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互聯網讓《花花公子》也玩不下去了,欲5億美元出售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美國著名雜志《花花公子》也走到了命運的拐點。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花花公子》(Playboy)的運營公司正在尋求交易,售價可能超過5億美元,潛在買家包括對花花公子品牌感興趣的企業以及新媒體機構等。
上述報道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花花公子》的媒體業務賺了3800萬美元,包括雜志和數字發行。另外,向其他公司收取品牌許可費用5500萬美元。
聲名顯赫的《花花公子》由休·赫夫納在1953年用600美元創辦,創刊時使用了瑪麗蓮·夢露的半裸封面照,隨后花花公子逐步開始涉及俱樂部運營、品牌授權等過程,休·赫夫納擁有花花公子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

《花花公子》作為文化符號的意義似乎更大。
《花花公子》利用前衛的圖片在世界范圍內賺了大筆鈔票,同時也被認為開創了美國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性革命——《花花公子》和它的兔女郎商標,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征之一。
當然,除了情色內容,《花花公子》其他內容的影響力也無法掩蓋,比如,名人專訪、新聞時事評論等,其采訪的名人包括馬丁·路德·金、約翰·列農和史蒂夫·喬布斯等,其整體言論傾向自由主義。
與大部分傳統紙媒遭遇的窘境一樣,《花花公子》也感受到互聯網的沖擊:發行量已經從1975年頂峰時期的560萬份下降到目前的80萬份。
花花公子公司曾一度上市,1999年股價超過30美元,但在互聯網和金融危機沖擊下,2009年其股價跌至不足2美元,當年的虧損也到達了5130萬美元。
在2011年,休·赫夫納聯合一家基金公司將花花公子公司私有化,估值約為2億美元。
《花花公子》風格上最大的變動來自于對感官享樂主義的摒棄。
《花花公子》2015年10月宣布,即次年3月開始,該雜志紙質版將不再刊出全裸女性圖片,此前,《花花公子》網站已經停止發布裸照,而且取得成功,這使該網站訪問量增加了3倍,讀者平均年齡從47歲降至30歲。
“現在上網就可以免費獲得任何可想象的內容。” 花花公子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弗蘭德斯稱,所以當下刊登女性全裸照片這種做法已然過時。
《紐約時報》曾公布,《花花公子》雜志美國版每年虧損約300萬美元,但花花公子公司把這些歸為“營銷費用”,它通過給無數產品授予花花公子品牌使用權來充分利用其兔子標志。
放棄裸照也會讓品牌更為主流,特別類似于中國市場拓展。
雖然《花花公子》雜志本身從來沒有進入中國,但在中國大陸授權的品牌商品卻廣受歡迎。
根據花花公子公司授權部門的公布,2014年,花花公子品牌產品在中國的收入為5億美元,占全球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其還力爭和中國廠商合作,將零售網絡由3000家拓展到3500家。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日報》分析,花花公子公司可能要么分拆出售,要么保持現狀壓根不賣。
比如,花花公子大廈是赫夫納的住宅,不久前“掛牌”出售。花花公子公司希望大廈成交價達到2億美元,房地產業消息人士預計實際成交價更可能介于8000萬至9000萬美元之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