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1年“科學探索獎”揭曉,76%的獲獎者來自高校
9月13日,“科學探索獎”微信公眾號正式公布2021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來自33家不同機構、高校的5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每位獲獎人將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且可自由支配。
澎湃新聞注意到,2021年度這50位獲獎人中,有38人來自北大、清華、中科大、復旦等高校,占比76%;有11人來自科研院所,占比22%;企業,1人,占比2%。其中,9所高校、6個科研院、1家企業首次有人獲獎。就地域而言,北京25人,上海有5人,香港、南京、合肥和長沙分別有3人,其他地區8人。獲獎人平均年齡40歲,35歲以下獲獎人7位 ,最年輕獲獎人32歲。
另據北大官方微信公眾號9月13日消息,今年公布的也即第三屆“科學探索獎”,與過往兩屆100人獲獎名單相比,本屆面孔更為多元:既有多次斬獲國家級重要獎項的“熟面孔”,也有學界新星;而女性獲獎人數量達8位,創三年之最;年輕化趨勢明顯,35 歲及以下獲獎人7位;地域分布更為廣泛,50位獲獎人分別來自13個城市,蘇州、太原、長沙等非一線城市首次有學者上榜。
今年上榜的50位青年科學家中,包括11位北大人,涉及化學新材料,生命科學,前沿交叉等眾多領域。本屆年紀最小的一位獲獎者出生于1988年,年僅32歲,是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唐銘。另外,去年9月,剛滿30歲的北大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黃芊芊入選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她不僅是當年僅有的5位女獲獎科學家之一,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年齡最小的獲獎者。
“科學探索獎”是2018年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饒毅、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該獎項聚焦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等9個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該獎項由騰訊基金會先期投入10億元作為獎項的啟動資金。獲獎人每人獲得300萬元資助,并可自由支配。這是國內目前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獎勵計劃之一。
附:2021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

科學探索獎微信公眾號 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