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德銘:如果特朗普當美國總統,我會告訴他不應阻止自由貿易

美國大選或將左右中美投資協定談判。
3月23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上,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說,擔憂目前的美國大選帶給中美投資協定(BIT)談判的機會之窗是否依然有效,“希望今年秋天的機會之窗大家能抓住,這是非常重要的。”
陳德銘在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采訪時表示,進入秋天就是實質性大選,別說BIT,連TPP(跨太平洋關系協定)都懸。
澎湃新聞追問是否期待在秋天前談完,“I hope so(希望如此),雙方都不容易,在負面清單上有些問題,他們要價很高。”
陳德銘在這場名為“中美投資協定”的分論壇上透露,目前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快到終點,主要核心問題已經結束,目前是負面清單和出價階段,“大家在負面清單上出現了一些分歧,從第一次出價到現在,已經很長時間,現在又出了新的(出價),比之前大大進步,我們對美國也提出了要求。”
所謂投資協定,一般是指國家之間就規范跨國投資的規則所達成的協定,旨在促進、保護和規范跨國投資。
據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今年2月介紹,中美投資協定談判自2008年啟動以來,受到兩國業界的廣泛關注,兩國業界和工商界對談判抱有很高的期待。截至2016年1月,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已經進行24輪。一旦雙方達成該協定后,中美兩國企業跨國投資均將受益。
陳德銘告訴澎湃新聞,中美雙方在負面清單的經濟領域沒有什么分歧,但在文化和增值電信等方面有待解決,“美國在這一塊也需要改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安全問題是作為例外來談的。”
眼下美國的總統初選正如火如荼舉行,無論是民主黨參選人希拉里,還是共和黨的特朗普,都對TPP持有鮮明的否定態度,尤其是特朗普曾揚言上臺后將撕毀一切貿易協定。
陳德銘表示,不少中國企業前往美國投資并購,是因為有些商品中國還沒有,或者美國質量更好,很多被收購的美國企業生產的商品最終會回到中國市場,這其實對美國貿易是有利的。
他笑稱,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可能還不清楚這一點,“將來我會告訴他,如果他當選總統,不應該阻止(自由貿易)。”
陳德銘舉例,截至去年底,美國在華投資總額已達775億美元,中國在美投資466億美元,但從2014年開始,中國對美國投資大于美國對中國投資,2015年美國在華投資不到26億美元,而中國對美國投資85億美元,說明兩國之間還有很大潛力,因為中美貿易已經達到5600億美元。
在被問及如何看待例如安邦等金融企業出海并購時,陳德銘稱,支持出去,但不能高杠桿去并購,容易留下系統性風險的漏洞,“既要支持他們,又要控制杠桿。”
對于目前中國消費者高漲的海外爆買熱潮,陳德銘向澎湃新聞表示,錢在消費者口袋中,有權選擇在哪里買,影響購買的除了品種數量外,還有差價問題,也有壟斷價格的因素。
陳德銘指出,中國目前只有30多萬種商品,而全球有70萬種,只占了一半,這是為何游客去日本買智能坐便器的原因,“不能期望我們包打天下,應該采購世界東西。讓好的東西做得更好以后,讓中國老百姓享受,價格也應該更優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