弱了。

“600號畫廊”中的畫作
03
年輕人為什么
會喜歡它?
醫院成為網紅實屬少見。
專業水準自然是首要原因。
1935年就成立的精衛中心,是上海市唯一一座精神病學科三級甲等醫院;上海最早開設“心理健康咨詢熱線”的地方;中國大陸首個設立心境障礙科(原稱抑郁癥病房)的醫院;也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精神衛生機構。

最重要的是它拉近了自己與年輕群體之間的距離。
就拿這次中秋月餅來說,平時我們大部分人要么買本地老字號的鮮肉月餅,要么為了送禮需求,買寶格麗等大牌的自制禮盒。前者走的是實用復古派,后者則是奢華路線。
但精衛中心這一拳,精準打在年輕人群體上,讓他們能夠充分彰顯自己樂于自黑的心態。
月餅不再僅僅是一種點心,而成了年輕人給自己打標簽的手段,對于心理健康的話題也不再諱言。

這幾年他們還做過類似的事情。
打開購物網站上搜索關鍵詞,就能找到印有“宛平南路”字樣的文化衫和個性手機殼。
原本嚴肅、冷冰冰的醫院形象一下變成了年輕人喜歡的潮流文化。彰顯自我個性的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坦然。

無論是創意月餅,還是充滿色彩的畫廊,精神衛生中心的衍生品,都與精神病醫院隱晦陰郁的刻板印象形成了強烈反差。
求購月餅、調侃月餅的行為看似獵奇,其實也是現代人放松心情的一種方式。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面對各種壓力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患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并不代表是異類。
有更多人開始關注心理健康話題,精神衛生中心這幾個字也不再諱莫如深。
正如醫院后勤科科長梁焱所說,火爆的并不是月餅本身,而是大家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文/Itsuki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這盒被炒到1000+的今年最火月餅,來自上海的精神病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